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後來的我們》:會慢慢明白,錯過與遺憾是生活的面目之一

《後來的我們》:會慢慢明白,錯過與遺憾是生活的面目之一

田壯壯娓娓道來地讀著寫給周冬雨的信那一段,不知道為什麼,格外地戳我的淚點。

這一段並沒有太煽情的台詞和音樂,儘管有用到幾個閃回鏡頭,但也沒有刻意要煽情的意思。相對而言,作為導演的劉若英在處理這一段的時候顯得很克制,就只是讓田壯壯用他那極富親和感的聲音緩緩訴說著。可就是在這樣平靜而尋常的訴說里,讓我感動不已——因為它讓我想到了大多數牽掛兒女的父母,就像田壯壯飾演的見清父親那樣,他們守在故鄉,卻時常挂念著在異鄉漂泊打拚的兒女。

他們或許沒有陪伴在兒女身邊,甚至也沒有多頻繁的聯繫,即使每一次通電話,也都是說他們過得很好,儘管放心,然後反過來叮囑你要吃好穿好注意身體。他們為了讓兒女能安心地在外工作,即使有濃烈的思念,即使感到孤獨,甚至即使身體出現狀況,也都不會讓兒女知道,怕影響兒女的生活。

就像田壯壯飾演的見清父親一樣,心裡很牽掛井柏然飾演的見清,渴望著他能回家吃年夜飯,但卻表現出一種「放心,我自己在家挺好」的狀態。可實際上呢?他在家很想念見清,來家裡吃年夜飯的朋友也大不如從前那麼多那麼熱鬧,冷冷清清中,是一種孤獨飲酒的寂寞。

田壯壯的表演又一次令人讚歎(上一次是張艾嘉的《相愛相親》),他對細節的拿捏恰到好處,演活了一個外表剛強內心柔軟的父親形象。他對這個角色的詮釋,極易令觀眾想到自己的父母,進而有所觸動。

我們大多數人都像見清那樣以一種「遊子」的狀態在異鄉漂泊奮鬥,而我們的父母也像見清父親那樣時刻挂念著、關懷著、期望著,但同時又都默默地付出和承擔著。《後來的我們》對這種父親與遊子之間的關係的描繪與情感的勾勒,足夠引發共鳴,是它做得好的地方之一。

而除了這種親情的表達,田壯壯這段讀信的戲裡,還有一個點頗為觸人心弦:這封信是見清父親寫給小曉(周冬雨飾演)的,字裡行間,不僅流露著一種對她的欣賞和關懷,也表達了他對兒子與她情感結局的感想。

他顯然是很喜歡小曉的,看到見清和她走到一起時,他內心是開心的,也對他們的將來寄予了一種期望。但他最後在車站握住的手,並不屬於小曉,他心裡明白,嘴上卻還說著歡迎小曉回來。

這其實也折射了整部電影要表達的核心主題:兩個看起來那麼有希望相伴一生的人,後來卻沒能走到一起,這是一種愛情里的遺憾。

是的,井柏然飾演的見清與周冬雨飾演的小曉從相遇到相識再到相知,兩個人經歷了北漂的種種酸甜苦辣,也經歷了相戀的種種甜蜜,最後卻沒能修成正果,是為一種遺憾。

這遺憾的構成,看起來也並不是什麼特別大的問題——他們都沒有發生激烈的爭吵,默默吃完麵條說再見的小曉,在和見清說話的時候,他正戴著耳機近乎麻木地玩遊戲。等到他意識到問題時,一路猛追的他卻又停在了很久才關上的地鐵門前。

就這樣,他們原本彩色的世界,徹底因為分開而變成了黑白。兩個人分明相愛的情感,也因此有了遺憾。就像沒有追進去的地鐵,開走了就是開走了,很難重頭來過。

見清有自己的夢想,也有為了夢想而付出努力的拼搏勁,但虛榮心太強,活得很累;小曉非常獨立,也非常有主見,即便沒有太高的學識和能力,也能非常樂觀地面對一切,活得瀟瀟洒灑;他們由朋友變成戀人,同甘共苦過,也目標一致過,本該攜手一生。

但後來的他們還是走向了不同的生活道路,再次相遇,即使還有情感在內心蕩漾,也還是沒法重頭來過。導演特別將他們分開又相遇的畫面處理成黑白色,並非為了追求格調或賣弄技巧,而是表現他們分開之後「沒有你的世界,是黑白的」這樣一句話。

即使黑白意味著分開,但卻更體現了兩人仍舊存在的愛——正是因為不願放下那份愛,才會覺得世界是黑白的,等到最後兩人「好好的說了再見」,彼此得到了釋然,他們的世界又回到了彩色。

所以說,《後來的我們》並非簡單地回顧以前的美好,也不是一味突出後來的傷感,它有展現愛情里的遺憾,卻也表達了某種釋然,概括來說的話,劉若英導演實際上重點講的是一種成長——一種經歷過遺憾與釋然之後的成長。

就好像生活里的我們,也會經歷相遇與分開,會經歷遺憾與釋然,在多次的快樂與疼痛之後,慢慢會明白,原來錯過與遺憾就是生活的面目之一。

首次執導電影的劉若英用類似顏色變幻的小細節,描繪了一份既有遺憾又有釋然的愛情,並用流暢的敘事手法講述了一個完整且動人的故事。整部電影的完成度是很好的,故事、人物、台詞、攝影、音樂等方面都處理得很好。

故事情感動人,人物特徵鮮明,台詞不尬不水,情感不矯情不做作,攝影有美感,音樂有氛圍,《後來的我們》可以說是出乎意料的好。

原本以為,作為導演的劉若英會將自己那首《後來》用在片中最關鍵的時刻。但等了很久都沒有聽到那熟悉的旋律,直到影片結束之後的彩蛋里,聽到了由歌迷們共同演唱的《後來》。

這其實是劉若英一個頗為明智的處理,因為這其實是一種「去自我化」的處理,正是因為她沒有把自己的元素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才讓影片顯得更為真實。

後來的我們,到底怎麼樣了?

大多數人有共鳴的一種感觸,可以用劉若英的歌詞來描述: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是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失去就不再。

也可以用《後來的我們》這部電影來描述,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路。

木易電影

(muyimovie)

寫有溫度的影評,發現更多的美好

據說有溫度的人都關注了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易電影 的精彩文章:

高分韓劇《迷霧》的女主將近五十歲了!為何看起來依舊魅力十足?

TAG:木易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