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溫哥華向華人道歉!遲到半個世紀的對不起終於來了…

溫哥華向華人道歉!遲到半個世紀的對不起終於來了…




4月22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市的唐人街的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舉行了一場特別會議。




會議現場,聚集了500多名華社民眾和各族裔代表,站在講台上的,是溫哥華市長Gregor Robertson,在眾人的注視下,他代表市府對華人曾經在這裡遭受歧視的歷史,正式向華人社區道歉。




(圖源:cbc)




在Robertson的道歉信中,他承認是溫哥華歷史上黑暗和艱難的時期,華人在這裡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經歷了數不清的磨難。



今天,溫哥華終於承認了自己當初對華人犯下的錯誤,表達了自己由衷的歉意,並對華人們對這個城市和國家所做出的貢獻,表達真摯的感謝。




(圖源:cbc)




考慮到許多早期在溫哥華謀生的華人都來自廣東台山一帶,Robertson用英語朗讀道歉信的同時,前華裔市議員吳美琪、余宏榮分別用廣府方言和四邑方言宣讀了中文版本。




道歉發表完畢後,台下的500多名觀眾紛紛激動地站起了身,台下掌聲雷動,經久不息,其中許多人更是紅了眼眶,留下淚水。




100多年過去了,華人們終於等到了這一聲道歉...




(圖源:cbc)




作為全世界國土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加拿大的存在感卻並不怎麼高,一方面旁邊的美國大哥實在太過於強勢,另一方面,建國只有150多年的國家,勉強也就編出一本歷史書出來...




可是,就在這一本薄薄的歷史書里,

卻有一半的篇章,都在講述著華人的血淚史...




(圖源:freethepresscanada)









一切都要從19世紀說起,1867年7月1日,英國將安大略省,魁北克,新斯科舍,新不倫瑞克這個地區組成了聯邦,成為了一個新的國家,名叫加拿大。




到了1971年,加拿大希望將溫哥華所在地區的卑詩省也納入旗下,這時卑詩省提出了一個條件,要我加入可以,但是要在10年之內建成跨大陸鐵路,將加拿大東部聯成一個整體。




(圖源:huntfishcampwisconsin)




就這樣,當時的聯邦政府下定決心,一定要建造出這條橫貫大陸的鐵路,也就是加拿大太平洋鐵路。




然而這個項目的實施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鐵路修建期間,各種行賄作弊的醜聞曝光,政党進行更替,導致工程的進度一拖再拖,進度緩慢...






眼看著當初承諾的10年之約期限將至,鐵路卻遲遲不能完工,聯邦即將四分五裂,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加拿大將目光投向了隔壁的老大哥,美國。




早在1869年,美國就完成了他們第一條橫貫北美大陸的鐵路,也叫太平洋鐵路。

因此,加拿大開始從美國那裡取經,希望用他們的方式修建自己的太平洋鐵路。




最後,他們終於掌握了美國建造鐵路的方法,從中國引進勞工,這群人便宜,又能吃苦。

這個方法,既能省錢,也能提高效率。






19世紀末期,國內局勢動蕩,清政府衰敗不堪,許多百姓饑寒交迫,迫切尋求出路。




這時,有人告訴他們,在一塊叫北美的土地上遍地都是黃金,信以為真的他們懷揣著夢想,毫不猶豫地踏上了新的旅途...




那段時間,先先後後有上萬名華工登上了前往加拿大的船隻,在海上經過數十天的漫長的漂泊,到達大洋的彼岸...






然而,當他們踏足到這片土地上卻發現,眼前並沒有什麼黃金,而是一望無際的荒山野嶺,為了能留在這裡,無路可退的他們只好投身於太平洋鐵路的建造之中。




當時他們所遭遇的惡劣環境,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零下幾十度的寒冬里,他們只能擠在帳篷中,食物更是簡陋,

不管天氣多麼惡劣,都要照常施工,若敢反抗,便拳腳相加...




(圖源:collectionscanada)




修建鐵路的幾年裡,伴隨的是中國勞工的汗水和鮮血,多少勞工因為爆破、塌方慘遭掩埋;多少勞工因為飢餓、疾病最終倒下;甚至有許多人受不了漫長而痛苦地海上漂泊,死在了追逐夢想的途中...




據說,當初參與修築太平洋鐵路的華工中,有4000人客死他鄉,但究竟有多少華工為此失去了生命,無人知曉,可能遠不止這個數字。也有人說,

太平洋鐵路每一公里的枕木下,都有一個中國勞工的亡魂。




(圖源:collectionscanada)




終於,在上萬華工們的艱苦奮鬥下,1885年太平洋鐵路終於完工。然而可悲的是,不管是在慶功宴,還是媒體的報道中,根本看不到華人的身影,

對於他們的犧牲更是沒有提到半個字...












就當華人終於以為自己完成了使命,可以留在這片土地,開始新生活的時候,他們卻發現,自己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鐵路完成後,加拿大不再需要華人勞工,為了防止他們「賴著不走」,

他們出台了《中國移民法》,開始向進入加拿大的華人徵收50加元的人頭稅。






雖然聽起來不多,但是對於當時許多華工來說,這個數字無疑是一筆巨款,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根本無法支付,許多人無奈之下被迫回國,其他人因為無法入籍,只能留在加拿大當「黑戶」...




並且,隨著法案的修訂,人頭稅的金額也不斷上調,

從一開始的50加元,上調到了500加元,相當於華工10年的存款...




(圖源:thecanadianencyclopedia)




但是加拿大對華人的驅逐並沒有就此停止,為了徹底禁止華人進入這個國家,1923年加拿大政府通過了「排華法案」,

規定除了商人,外交官員,留學生,和特別個案以外,禁止華人進入加拿大境內...




(圖源:openborders)




自此,在加拿大生活的華人,遭受的完全是非人的待遇,他們被剝奪了選舉權和投票權,因為擔心白人被搶飯碗,華人的工作機會也被限制,只能做白人不願意從事的工作,甚至有地區規定妓女不能接華人顧客...




在「排華法案」的束縛之下,華人在學校、游泳池、居民樓、醫院甚至墓地等公共場所完全屬於被種族隔離的狀態,飽受他人的歧視...




(圖源:roadtojustice)










說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真正改變華人在加拿大生存地位的,

竟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期間,許多華人加入了加拿大軍隊,投身於戰爭之中。當時,

許多政客並不願意讓華人蔘軍,因為他們不想讓他們擁有政治權利。




不過,還是有許多華人主動投身於戰爭之中,不懼艱險,參加海外戰爭,為加拿大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圖源:rcinet)




鑒於加拿大華人在二戰中的英勇表現,同時「排華法」也違背了聯合國憲章,

加拿大終於在1947年廢除了法案,恢復了加拿大華人的公民權利...




華人用自己的汗水與鮮血獲得了踏足這片土地的權利,又要用自己的汗水與鮮血才能換取留在這片土地的權利...




(圖源:wikimedia)




他們為加拿大做出了如此多的犧牲,卻遭到了非人的對待。如果不能得到感謝,最起碼也請給他們一聲道歉...




但是,這聲道歉卻遲遲未來...






隨著法案的廢除,華人在加拿大的地位也不斷提升,尤其是1970年中加建交後,加拿大也開始實行了多元文化政策,

華人在加拿大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高。






如今,中國移民已經成為加拿大移民中人口最多的群體,隨著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當地華人的意見也成為加拿大政府無法忽視的聲音。




2006年,加拿大政府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領導的保守黨政府公布施政報告,

重申政府將就「人頭稅」和排華法案問題向華裔社區正式道歉的立場。




(圖源:thecanadianencyclopedia)




隨後,在6月22日,哈珀總理在加拿大國會舉行正式道歉儀式,並宣布賠償方案,為此前實行的排華法表示悔過,希望能糾正錯誤,並用生硬的廣東話(當時加拿大華人說得最多的語言),

說出了一句「加拿大道歉」,令所有人感到動容...




(圖源:timetoast)




今天,在卑詩省,這個一切故事起源的地方,在它最大的城市溫哥華,我們再次聽到了這聲抱歉,

這無疑給曾經遭受過不公待遇的華人們莫大的慰藉...




(圖源:cbc)




但是,這並不是故事的終點,

銘記歷史並不是因為仇恨,而是為了不讓錯誤再次重演。

華人在海外遭遇歧視的現象依舊時有發生,他們的聲音也經常被人忽視。




除了回顧歷史,我們更要展望將來,提高華人的國際地位,讓世界聽到我們的聲音,贏得其他人的尊重,這個目標是值得我們我們所有人為之奮鬥的。




source:


https://www.ctvnews.ca/canada/vancouver-s-chinese-community-receives-apology-for-historical-discrimination-1.3897191


https://www.thestar.com/vancouver/2018/04/22/breaks-my-heart-vancouver-apologizes-to-chinese-canadians-for-discrimination.html




公眾號


英國時報




長按識別左邊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時報 的精彩文章:

神童可以後天養成?他用一個實驗培養出三個天才…
親愛的用戶您好,我是你爹!

TAG:英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