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極力去撫平人物內心傷痕,抬頭望海看天,積極面對人生

極力去撫平人物內心傷痕,抬頭望海看天,積極面對人生

日本在2011年遭遇311大地震,民心不振,這也導致電影產業步入小年。即便《來自紅花坂》拿下本土電影年度票房冠軍,但相比往年冠軍,它的成績也大為縮水。不過,外界除了考慮外因,更多還是對導演宮崎吾朗表示不信任。在他們看來,沒什麼比吉卜力工作室的前途更讓人擔憂的了——畢竟宮崎駿老爺子年事已高,在皮克斯和3D動畫大舉來襲的背景下,宮崎駿和同仁修築的二維世界已是最後的堡壘。於是,宮崎駿跟兒子宮崎吾朗兩代人的八卦閑談,總能吸引眼球。顯然,所有人都達成了共同認識:上陣雖然是父子兵,然而老子對兒子相當失望。

但失望歸失望,支持起兒子的動畫事業,宮崎駿不敢怠慢。具體於《來自紅花坂》,他依然不遺餘力去幫忙。相比新海誠試圖去追趕宮崎駿,嘗試起缺乏優勢的大製作,宮崎吾朗這一回表現得相當得體、穩重,偏向保守。在《地海戰記》遭遇惡評的情況下,正因《來自紅花坂》的保守處置,這也成功保護了電影。

亞洲國家裡面,日本一直走在西化道路上的最前沿。即便經歷了二戰失敗,然而得益於朝鮮戰爭等一系列國際形勢的變化,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又重新成為了一個現代化國家,並且迅速從戰敗國的陰影中洗白。《來自紅花坂》緊抓這一線索,以雲淡風輕的少男少女好意互投,帶出了一段過去:像男主人公的真實身份,像女主人公父親的死因,它極力去撫平人物內心傷痕,抬頭望海看天,積極面對人生。

年僅十六歲的女生,父親死於戰爭,母親常出遠門,除了上課之外還要負責家裡老小的飲食,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已然早熟——有責任心和自制力。而當同學有需要時,她在深夜裡幫他們刻印,帶動清理「拉丁區」的行動(日本人到底是有神馬法國情結)更顯明慧——熱心且具行動力。而當她極委婉——姐懷疑大概只有東方人能體察——的向男生表白時,後者回應「我們可能是兄妹。還真是戲劇情節」。影院里的觀眾發出輕輕的笑聲,然極短暫,因為之後他們沒有上演任何戲劇化的情節。她沒有哭沒有叫,他也沒有咆哮沒有捶牆。沒有兄妹相認也沒有死去活來。他不再提及此事,她還是以「君」稱呼他,一切回到從來,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梅露對風間的等待,一開始就蘊意複雜,莫名其妙的詩,毫無防備空中躍下的人,姐姐畫中招展的旗語,都接力著另一種,對父親的等待。她等得太累太久,然後又要不斷壓抑,顯然不如風間自如收放,於是雨中守校門口的人是她,爆發表白的,也只能是她。聽完母親講述身世,半釋懷半牽心,久藏的委屈終於浮起,眼淚在梅露的眼中停了一下,一顆顆打在手背上,然後才匯成洪水。這麼細膩的畫筆,換真人版,上乘鏡頭語言也就無非如此了。

一部又一部宮崎駿,沉靜似海,韌如葦絲。我倒覺得他兒子很得他真傳,也是懂情之人,才能處理得如此含蓄,美麗。也許回應不了小觀眾們直亮的期盼,卻定格了人生中,夢想中,此去不再的美好情懷。「若登上緩緩長坡,會否見夏色暖風」,蝦米網上,不知是誰,翻譯的主題曲這麼如詩如幻。虞美人上坡的彼處,夕陽與草地交攘之際,有沒有佇立著心上的他(她),我們每個人,都曾有此一問。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宮崎駿 的精彩文章:

宮崎駿動漫 你看過幾部
不得不看的五部宮崎駿動畫電影:"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活下去!"

TAG:宮崎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