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屬於那些瘋狂的人」—陳航的「獨角獸」養成記!

「世界屬於那些瘋狂的人」—陳航的「獨角獸」養成記!

浙有「獸」出沒!

Unicornis comming!

在本篇新聞的最後,有超長篇幅、超「燃」乾貨分享!

動動手指,精彩不容錯過!

4月20日,獨角獸系列活動第一期「浙有獸出沒!Unicorn is coming ——酷家樂的奧秘」創業分享講座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蒙民偉樓舉行。酷家樂CEO陳航和贏加創投合伙人徐碧璘受邀參加分享,浙大MBA教育中心竇軍生主任、浙大管院科技創業中心鄭剛教授、浙大全球浙商研究院副院長鄔愛其教授、杭州校友會副秘書長張登攀出席了活動,此外,校友會及實業界人士、浙大MBA投融資俱樂部會員以及浙大在校生報名參與了此次分享活動。

活動在19點準時開始,主持人對出席嘉賓進行了簡單介紹,並邀請浙大MBA教育中心主任竇軍生代表管理學院進行發言。竇主任指出,在兩會提出的雙創戰略背景下,湧現出來大批獨角獸,而酷家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創新驅動的創業,要有自己的獨特性,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向來以創新創業為核心,希望大家通過此次活動共創共享,每個人都能有收穫,找到獨特的點。

在精彩的主旨講話後,竇主任向我們正式介紹了MBA中心首席創業官——創創。創創是以獨角獸為原型設計的MBA中心吉祥物,它身上充分凝聚著體現了浙大MBA的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

浙大MBA教育中心主任 竇軍生

浙大MBA首席創業官:創創

接著嘉賓陳航分享酷家樂的創業心路歷程。陳航從公司介紹、創業歷程、創業體會和對大家的建議四個部分展開分享。浙大「求是為基,創新為翼」的創新創業氛圍深深地影響了陳航。正如竺可楨老校長的兩個問題,陳航認為創業者也要經常問自己這樣兩個問題:「我創業解決了一個什麼問題?」「世界有否就此不同?」他以此介紹酷家樂的創始初衷,讓用戶直觀地看到家裝效果,所見即所得。

他講到創業過程中從0-1的創業突破口至關重要,專註產品,做到行業第一,酷家樂從邊緣到主流再到獨角獸,酷家樂一路走來很幸運。作為過來人,陳航對職業選擇提出了很多建議,並鼓勵大家在學校多多試錯,積累經驗,充實自己,永遠堅持自己的初心。

酷家樂CEO · 陳航

投資圈的資深創投人徐碧璘分享自己的投資經歷,她說,希望投資這件事情變得不再遙不可及,資本不應該僅僅是錦上添花,更應該是雪中送炭。贏加創投目前已經服務了阿里系、浙商系、浙大系、海龜系和在校大學生創業項目。

徐總以贏加孵化的影鹿視頻公司為例介紹所服務的創業公司。徐碧璘以自身的工作經歷告訴大家:創業是艱難的,你可能會失敗不止一次,但是keep trying。

贏加創投合伙人 · 徐碧璘

兩位嘉賓精彩分享之後,迎來了Q&A互動環節。台下同學踴躍提問,分別從酷家樂創業、互聯網趨勢、大學生創業、酷家樂自身優勢、投資邏輯、公司治理等方面向兩位嘉賓提出疑問,兩位嘉賓分別從成功創業者和自身投資人的角度出發回答問題,並以自身的經歷舉例來詳細解答每個問題,精彩回答引發了現場陣陣掌聲。

時間過得很快,兩個多小時的創投分享在全場合影以及「獨角獸來了」的歡呼聲中結束了。此次獨角獸系列分享活動由浙大MBA教育中心主辦,浙大管院科技創業中心、杭州浙江大學校友會聯合主辦,浙大MBA投融資俱樂部和浙大MBA創業俱樂部聯合舉辦,紫牛公社提供戰略支持。敬請期待下一期——汽車金融領域的獨角獸分享。

陳航:從0到1——酷家樂創業之路

講座乾貨

陳航

酷家樂聯合創始人兼CEO

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計算機專業,獲得美國UIUC科學碩士學位。曾任職於美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NCSA),Google,微軟,對信息檢索和高性能計算領域有豐富的經驗。

從2011年7月兩個人的啟程,2012年2月迎來第一個實習生,到12年11月某天,依靠外包項目糊口的酷家樂偶然卻又必然地迎來第一個行業客戶,再到2018年3月9日宣布完成1億美元D輪融資,成為全球最大的3D家居雲設計平台。酷家樂高速成長的背後,到底蘊含著怎樣的奧秘?4月20日,酷家樂CEO陳航先生現身與大家分享:「獨角獸是怎樣煉成的?」

在浙大,最牛的人都去創業了。浙大「求是為基,創新為翼」的創新創業氛圍深深地影響了陳航。正如竺可楨老校長的兩個問題,陳航認為創業者也要經常問自己這樣兩個問題:「我創業解決了一個什麼問題?」「世界有否就此不同?」世界是屬於那些瘋狂的人的,改變世界的也正是這樣的人,從陳航對於喬布斯的讚賞可見一斑。

用四個數字可以概括目前的酷家樂:總註冊用戶超1300萬,產出家裝設計方案3000萬個,覆蓋全國90%的3D戶型圖1500萬個,日均渲染圖量100萬張。「如果你只是搶佔市場份額,這不叫改變。從2011到2018,從0到1,我們的初衷——依靠技術去變革家居行業的用戶體驗,讓未來生活所見即所得,這一點從未動搖!」他在分享酷家樂的創業之路時始終飽含著激情與信仰。

01

創業心得「三劍客」:市場機遇&突破口&商業化

如果你尋找的市場足夠大且好,恭喜你,即使分到半杯羹,那也是非常可觀的。根據中國建築裝飾協會的統計數據,家裝總產值從2007年的0.9萬億元提高至2014年的1.51萬億元,年平均複合增速約為7%,增長勢頭迅猛,2016年中國建材家居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2萬億元。家裝「存量+增量」驅動行業持續增長。

02

低調,成功避開巨頭廝殺的紅海

酷家樂在啟程時的精準定位,避開了巨頭廝殺的熱門行業,在稍顯邊冷門卻擁有巨大增量的家裝行業紮根,無疑是成功的先決因素之一。

社會需求非常重要,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宏觀背景下,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現實的不豐滿,為家居產業提供莫大機遇。這點從酷家樂近幾年的爆髮式增長就可以看出。

03

專註,加快從邊緣到主流的進程

市場足夠大,你又如何脫穎而出呢?互聯網時代里,世界是平的,如果你的體驗只能做到世界第二,你很容易會被第一吞噬。因為專註,所以酷家樂樹立了別人難以企及的技術壁壘。「正是專註,我們一步步從邊緣轉向主流,當你成為主流時,真正發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04

精準定位:B>C,工具>平台

商業化是創業不得不考慮的一個要素。中國互聯網創業公司中真正做好to C的只有騰訊,從C端真的非常困難,當然酷家樂策略同樣是先考慮從B端賺錢再轉向C端,這對於大多數創業公司而言是可以借鑒的。冒進顯然不是一個好的戰術。

05

在成功過程中,公司文化是基礎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企業文化的重要性逐日凸顯。「我們總結了三個詞:簡單·專註·開放」。這三個詞完美概括了酷家樂與其創始人的基因。

簡單:杜絕黨章式的企業文化,讓人記住的才是好的企業文化;

專註:在互聯網時代只有專註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這也是酷家樂的立業之本;

開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專註帶來的狹隘,因為你在某些領域專註,反而更應該與行業上下游、其他板塊的企業、朋友交流。

「作為一家技術型公司,我們定期組織黑客馬拉松,就像在Facebook,每周在固定時間段所有代碼free,程序員可隨意改動,如果用戶體驗數據證明這個調整很好,why not?在這種制度安排下,很多核心功能的產出水到渠成。一家公司正常工作時間,你很難做老闆不讓你做的事情,但是這樣往往抑制創新。給員工打臉manager的機會,往往會讓公司更具生機與活力。」

職業建議——You are what you choose

大公司vs小公司

有人糾結於大公司與小公司的選擇,給大家講個故事吧,計算機學院老師曾經講述給我:當年有一個同學想考他的研究生,考研沒成功不得不找工作,最後去了阿里巴巴,當時還是一家小公司,現在這位同學是集團的CTO。創業型、成長型公司的亮點就在於你能與它同時成長。而在大公司,你很難有職業跨越式的發展,比如我在微軟時,可能只有manager被車撞了,才有晉陞可能。(笑)但在迅速發展的酷家樂,你很容易成為10人小組的leader。在大公司工作,大家的普遍反饋是你要做很多的overhead工作,你可能花80%的精力去溝通,只有20%去做真正的事情。但降低價值損耗是創業的另一意義所在。

陳航眼中的牛人基因:

大局觀、解決衝突與人文精神。這世界牛人很多,我認為真正的牛人應該有好的大局觀,知曉公司的戰略布局,當你有大局觀時,你容易被領導發現。

第二點是解決衝突的能力,我們能發現中國人和老外有一些區別,中國人更擅長沒有衝突的運動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等,而一大群人一起衝突的遊戲,老外往往表現得更好。社會上我們會面臨大量的碰撞,所以建議大家在大學時打打籃球,無形之中提升一下自己解決衝突的能力。

第三點是人文精神,通過我的觀察,偏工科背景的人往往不適合做產品經理,我的一個學長是網易遊戲的負責人,我曾經詢問他為什麼你能開發那麼好玩的遊戲,他給我的回答是當年他是cc98論壇紅樓夢版塊的版主。

給到在校朋友的建議:

多結識朋友、盡情試錯與充實自己

學校擁有結識朋友最好的機會,儘管在校可能只有一面之緣,但是在社會上重逢時感覺是非常奇妙的,這就是我們的創始人高管都是很多老同學的原因。(陳航當年一個寢室的朋友現在都在酷家樂擔任著不同的重要崗位)。

學校擁有試錯與認識自我的最佳時間,曾經我的數學很好,但是在浙大包括之後的創業階段,會發現我和寫代碼真正厲害的人根本不是一個量級。在校園也可以參加一些其他的課程,你能感知到對其是否感興趣是否更加如魚得水。

學校擁有充實自己的最大槓桿,就像萬有引力的公式:,以把妹為例吧(笑),m1是你的質量,m2是女孩的質量,你可以把r變小,這個很有效用但卻不是持久的,因為你不確定她是你的唯一(笑);所以更好的做法是提高你的m1,m1大了以後r的縮小是平方級別的,到時候你想吸引什麼m2做不到?(全場大笑).

初心很重要——依舊是做產品的那個人

在我們剛創業不久,2012年暑假,產品demo不是很成熟,一個床上用品店老闆詢問我們是否能做APP,學了這麼多年竟然要去做app?怎麼對得起從美國回來的朱皓呢,但是當時還沒有融到資,現實讓我們低了頭。這個項目我們報價2萬3千,還附帶向他討了一台mac電腦,當晚老闆說要考慮考慮,也因此這一晚我輾轉難眠。第二天終於得到拍板消息,這個項目我們賺了3萬塊,代價就是熬了好幾天夜。

而在兩年後的2014年的7月,當我們擁有逾百萬的註冊用戶,那個時候來自世界的投資人競相推薦自己的資金,說他們很早就看好酷家樂,大家都懂的(笑)。當我們拿到融資後突然變得很恍惚,其實在這兩年之中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變化,我們只是正常地上班下班、專註於產品的優化,保持著自己的初心,可能智商還下降了(笑),或許真正或對抗、或適應這個世界變化的根本是那份初心,兜兜轉轉後,你依舊是做產品的那個人。

馬雲認為,真正有未來觀的企業,不會去創造概念,不會去爭流量,不會搏眼球,不會搶風頭,而是追求核心技術。「企業的市場份額大不是真的牛,有核心技術才是真的牛,在關鍵技術、核心技術上爭高下是大企業當仁不讓的責任。」酷家樂正是擁有未來觀的企業。

此外,投資圈的資深創投人,贏加創投合伙人的徐碧璘女士也分享了自己的投資經歷:

「從本科二年級開始,我就跟隨吳曉波(財經作家)團隊實習,直接與林毅夫、張維迎、吳敬璉等學術大家的助理對接,可能一天要寫三到四個文案,有時還會因為失誤被罵到哭,但是每次回首間確是一段非常有意義的歲月。和比自己層次高的人接觸往往會收穫頗豐。」

「從學校到社會,我始終秉持一個理念:讓投資這件事情變得不再遙不可及。資本不應該僅僅是錦上添花,它更應該是雪中送炭。目前我所在的贏加創投公司正在不遺餘力地服務阿里系、浙商系、浙大系、海龜系和在校大學生創業項目。最後分享我最喜歡的作者的一句話與創業者共勉:創業是艱難的,你可能會失敗不止一次,anyway, just keep trying!」

GIF

現場互動精選/有問必答時刻

GIF

Q

陳航先生,請問從你創業開始,一步一步走到向現在這麼成熟,中途經歷了哪些磨難?

A:

我們其實是在拿著鎚子找釘子,我們不斷地重複釘釘看的過程,直到1年半之後我們才擁有第一位客戶。創業初期非常艱難,需要極強的團隊凝聚力或者說「講故事」的能力,因為極速渲染的確全球都沒有過,新的技術和模式沒有人認可。但是我們堅持了下來。因此我心中邁過的最大的一個坎就是:一個不太成熟的技術能做出demo並且有人購買。

Q

酷家樂目前在技術方面的優勢毋庸置疑,但是陳航先生請問創始人團隊是否擔憂過這個模式被模仿和複製?如果有競爭對手,你們打算如何應對?

A:

酷家樂雲端渲染的架構是有核心技術壁壘的,酷家樂的企業文化中有一個點就是專註,當然,專註有意義的前提是存在一個超大的市場。現實來看,細分領域酷家樂絕對領先,國外沒有什麼競品,如果真的碰到,到時還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競品上,專註非常重要。

Q

徐碧璘女士,請問你們投資人的投資邏輯從何而來,你們如何判斷一個企業或者行業背後成長的空間?

A:

每個投資機構都會花費大量的成本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的智庫、行研之上,目前很多機構在招聘投資經理時相比金融背景人士,更傾向於選擇有行業背景的從業人員。每個投資人手裡的錢都不是大風刮過來的,大家在選擇的背後都是有邏輯的。就像在所謂的風口熱點下,大家覺得某個行業有發展前景,是因為寄予了期望在裡面。

A:

資本傾向於投領頭羊是這兩年的現象,其實在矽谷這種現象非常常見,在國內資本是以更加市場化的方式在亂打,但是亂打這個過程需要經歷,畢竟中國目前擁有世界最多的獨角獸企業。

浙大,創業的樂園,創新的沃土;浙大,獨角獸的搖籃,企業家的平台。

結合馬雲先生最近提出的新三觀來說,企業的全局觀就是生態觀,就是要讓企業內部的生態、上下鏈、左右都滿意,不僅要讓客戶、員工、合作夥伴滿意,還應該讓競爭對手因與你競爭而尊敬你。「全局觀不是從局部利益考慮問題,而是從全局利益考慮問題,要考慮好各方的利益。因為世界已經進入命運共同體,只有大家好,你才有可能好。」酷家樂不僅僅是一家企業,更專註打造了家裝行業生態圈,造福生態鏈上下游的企業、個人。

馬雲認為,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誕生新的商業機會,第一次誕生的是工廠,第二次是公司,而這一次將誕生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那就是平台。「平台的真正價值是讓平台上的人比你更成功,只有讓別人成功了,你才能真正成功。只有讓別人強大了,你才能強大。平台不是要獲取更多利益,而是要擔當更多責任。」而陳航先生卻很謙卑,將酷家樂比作一種工具,而不是稱之為平台,給人謙遜低調之感,充分彰顯了一個企業家虛懷若谷的風采。

竇軍生主任在開場發言中,對uni的三層精準的解讀(unicorn、unique、university),不僅啟迪心智大門,更是給平台賦能,寓意著校企聯姻的深刻的內涵和豐富的外延,道出了校企合作的真諦。

本文文字、編輯:劉娜、王靜、周慧潔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大MBA 的精彩文章:

TAG:浙大M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