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格鬥選手耍不來的裝逼神器!找回你兒時的武俠夢!

格鬥選手耍不來的裝逼神器!找回你兒時的武俠夢!

GIF

幾乎每個男孩小時都曾有過一個夢想,穿上一身威武的鎧甲,置身千軍萬馬之中,馳騁疆場,建功立業……

但等慢慢長大,發覺除了拍電影的人能有機會在片場體驗以外,多數時候只能在遊戲里找尋金戈鐵馬夢,或者在射箭場上找找感覺。

為什麼一直沒有一個項目,能讓我們真實體驗一把當年古代武士作戰的感覺呢?這個問題不光中國的小男孩疑惑,全世界的小男孩都在疑惑。

於是,兵擊和全甲格鬥運動,就應運而生了。

1 無甲與全甲格鬥的起源

無甲格鬥項目(也叫輕甲),最早是在歐洲復興起來的,這種模擬古代劍客決鬥的競技項目,讓兵器愛好者們的俠客夢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也在體驗中解答了對於兵器格鬥的部分疑惑。

不過這個項目是根據民間決鬥和小規模遭遇戰進行復原的,所以在團體作戰以及對兵器戰陣的體驗上還不夠強烈,而全甲格鬥項目正好彌補了這個缺憾。

全甲格鬥項目最早的雛形源於蘇聯時代末期的俄羅斯地區,而如今全甲格鬥項目在世界上最強的國家依然是前蘇聯地區,一個俄羅斯,一個烏克蘭。

俄羅斯的綜合格鬥比賽M1里就有全甲表演賽,雖然這區別於國際上最流行的BOTN(Battle of the Nations)賽事規則,但卻是目前與格鬥比賽合作推廣最好的一個例子。

2 無甲與全甲格鬥的規則

兵擊項目區別於傳統擊劍、劍道等項目,不過它的規則是在這些項目的基礎上參考出來的。

無甲(輕甲)格鬥項目的規則類似於擊劍,以擊中主要軀幹、頭部等要害,以及擊中的先後順序來判分,可以選擇的兵器非常多元化,但要做鈍化處理。除了頭盔和手甲、護膝以外,身體著以棉布為主的武裝衣為防護,進行一對一的對抗比試。

全甲格鬥項目則是身穿按照史實復原的盔甲裝備,佩戴相應鈍化兵器,並把鈍器(如鎚子)重量控制在一公斤以內,禁止刺擊,進行一對一,5 VS 5 ,乃至21 VS 21等規則的比賽。

兩者的運動員經常是兼修的,但全甲的投資比無甲貴出數倍。

其實很多拳迷最早對於格鬥的概念,是古代武士兵器格鬥的概念,只不過苦於當時沒有條件去復原那些技術,所以才只有轉而選擇已經發展成熟的徒手格鬥項目。

但徒手格鬥項目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還是會有人想嘗試往兵器去走,於是就變成了徒手—無甲(輕甲)—全甲的發展路程。

在現場觀摩今年BOTN國家隊出征羅馬前在成都的集訓之後,我發現這是一個非常震撼的項目,不管是對於古代武士和戰陣技術的復原,還是採取一個新的對抗模式來詮釋戰鬥的意義,這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項目。

但這到底是徒手格鬥賽事的升級版?還是還原金戈鐵馬夢想的試驗場?我們還得來專門詢問下國內對於這類項目比較了解的幾位專業人士。

(從左到右)董雪峰、高鵬、劉先生、馬郁惟

以下受訪人員分別是:

國內著名武備冷兵器軍事歷史大V「@幻想狂劉先生」;

國內第一批征戰世界全甲格鬥比賽BOTN(諸國之戰)的成員高鵬;

虎賁騎士團名譽團長,國內第一批全甲項目推廣者董雪峰;

成都亦禪道館館長,中國歷史兵器格鬥賽事《古戰魂》創始人馬郁惟。

讓他們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1)------------------

@幻想狂劉先生

1 兵器技術是怎麼在海外復原的?

劉先生:歐洲,特別是西歐,復興傳統武藝的條件非常好。

首先,他們的兵器格鬥技術失傳的時間並不長,一直到20世紀初葉都有完整的軍刀和小劍技術傳承。

其次,劍術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代屬於貴族和市民階層男子的一種必備技能,決鬥風氣的流行催生了大量的劍術學校和劍術典籍,這些典籍都被很好的保存了下來,得益於歐洲幾何學和美術的發展,這些典籍很容易被現代人重構和復原。

第三,作為歐洲傳統兵器格鬥技術的直接後裔,擊劍運動為現代人復原古代武藝提供了良好的競技保證,歐洲歷史武術(或者叫古典擊劍)的護具和競賽規則都借鑒了擊劍運動,這使他可以在安全條件下進行全速全力的練習,來甄別典籍中的技術是否復原正確,因為復原不正確的技術是很難在實戰中發揮作用的。

2 徒手格鬥愛好者轉兵擊運動,有哪些優勢和需要注意的?

劉先生:我第一次拿起劍的時候就感覺自己會打,當時我以為自己是天才,直到我被真正的高手吊打了一頓。

很多徒手格鬥的練習者轉入兵器格鬥時都會產生這種錯覺,因為兵器實際上是拳腳的延伸,練習站立格鬥時培養出的步伐、反應、距離感、時機,都可以直接移植到兵器格鬥中,很多徒手格鬥練習者從未練過刀劍,拿起刀劍就擊敗了兵器格鬥的初學者,這是極大的優勢。

但也存在很多問題,拳腳的習慣會很大的影響你用刀劍打鬥的風格,比如多數拳手都是以左手左腳在前為「正構」,但多數劍手都以右手右腳在前為「正構」,再比如拳腳多用前後滑步,而劍術則有很多前後上步的動作,因為後者的交戰距離和交戰範圍要比前者大很多。

拳腳形成的肌肉記憶給兵器格鬥帶來了先天優勢,也帶來了許多需要克服的習慣。

GIF

3 中國兵擊運動發展最大的問題在哪,有可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嗎?

劉先生:先說困難,首先中國古代處於中央集權的大一統時期太長太長,春秋時代那種動輒拔劍生死的「士」文化到了明清早就消失殆盡。而兵器格鬥,就像戚繼光在紀效新書里說的,戰場上開大陣對大敵,哪由得你閃轉騰挪,左顧右盼。

清朝覺得練這些東西對打仗沒用,還弄的民間不穩,雍正五年直接禁止教習拳棒了。武舉考的是弓馬、力量、策略,所以除了大槍、苗刀之類的戰陣武器外,兵器格鬥地位也不是很高,只在抗倭這種特種戰爭比較有用,傳承這些技術的都是一些相對比較底層、比較邊緣的文化人,像吳殳這樣的人,一生鑽研武藝,但既不投軍,也不做官,地位始終不是很高。

所以很多武藝保存的非常不好,因為這些地位低的人,首先要果腹,其次才能練武,傳到今天,很多老師傅只記得師傅傳下的套路,會像體操一樣演練,但這些套路里的招式意義是什麼,在什麼場合下使用,他們已經不甚清楚了,這是傳承條件不好造成的片段缺失。這就給我們的復原帶來了挺大麻煩。

再說說典籍,跟歐洲比起來,中國的古籍在數量上比較少,其次在圖畫上比較抽象,這導致在重構復原的時候,不同的人能把同一個技術復原出多個不同的用法,具體哪一種才是正確的,往往爭論不下,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用對練和實戰來甄別。

另外,在實戰演練方面,中國的兵器格鬥也缺乏統一的規則和裝備標準(其實歐洲也是多種規則,只是相對統一)。

最後說說優勢,首先是我們的練習者人口基數大,練習者的人口基數越大,產生高手也就越多,這對這項運動來說是得天獨厚的優勢,前幾天有人跟我說中國有幾千人在玩這個,這個數量是驚人的,歐洲發展了幾十年,規模始終不是很大。多數中國人可能3、4年前才聽說了HEMA,今年就有人組隊打算出征世界最高水平的劍魚比賽了,這很了不起。

4 粉絲們都知道你很擅長兵器武備的歷史,你覺得國內有復興武備文化的希望嗎?

劉先生:我覺得是有希望的,因為感興趣的人數越來越壯大,而且作為文化的一種,商業上的潛力是巨大的,加上有影視作品的輔助,還是很有希望的。

5 你認為這項運動最大的魅力在哪裡?

劉先生:關於這項運動的魅力我覺得對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對有的人來說是為了圓少年時代的俠客夢想,對有的人來說是一種與古人溝通的方式,對有的人來說是在賽場戰勝對手的快感,正是因為這種魅力的多樣性,才能在短時間內聚集如此多的愛好者。

-----------------(2)------------------

@高鵬

1 作為國內第一批出國參賽打全甲比賽的選手,你對國內全甲項目的發展有什麼看法?

高鵬:這是一個小眾中的小眾,同時又需要各方面比較高的門檻,所以首先不指望可以非常迅猛的發展。能夠維持一個穩定而精銳的團隊、持續在國際上打出影響力,在國內一步一步開始建設競賽隊、比賽等等,就可以了。

2 打全甲最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和素質?有搏擊底子的人去參與這個運動是不是有很大優勢,還是也得從頭開始?

高鵬:全甲格鬥需要比較紮實的綜合身體素質,體能、核心力量、距離感等等,還要熟悉兵器的實戰使用和技巧,需要克服對兵器的恐懼感,當然最重要的是需要有頑強的意志和濃厚的興趣,同時還需要對歷史特別是武備歷史文化有一定了解、最好能夠有英語交流能力。

有搏擊底子的人從事這個運動會有很好的優勢,可以更快的適應,所練習的搏擊技術也會對全甲格鬥技術本身有幫助。但總的來說,幾乎都要經歷一個從頭開始的過程,因為整個賽用甲武裝完畢之後,你相當於更換了一個完全陌生的身體,它的活動性、反應、重心、視野、體重平衡等等都完全變化了,所有的一切都要從適應新的身體開始。

GIF

3 據說你們大都有自己的職業,並不是全職這個項目,那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選手有沒有全職的?這個行業有希望誕生真正世界級的賽事,養活一批人嗎?

高鵬:當前世界上全職的全甲格鬥選手很少,基本集中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絕大多數選手都是業餘訓練,這其實也是國外體育項目的普遍現象。

我覺得長遠來看,這個項目融合了歷史文化和體育競技,又具備獨特的觀賞性,經過充分發展之後,會有機會誕生能夠養活一批人的賽事或者組織的。

4 目前哪個國家的全甲項目發展最好、實力最高?

高鵬:目前發展最好的就是俄羅斯、烏克蘭,俄羅斯在全甲格鬥項目的地位相當於中國之於乒乓球。這個項目是二十多年前被蘇聯人發掘和探索推廣出來的,基本上當今全甲格鬥水平最高的國家,就是按照蘇聯解體國家的大小來排位。

GIF

5 全甲項目的意義何在?你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高鵬:這個項目融合了歷史文化和體育對抗,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具備非常獨特、令人無法自拔的魅力。在和平年代裡,它就是一種非常直觀的戰爭文化的體現,更符合一個大國崛起之後的文化力量方面的展示。

我的終極目標是讓中國隊成為世界強隊,同時中國的賽用甲胄、賽用武器成為大家趨之若鶩的對象,讓世界認識到當代中國人頑強不屈的精神、強壯的體格,同時也讓世界為中華武備文化而瘋狂。

-----------------(3)------------------

@董雪峰

1 作為第一批在國內嘗試兵擊和全甲運動的人,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個項目在中國的發展吧。

董雪峰:兵擊一直都有吧,劍道,擊劍啊這些也算兵擊,但是像歐劍這些大家開始都是看視頻,瞎練,後來有從國外學回來的人去教大家。一開始兵擊項目什麼亂七八糟的武器都有,打到後面都統一了,但我也不怎麼玩了,所以現在對這個項目不是很清楚。

不過全甲的歷史就比較簡單,一開始只有鎖甲、綿甲、桶盔這些十一世紀左右的裝備,也不能真正玩命打,當時搞的都是娛樂化的比賽,拿一個尼龍武器,打著就得自己倒地,全靠自覺。

再往後我就算國內第一批買了全身甲的人,從捷克訂的,那甲實在太笨重,活動受限,後來國內有人自己做甲嘗試(曹迎客),再後來有人要出去比賽了,盔甲訂購製作就多了起來。

一開始國內只有北京有,再後來是上海,然後往南發展越來越多。不過受地域環境限制吧,很難發展起來,現在廣西、重慶、成都也有了,但有具備出國征戰實力的,國際上HMB組織挂號的,就只有北京的紅星隊,和上海的半噸隊,這兩個。

2 你之前在德國遊學的時候,是不是也參加了當地的全甲活動?歐洲當時是怎麼興起這個運動的呢?

董雪峰:當時在德國參加的中世紀遊園會,並不是全甲比賽,其實是帶文化性質的活動,有點像現在的漢服活動,體驗下古人的生活而已,是給大家一個機會聚在一起玩,並不嚴謹,主要是全國或者全歐洲巡迴表演,有各種表演團體跟著他們走,中世紀文化相關的,有人形木馬,變魔術之類,給小孩子看的,當然也有騎槍比賽這些,表演而已。

但也是因為接觸了這些,才對盔甲有直觀的了解,後來加入虎賁騎士團,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09-11年)。

現在我們國內已經適應了國際規則,也適應了國際比賽裝備,有這個水準可以和其他國家隊打一打,雖然不一定能贏,在HMB(Historical medieval battles)這個組織的亞洲區域里,中國隊排第二,日本排第一,因為他們玩得比我們早,但他們現在不參與了,現在亞洲的代表只有我們中國。

3 作為虎賁騎士團的名義團長,你認為國內發展這個項目還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董雪峰:現在發展的狀況和我之前的想法非常像,因為我們不可能用一個團體控制全國愛好者,我們國家太大了,而且想法也不一樣。

實際上虎賁騎士團可以作為一個賽事舉辦者存在,就好像拳擊俱樂部全國有很多,但是有一個比賽大家都參加,我覺得這個方向很好,現在也在往這個方向演變,但如果虎賁騎士團想一個人、一個組織去控制全國的愛好者和俱樂部,這根本是不現實的。

目前虎賁騎士團下轄兩個比較大的全甲隊伍,就是紅星隊和半噸隊,目前HMB(Historical medieval battles)在國內註冊的兩個隊伍,所以虎賁現在還是走在全國前列,不過也有一些其他隊伍自己發展起來了,未來兩年估計有5-6支隊伍會誕生。

4 當初你是怎麼從徒手格鬥項目轉入全甲兵擊類項目的?

董雪峰:徒手我一直喜歡,也一直練,我不能說是從徒手轉過來的,只是我對多種對抗形式都很喜歡,只不過又增加了一個愛好,這並不衝突。

GIF

5 你覺得這個項目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兒?

董雪峰: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一種裝逼的成功感吧,這個項目本身特別特別小眾,別說試過、打過,連聽說過的人都很少,所以外行根本沒有指手畫腳的餘地。

這不像拳擊,因為項目有一定知名度,沒練過的人都能掰扯兩句,這個很多人看到了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的,真正打起來也只能看看,打得好打得差你都不能評價我,我覺得挺好。

另外我本身就喜歡小眾的東西,喜歡與眾不同,我覺得全甲這個項目給人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以前一直想什麼時候能拿器械全接觸格鬥而且還不受傷的,能發泄。後來參加了兵擊,但那個打一下就停了,沒意思,我喜歡打了雞血一樣不停打的感覺,所以全甲很適合我的性格,就這麼玩下去了。

-----------------(4)------------------

@馬郁惟

1 你練過傳統武術,也練過現代格鬥,你覺得真正的傳統武術能從兵器上找回來嗎?

馬郁惟: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覺得大家沒有真正弄明白國術這套體系,拳種的發力結構就是在為兵器格鬥做準備,大家希望傳統武術能在拳腳上訓練到一個相當的競技水平,和現代競技格鬥形成一個對抗,這個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傳統武術的設置模式和架構,是從兵器里演化出來,是為了更好的使用兵器,肯定不能跟現在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的競技格鬥來對抗,所以不存在劣勢不劣勢,傳統武術的根源就是兵器格鬥,如何更好的使用兵器,在戰場上格鬥,在江湖上保命。

GIF

2 從徒手格鬥轉為兵擊項目,需要做哪些訓練上的調整?

馬郁惟:兵器格鬥的訓練主要是需要把對兵器的熟練度加強,剩下的距離感,節奏感,攻防意識這些和現代格鬥的訓練差不多,就是要多打實戰。

最大的調整是需要練兵器使用的控制力量,對兵器的手感,全甲的話則需要訓練摔法,但更重要的是訓練對兵器的直覺。

如果以輕甲(無甲)來看的話,體能訓練要求沒有搏擊運動那麼高,主要是對武器控制能力的訓練。

3 兵擊和全甲格鬥對你來說最大的魅力是什麼?

馬郁惟:最大的魅力是能復興古典武藝,展現傳統武術真實合理的一面,能把我們心目中的中國功夫找回來,而不是市面上假大師倡導的那種。把傳統武術客觀合理的引導回來,表現出來,這是最吸引我的一個點。

其中有個輕甲(無甲)項目,這個項目很有古代江湖俠客對決模擬的感覺,是非常具有俠義精神的,一刀定勝負,我覺得這個項目能把我們中國人理想中的俠義精神體現出來。

而全甲格鬥的魅力,則是團隊之間的協作和穿上盔甲之後的歷史帶入感。

4 對這個項目未來在中國的發展,你有什麼看法?

馬郁惟:我認為這個項目在中國未來肯定會火。

因為中國練武術的,練自由搏擊的,畢竟是少數,大家對武術的定義多數來源於影視題材,武俠小說,而這兩種題材表現出的中國人的武俠精神,在現代格鬥比賽中往往表現不了,或者表現不充分。

但兵器對決、穿上盔甲對決,是符合大多數人,愛好者、普通受眾群體,對武術的模糊的概念的,所以一旦你做成功後就會吸引大多數人的加入,來找回他們心裡的武俠夢。

2018年5月3日

中國選手將再次出征世界最高規格的

全甲賽事BOTN 諸國之戰

在羅馬與世界各地高手一決高下

盡請期待

感謝雷武龍老師供稿

#金戈鐵馬入夢來#

傳武,搏擊,兵擊,全甲

誰更安全?誰更刺激?

誰更符合你對「武俠」的暢想?

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搏擊周評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多熱辣內容歡迎關注「搏擊周評」企鵝號,搏擊其實很酷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搏擊周評 的精彩文章:

丁俊暉發火腦袋猛砸球台,泰森動怒咬掉對手耳朵,比賽失控下場悲慘!
「格鬥狂人」徐曉冬再勝傳統武術,KO詠春拳師視頻刷爆網路!

TAG:搏擊周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