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段路有西南最原始村落和古老民俗,探險家洛克變賣家當也要走完

這段路有西南最原始村落和古老民俗,探險家洛克變賣家當也要走完

給每一個鄉村拍一部微紀錄片

作別瀘沽湖的倩影,我們騎著民工摩托前往著名探險家、植物學家約瑟夫·洛克上世紀四番走進的「香格里拉核心區」。

據洛克日誌和現有地理識別,我們基本確定了瀘亞(瀘沽湖到稻城亞丁)線(又稱死亡公路、洛克線)、理塘境內的理塘河至木里縣豹子坪沿線(主要是216省道)、瀘沽湖至木里大寺路段圈起來的片區為洛克所描述的「香格里拉核心區」,行政地理涉及四川木里縣、稻城縣,麗江寧蒗縣,迪慶香格里拉等交集片區;風土人情涉及摩挲人母系部落、納西古寨、三怙主神山之瑪娜茶金、木里大寺等20多個民族、至少2個宗教系統。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洛克在《美國國家地理》評述:「在探訪木里王國的時候,我曾經看到遠處的一脈雪山,當地人告訴我,那就是貢嘎雪山……(『貢嘎』也即潔白雪山,康巴藏區許多雪山名字都帶有『貢嘎』二字)」根據洛克這般描述,「一字排開的雪山」、漫山遍野的杜鵑、牡丹和報春花,彎曲的山路穿梭在冷杉和原始森林之間,……基本可以確定洛克所說的「香格里拉」實際上就是以瑪娜茶金為軸心輻射片區;不過,因經費和地理環境所致,洛克當年並沒有走完我們現在所說的瀘亞公路(原因甚多,其中美國農業部、美國國家地理終止洛克的探險考察經費是主要一方面,後期主要靠他變賣家當維持。據筆者業餘了解,洛克是備受爭議的人物,其植物學、地理學、語言學著作影響了整個人類,包括詹姆斯·希爾頓《消失的地平線》;但他的人品及做事的方式頗為「低格」。比如,洛克每次探險都講究陣仗,帶20多名納西隨從,耗資甚大、對當地居民卻表現冷淡;每次離境中國,均私帶大量植物標本及納西東巴經文。此外,《西行漫記》作者、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曾鼓勵、並與洛克同行木里秘境;但洛克最後卻拋棄了這位隊友,原因竟是斯諾出的份子錢少,對當地居民卻非常慷慨)。

從瀘沽湖出發,過了永寧鄉(近代的永寧區域),很快就能順著瀘亞公路的柏油路到了屋腳鄉。這裡目前還存在我國僅有的母系社會部落——利家砠。與麗江寧蒗一帶的納西族摩梭人不同,這裡的摩梭人隨了「蒙古族」,故又稱蒙古族摩梭人。據洛克考察,摩梭人實際上屬於納西族系,而納西族本身有許多族系,包括「納」等。不過,拋開民族系(民族溯源不是我的強項,哈哈),這裡的摩梭人依舊過著走婚的生活,為了雙方生下的孩子上學,走婚雙方仍會領證,只是平日里各自生活,子女隨女方生活。除此之外,他們耕種苞谷、土豆,還會養超過2年的豬,並沿襲了納西族的傳統,製作大量自家食用的豬膘肉。

同是瀘亞公路上最重要的民俗村落之一,俄亞納西民族鄉與利家咀不同。相傳他們是麗江納西族的後裔,祖上是長期駐紮在俄亞(因盛產黃金各類礦產)的木府兵團,長期定居並形成了罕見的馬蜂窩狀納西古寨,被中外民俗學家、史學家所驚嘆!目前,因交通不便(年底瀘亞公路全線貫通柏油路之後將成歷史),這裡的人們依舊過著比較落後的生活。每天讓騾子馱重上山下山幹活(耕地堅硬並帶有石塊,只能種植玉米和部分小麥),男人除了勤勞耕地、上山養魚,只能「閑置」家中,與鄰里消磨時光。

從俄亞納西民族鄉回到瀘亞公路,全線幾乎是柏油路,風景沿用了稻城一貫的風格:高山、草原、河流、落石與廟宇……此時春天,正逢枯黃與新生交替,風景是蕭條,也是粗獷,兩者交錯顯得格外迷人。根據洛克的描述,他應該沒有成功抵達這片區,也未曾見過這段路的風景;但他找到了比這段路更適合看這裡風景的地方:瑪娜茶金。

瑪娜茶金的清晨,被霜雪覆蓋

從稻城出發,前往瑪娜茶金。

如果根據地圖導航,會有兩條線路,分別是九百多公里和上千公里的理塘康定西昌或迪慶香格里拉、麗江路線。實際上,還有一條路非常近,而且路況「勉強」過得去。根據地理識別和當地居民介紹,我們走了「捷徑」:近百公里的山坡土路和百公里的水泥路。一路大概經過了稻城省母鄉、通壩、茶布朗、固增等地,在這段路修好之前(全線預計3年)不會想走第二遍(如下圖)。

瑪娜茶金,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茶金娘子」(我們前面有文章專門介紹這裡的牧民生活)。在這裡,可以近距離(最近處竟然只有15公里)看見亞丁三怙主雪山,而且看見貢嘎嶺(山脈)數十座雪山一字排開;不僅如此,瑪娜茶金漫山遍野的野杜鵑,當地牧民說每年五六月份都是杜鵑花(完全吻合洛克在國家地理的描述),怪不得洛克稱之為「上帝的私家花園」。

理塘措窪村當地人推薦的路線,只能過行人和摩托車,我們摔了好幾次,摩托車也破了

瑪娜茶金清晨,滿山的杜鵑樹

瑪娜茶金山下的隴撒牧場,部分驢友會選擇住在這裡,但距離瑪娜茶金還有40公里

從木里大寺返回瀘沽湖,一路的杜鵑花沿襲了木里境內的風格

回到寧蒗永寧鄉,這裡的風景也獨具一格

瀘亞公路風光

修路,我們的民工摩托

瑪娜茶金路段正在施工,施工人員說預計三年後鋪好

我們在瑪娜茶金的留影,還有我們的民工摩托

騎行後的鞋子,慘不忍睹,還不能洗澡,哈哈

瑪娜茶金的清晨,我們的摩托也被凍住了

滿臉塵土,就像風霜一樣

我們是一群Weekender,有職業的流浪者;

我們是一群心懷自由,奔赴他鄉的歌者;

我們是一群天馬行空,意淫遠方的人;

我們不切實際,卻執念腳踏實地;

我們孤獨,卻不停合唱;

我們是獨立攝影人;

Take a picture, tell a story.

每一個有溫度的故事都是大首頁

大首頁 | 一個堅持原創的公眾號

inphoto20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蠻的卡農先生 的精彩文章:

它是玄子的故鄉歌的海洋,318進藏第一站,卻鮮有驢友駐足
康巴地區最土的打酥油茶法,大鍋燒大桶「釀」,一次可以煮50斤

TAG:野蠻的卡農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