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隨緣」心態臻入藝術人生佳境,祝美國亞太裔傳統月:國際著名亞裔畫家陳萬祥UC Berkeley藝術講座

以「隨緣」心態臻入藝術人生佳境,祝美國亞太裔傳統月:國際著名亞裔畫家陳萬祥UC Berkeley藝術講座

人物名片

陳萬祥,祖籍廣州人,著名繪畫藝術家、美國環球廣告設計公司創始人,1983年,以一冊連環畫在義大利國際圖書博覽會上獲獎,1986年,應邀到美國阿肯色州講學、辦展,備受歡迎,並移居舊金山。

2010年美國政府為他頒發「傑出華人貢獻獎」

2011年美國國家郵政局以「傑出華人代表」為題發行他的作品紀念郵集

2017年美國舊金山市將每年5月19日為舊金山「陳萬祥畫家日」。這是舊金山建市160年來第一次為華裔畫家設立紀念日。

2018年《全球華人風雲錄》「全球十大傑出華人風雲人物」提名,併入選「中聯-華商名人堂」

風雲語錄:對於創作隨緣就好,隨意就好!

初次見過他的人,最難忘記是他的眼睛。飽經過磨鍊,品嘗過苦難;多年間一直在藝術的殿堂里徜徉,在事業的天空下翱翔;堅毅、智慧,流露著熱情,包含著深厚的情感,閃爍著閱覽人生後如赤子般澄澈透亮的光芒。

他就是國際著名華人畫家——陳萬祥先生。

陳萬祥出版有7本畫集,共發表六百多幅作品。早年他畢業於廣東省工藝美術學校,其後在廣東人民出版社任美術編輯。他在繪畫上的才藝很全面,既有很好的水墨國畫基礎,又有西洋素描,繪圖畫則,平面立體圖象設計的根基,浮雕壁畫方面他同樣有著很深的造詣。他廣收博取中西畫技,保留自我又開拓自我,尋找點、綫、面之間的韻律對比,抒發構圖和諧和秀潤,追求作品色彩獨特,意趣高雅,洋溢著時代和藝術氣質。自12歲學習國畫起,他藝術上的各種天賦和能力就已經開始展現。

放飛藝術夢想的起點上,勤奮和努力使陳萬祥具備了深博的藝術積累,以後的萬里行程因此也有了實現的無限可能性。與此同時,他那顆好學上進、永不滿足的心也開始了新的躁動。

美國,是他人生的下一個驛站。時光荏苒,20多年倏忽而過。異國的土地上,他不但站穩了腳跟,而且以他傑出的創造力在繪畫和事業上都取得蜚聲中外的成就。異國的生活中他過得有聲有色,在各大學裡他講學任教,舉辦過多次個人畫展和開班授徒,樣樣都聲名遠播,尤其突出商業、酒店、庭園造景設計大型繪畫創作方面,深得人們讚賞。

他常常在中美多個主要報刊、電台、電視台有專題報告,2015年,被評爲美國北加州的風雲人物,2011年美國國家郵政局以「傑出華人代表」為題發行他的作品紀念郵集,2017年美國舊金山市將每年5月19日為舊金山「陳萬祥畫家日」,這是舊金山建市160年來第一次為華裔畫家設立紀念日,2018年《全球華人風雲錄》「全球十大傑出華人風雲人物」提名,併入選「中聯-華商名人堂」

在他人眼中,陳萬祥和他的藝術創作以及他的成功都帶有傳奇色彩。那麼他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他的傳奇成就中又有什麼樣的奧秘呢?

陳萬祥用自己的思想和實踐對此理論做了很好的闡釋。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諺語。這句諺語所包含的意思是:隻要付出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然而陳萬祥認爲:種瓜不一定得瓜,種豆不一定得豆。比如說種下了瓜,如果季節土壤不適合生長或不下雨,人即使再努力也不會得到瓜;再如種豆,即使風調雨順,人如果不管理,也得不到豆;隻有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人給予適當的關懷、愛護和保護,才有可能生長和得到收穫。這句話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那就是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的協調與統一。一句看似簡單的話,卻包含有如此深刻的哲理。且不說「天時、地理、人和」對陳萬祥以後價值觀産生的重大影響,僅這個反思就足以看出他在思維和思想上的過人之處。

在他所生活的時代,陳萬祥確實是思想上少有的先行者之一。體現在繪畫方面則如他自己所說:「我喜歡觀察事物,特別是人們所忽視的景象。大自然是神秘而美麗的,每一個自然圖像的組合,都散發著它的柔和氣質。我喜歡發掘一些與眾不同的主題。

」的確如此,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主題都很特別,例如畫竹,他會以竹根爲主,摒除人們喜畫勁竹的習慣。再如1985年畫展上的那幅《「將來」》的獲獎作品,畫面上有一棵小筍,在它的周圍有很多老竹和落葉,以此來寄託他「像小筍一樣生活在一個僵萎的環境中」,表達了對時代與現實的傾訴。

名利看透,人生隨緣

出名,是很多畫家夢寐以求的願望。但對於陳萬祥來說,這些都早已淡然。年少時期,名譽和榮耀就追隨上了隻知醉心於藝術的他。成名,對他來說似乎輕而易舉。當問到成功的奧秘時,他說:「我很幸運,或者說我比較好地處理了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之間的關係和個人加倍的努力。」他確實是幸運的,在繪畫、舉辦畫展、創辦公司以及出售作品的一系列活動中,都很順利,甚至剛去美國也可以生活得很好。比如在美國他給百事可樂的總裁和經理畫過畫,每小時$600;舉辦的個人畫展上,每次也可以出售5、6幅畫。懷著一顆平常心,他每天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然而,正是因爲有著平常心,他才有可能真正處理好名譽、生活以及藝術之間的關係。

「隨緣就好,隨意就好,我追求開心,做自己想要做的事。開公司、搞藝術和生活都一樣,隨和就好。

這句話可以說是多年來各種成就和榮譽不斷降臨到陳萬祥身上的緣由了。沒有了外在的束縛,心靈才可以在想像的空間里自由馳騁,一顆爲藝術而生的心靈也才能尋找到藝術的真諦,幷在不斷探索中尋求到突破。「我每天都在天馬行空地『想入非非』,想得到個靈感。同時也在不斷『悟』,悟出道理。人要不停地走,不停地想,爲一般意識超前而想……」這些娓娓道來的真知灼見,在經歷世事紛擾,成果碩然的今天,無論是對人生還是對事業對有著發人深思的啓迪作用。

悠悠師情,感懷至今

在成功的道路上,每朵紅花背後都有默默扶持它的綠葉。回首自己的藝術之路,陳萬祥感慨往昔的恩師和朋友、由衷感激黎耀西、冰兄、林墉、陳洐寧、盧延光、陳永鏘、梁培龍、鄭文岩等恩師們,給了他很多的指導和幫助。

黎耀西——陳萬祥的啟蒙老師。能夠從一開始就師從國畫名師、本身就是一種很大的幸運,難能可貴的是黎老師不僅認真向弟子傳授自己的學識,而且重視培養弟子其他方面的興趣愛好。看見弟子喜歡漫畫,或西畫,他親自聘請名師給他傳授。30多年的交往中,他們建立了情同父子的關係。

其中一位對他影響很大的鄭文岩老師,陳萬祥回憶他當時很喜歡這位老師的作品,也很想拜他爲師。但拜師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老師不收他爲徒。學藝心切的他沒有輕易放棄,不管颳風下雨,每周他都會有兩次步行去老師家看作畫幷模仿其一些手法。這種執著的精神終於感動了老師,從此開始了他們20多年半師半友的交往歷程。

「我喜歡你的執著,有勇氣,希望你像長跑運動員一樣能到終點,跌倒時要爬起來,不要半途而廢。」鄭文岩老師的這句話永遠留在了陳萬祥的心裡,一生中都在啟發著、督促著他向前走,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持下去。

親情暖暖,盈塞心房

年近半百,藝術和事業雙豐收的陳萬祥感慨地說:「讓我感到最幸福的事情是我的家人對我的支持」。

對一個終生以藝術爲追求的人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擁有懂得他、理解他、支持他以及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在背後支持他的家人。親情的力量是偉大的,它可以給一顆孤獨的心靈以溫暖,給一顆寂寞的心靈以慰藉,給一顆落魄的心靈以勇氣……它可以成就一個巨人,更可以塑造一個天才。

「我的創作和創辦公司都是隨緣、隨意的,只是想讓我的家人生活上、心靈上舒適就可以了」他對親人的愛,愛在無言的默默奉獻之中。

慶祝美國亞太裔傳統月: 國際著名亞裔畫家陳萬祥UC Berkeley藝術講座

Celebrating Asian/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Month: International famous Asian painter Chen Wanxiang"s art lecture at UC Berkeley

在美國亞太傳統月又即將到來之際,BCSSA為大家請到了這位傑出的華人畫家,讓他來到伯克利,與我們的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在交流現場,陳萬祥畫家不僅會現場作畫,讓大家一窺藝術創作背後的技巧,他還會向大家分享他的藝術經驗和人生經歷,同學們還有機會向陳萬祥畫家提出各種藝術以及人生上的問題,大家進行充分的互動交流。現場還會有神秘禮品送出以及點心飲料供應哦!

時間:

4/27/2018 3:30PM—6:30PM

地點:

Eshleman Hall 5th floor

Senate Chamber

2457 Bancroft Way, Berkeley, CA 94704

流程:

3:30PM-4:00PM 陳萬祥現場作畫

4:00PM-5:00PM 陳萬祥藝術人生分享會

5:00PM-6:00PM 茶點Party,與伯克萊學生及各界來賓自由交流

在此,BCSSA感謝協辦方FlyHigh和ACICEC對活動的大力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聯智庫 的精彩文章:

旅美華人畫家陳萬祥:以「隨緣」心態臻入藝術人生佳境

TAG:中聯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