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封的8個異姓王中,僅有兩人善終,有一人比韓信的下場更慘

劉邦封的8個異姓王中,僅有兩人善終,有一人比韓信的下場更慘

漢高祖劉邦,在與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為了籠絡其他諸侯為自己所用,曾先後封了七個異姓王,這其中包括楚王韓信、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但是這七個異姓諸侯王,在劉邦坐穩天下後,卻遭到了清算,僅有兩人得以善終。

TOP、8 韓王信

韓王信是戰國時期韓襄王姬倉庶孫,為避免與同名的名將韓信相混,史書多稱其為韓王信。韓國被滅後一直在韓國故地生活,後隨張良入關任將軍之職,不久又任韓國太尉,領兵攻取韓國故地。

公元前205年, 韓王信平定了韓國的十幾座城池。 劉邦到達河南,韓王信在陽城猛攻韓王鄭昌。鄭昌投降,劉邦就立韓王信為韓王。此後,韓王信常帶領韓地軍隊跟隨劉邦。並最終跟從劉邦擊敗項羽,平定了天下。

天下平定後,漢高祖劉邦認為韓王信的封地都是戰略要地,便將其封地遷移到太原以北的地區,遷移封地之後不久,韓國都城馬邑被匈奴包圍;因韓王信屢次向匈奴求和,朝廷懷疑其有異心,韓王信遂起兵反叛,投靠匈奴。

漢高祖劉邦率軍親自征討,韓王信逃往匈奴,並多次率軍攻打漢朝,還引誘了代相陳豨造反,在其又一次帶兵攻漢之時,被將軍柴武在參合斬殺。但是韓王信的後代還不錯,後來從匈奴投靠劉邦,還被封了爵位。

TOP、7 長沙王吳芮

吳芮是春秋戰國時期吳國王族的後代,吳芮十分聰穎,青年時,常研究《孫子兵法》和《吳起兵法》,帶領族人和南下軍士的後代,演練陣法。但後來因為秦末動亂,吳芮為保衛鄉親不受傷害,就組織家丁親兵抗擊流寇。

他為人寬厚,只要是不襲擾百姓的散兵,一律給予出路,隊伍因此不斷壯大。他十八歲時就統制兵馬一萬七千多人,分布在鄱陽、余干、浮梁的各處要道,部隊軍紀嚴明,很受百姓擁戴。

並成了當時百越部落領袖;群雄起義後,吳芮先是跟隨項羽,南征北戰,在攻佔咸陽後,項羽以吳芮戰功卓著而封他為衡山王,建都於邾。其女婿英布被封為九江王,同鄉梅鋗也封為十萬戶侯。

後來因為好友張良的勸說,改擁劉邦。項羽失敗後,吳芮以吳王之後的身份,與韓信等人擁劉邦為帝,劉邦也詔封吳芮為長沙王。吳芮恪守本分,這一支也成了八位異姓諸侯王中

TOP、6 燕王臧荼

臧荼是燕國舊將,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大亂。陳吳政權派趙人武臣經略趙地。武臣穩定趙地之後就派韓廣安撫燕地,結果韓廣一到燕地就很受歡迎,被當地貴族立為燕王。秦攻趙王武臣,燕王韓廣派臧荼率兵救趙。

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天下時,不放心燕國,借口臧荼功勞大,立韓廣手下大將臧荼為燕王,把韓廣遷為遼東王,以無終為都。韓廣對此不服,不肯搬遷,結果於同年被臧荼擊敗及殺害,燕及遼東兩地皆為臧荼所有。

公元前204年,韓信破趙國陳余。聽從廣武君李左車的進言,派使者送信給燕王,燕王臧荼歸順韓信,投降劉邦。後來劉邦打敗項羽。臧荼和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長沙王吳芮、趙王張耳共同尊奉漢王劉邦為皇帝。

因劉邦大肆捕殺項羽舊部,令臧荼非常恐懼,於是反漢,高祖劉邦親自征伐,臧荼被斬殺。不過這臧荼有一個孫女叫臧兒,是漢景帝劉啟第二任皇后王娡的母親。

TOP、5 燕王盧綰

盧綰的親戚與劉邦之父交好。盧綰與劉邦同里,兩人同日生,出生的時候鄉民曾持羊酒祝賀兩家。二人長大後為同學,又相敬愛。鄉里因為兩家的友情,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持羊酒賀之。劉邦為平民的時候,因為吃官司而躲躲藏藏,盧綰常常追隨。

後來劉邦起兵於沛,盧綰以賓客的身份相隨。劉邦被封為漢王而入漢中,盧綰被任命為將軍,並常常擔任侍中。後在楚漢戰爭中,盧綰官至太尉,封長安侯。由於盧綰與劉邦的關係,他得以出入劉邦的卧內。

臧荼反叛被劉邦平息後,盧綰被封為燕王;但是盧綰後因私通陳豨與匈奴事發招致攻擊,被迫逃亡匈奴,被封為東胡盧王,但是盧綰內心中還是心念著祖國故土,況且盧綰也沒有真正的反叛過。

在高後時,盧綰的妻子兒女逃出匈奴重投漢朝,正趕上呂后病重,不能相見,住在了燕王在京的府邸,準備在病好之後再設宴相見。但高後竟去世了,未能見面。但是最後盧綰的孫子盧他之還是回歸了漢朝,以東胡王的身份向漢投降,被封為亞谷侯。

TOP、4 趙王張耳

張耳年少時,曾為魏國公子無忌座上常客。張耳曾經亡命游外黃,當地有位富家女喪夫,她父親的門客就建議她:「想要找一位好丈夫,就跟著張耳吧。」於是這個女子就嫁給了張耳,並且給予張耳大力資助。

張耳因此得以招致四方食客,成為魏國外黃縣縣令。魏國滅亡後,張耳家住外黃縣,劉邦為平民百姓時,曾多次到外黃縣看望張耳,相處達數月之久。之後又加入了反抗秦朝統治的起義大軍中,並被項羽封為常山王。

後來常山國被陳餘擊破,張耳就去投奔當時的漢王劉邦;在公元前204年的時候,張耳和韓信統兵數萬進攻趙國,大膽的採取了背水一戰的戰術,將士們皆作殊死戰,勇猛異常,最終打敗了趙國。

公元前203年,在韓信的請求下,劉邦立張耳為趙王;但是張耳在公元前202年的時候就去世了,其子張敖即位為趙王。後劉邦在剪除異姓王時被廢掉王位。張敖被貶爵宣平侯。幸虧死的早,後代也沒受韓信牽連,也算是善終了吧。

TOP、3 淮南王英布

英布早年曾被帶到驪山當役徒,修築秦始皇陵墓,英布專和罪犯的頭目、英雄豪傑來往,其後帶領一些人逃到其它地方成為盜賊陳勝起義時,英布就去見番縣令吳芮,並跟他的部下一起反叛秦朝,聚集了幾千人的隊伍。

這英布驍勇善戰,是當時少有的能與項羽單挑之人,備受項羽重用,在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天下時,立英布為九江王,統治九江、廬江二郡。後來英布卻背棄了項羽,投靠了劉邦,並成了攻打項羽的主力。

公元前203年,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公元前202年,英布率軍到垓下會合其他漢軍打敗項羽,項羽不久在烏江自殺身亡。劉邦稱帝,淮南王英布成為異姓諸侯王之一。英布以六為都城,治下的地區包括九江、廬江、衡山、豫章等郡。

劉邦坐穩江山後,開始剪除異姓王,在除掉韓信和彭越後,英布知道下一個可能就是自己了;最終承受不住壓力起兵造反,但是劉邦早就做好準備了,英布的軍隊很快就失敗了,最後在逃亡到番陽的時候被殺了。

TOP、2 梁王彭越

彭越常在鉅野湖澤中打魚,夥同一幫人做強盜。劉邦從碭北上攻擊昌邑,彭越援助他。昌邑沒有攻下來,劉邦帶領軍隊向西進發。彭越也領著他的人馬駐紮在鉅野澤中,收編魏國逃散的士兵。

彭越是世界戰爭史上第一個正規使用游擊戰戰術的軍事家,可以說是游擊戰的始祖。論軍事謀略與指揮才能,他不如韓信,但論功績,他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楚漢戰爭中,正是由於他率部在楚軍的後方開展游擊戰,打擊楚國的補給,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戰術,使項羽兩面作戰疲於應付。

使楚軍的糧食裝備得不到補給,也給了前線漢軍不被項羽殲滅的機會,楚漢戰爭正是在劉邦的正面防禦,韓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後方游擊戰的基礎上,才在最後的垓下之戰中有機會殲滅項羽麾下疲憊的部隊,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西漢建立後封為梁王,都定陶;後因被告發謀反,但是劉邦知道彭越是被冤枉的,所以只是將彭越貶為平民,但是彭越卻自己作死的去找呂后,卻被呂后給下令給煮了,家族也被滅了。

TOP、1 楚王韓信

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 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

但是韓信卻犯了劉邦最深的忌諱,強迫劉邦封其為齊王,後來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後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 。被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

要說這八個異姓王,死的最慘的當屬彭越,能善終的僅有吳芮和張耳,其他的要麼被殺,要麼被迫投靠匈奴;但是劉邦怎麼也沒想到,在漢景帝時期,自己的子孫竟會爆發「七王之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盤點三國時期的4大名槍,有一人能與趙雲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
《封神榜》中三大反派結局,一人成神,一妖被斬,一仙被永世禁錮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