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用一幅1.47億的畫,去認識狀元畫家錢維城丨私享

用一幅1.47億的畫,去認識狀元畫家錢維城丨私享

2018年4月3日上午,香港蘇富比春拍上一件失蹤了近百年的帝王之寶——錢維城描繪天台山十景的山水畫作品手卷《台山瑞景》重現人們面前,現場競爭十分激烈,競價時間持續長達近1個小時,終以146,794,000港元(含傭金,摺合人民幣約1.18億元)成交,創造了2018年中國古代書畫的首件過億拍品。

大師鉅作 鉤沉帝寶

清宮百年遺珍之錢維城《台山瑞景》

狀元畫家錢維城,深得乾隆帝寵信,經常隨駕出巡。香港蘇富比2018春拍專場呈獻錢維城《台山瑞景》,共分十段,字畫相間,標名識地,附以考證。不但收入《石渠寶笈續編》內,每段更有乾隆御題詩共十首,吟詠台山,懷念愛臣。此卷原藏於故宮寧壽宮,二十年代初經宣統帝溥儀賞溥傑流出宮外。

《台山瑞景圖》卷為紙本,設色畫。全卷縱33、7厘米,橫458厘米,依所繪各景分段接紙,各紙長度約略相近,最短者44、5,厘米,最長者46、5厘米。分段繪製山嶽神秀、峻極壯麗的浙江天台山十景。每段紙尾以花青或汁綠淡染一窄條,附錄小楷書對該處山川景物的考證文字。末段署款:「臣錢維城恭繪並敬跋」,鈐印二:「臣錢維城」、「敬事」。乾隆內府鑒藏印「八鑒全」,並鈐「樂壽堂鑒藏寶」。另有宣統二璽。各段畫心均有乾隆御書詩,署「甲午暮春下澣御題」,詩後分鈐御用文房小印若干。

掩帙始知筆墨好,臥遊從此扃柴荊

——讀錢維城《台山瑞景圖》

文-楊丹霞

乾隆時期正值清代宮廷藝術的鼎盛之際,仰承祖、父輩的涵養積澱,加之乾隆本人的熱衷,不僅使內府庋藏超邁前代,且在藝術鑒賞、創作方面空前活躍,而尤以書畫為盛。那些由科舉入仕,書畫兼能的文學侍從之臣在政務之餘或奉敕恭製,或曲意奉獻,成為宮廷藝術創作的主體,頻邀睿賞,錢維城就是活躍其中的佼佼者。

青溪煙景

錢維城題款

天台縣城西門,曰通越門。由門西行五里為青溪,縣北紫凝山,有飛瀑自洞天嶺界而下,會百丈龍湫、桐溪、桃源諸水達於是溪。宋慶元間,建橋長四十丈,名曰「鶴仙」。今架平杠二以濟涉。溪北為走馬崗。謝靈運《登臨海嶠詩》「旦發青溪陰」,唐元宗賜司馬承禎詩「青溪阻逸人」,皆即指此。

乾隆御題詩

源出洞天嶺,滙流溪漾。鶴仙緬遙年,徒杠涉今浪。人字起蘆汀,去去赴雁宕。

錢維城(1720 - 1772)初名辛來,字宗盤,後更字稼軒,晚號茶山。世居江南武進(今江蘇常州)南城內。他出身文學世家,幼讀詩書,跟隨祖父、叔祖得見四方名宿。稍長,循謹而慧,10歲能詩,12歲能賦,作古文則斐然可觀,17歲隨父游京師,曾以「天碧欲無山」詩句傳誦都下。

乾隆十年,維城26歲,殿試狀元及第,授修撰。三年後散館,任右中允。次年,以文學侍臣命南書房行走,繼而授翰林院侍講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乾隆十六年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二十二年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調任刑部侍郎,二十七年任浙江學政。三十四年奉命會審貴州威寧州知州劉標銅鉛廠虧帑兼巡撫良卿、按察使高積營私骫法等案,並剿平古州苗人叛亂。

赤城霞標

錢維城題款

赤城山,去縣最近,山不甚大,而象特嚴麗。如金城百稚,莫可梯越。其石作殷紅色,苔蘚不侵。孫綽《天台山賦》所以有霞標之目也。山半有岩如夏屋,僧就架楹為寺。岩中泉水滴瀝,對之涼沁心脾。曲折千餘級為上岩,亦有僧寺依之。岩上小洞鐫有「玉京」二字,道家以此為茅盈所治之第六洞天。

乾隆御題詩

岩石色殷紅,赤城名以寓。如稚堞入雲,可證審言句。孫綽意如斯,莫謾錯注賦。

錢維城少年得志,學問精洽,才具出眾,但從未因此放任自滿,他為官精謹持重,勤勉任勞。任浙江學政期間,鑒於兩浙向為人文淵數,然士子工揣摩、實學者少,他黜浮靡、重根柢、崇經術,尤以立行為先,令士風為之一變。在刑部,他深鬯律意,體察情狀,往往能從糾結、互疑處反覆辨別,對成法中之歧誤、未當處予以剖悉精審,疏請更改,皆得旨下部議行,即便是老於刑名的同事也遠不及他。貴州虧帑案勾連六案,牽涉多達數百人,案值逾二十九萬餘兩,錢維城皆悉心鞫論,不枉不漏,人贓各得實證,順利結案,獲得乾隆帝嘉許。

國清松徑

錢維城題款

國清寺左右二澗,自佛隴山發源,分折而下,合於寺門。南流至神蹟石,匯入大溪。隋開皇十八年,僧智顗始建寺。相傳顗初至天台,夜夢古佛指授,有「寺若成,國即清」之語,因即以「國清」為寺額。唐貞元間,寒山、拾得現寺中。太守閭邱蔭知於豐干,遂訪之。二人方據火灶下談笑。閭邱前揖,遂馳遯。今遺有寒拾舊灶及豐干橋。橋畔為萬松徑,歷磴道而上,為金地嶺。

乾隆御題詩

閭邱訪二士,豐乾笑饒舌。攜手相與去,入崖祗一瞥。寺額雲夢兆,未識金剛偈。

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加之宦途奔波辛勞,錢維城中年罹患消渴症(即糖尿病),身形瘦削,面容憔悴,勉力支撐。乾隆三十七年春,其父亡故,錢氏兄弟千里奔波,回鄉丁憂,因哀毀過甚,復感寒症,以致宿疾惡化,於當年十一月磕然而逝。乾隆聞訊深為軫惜,命內閣按例典並施恩加贈尚書銜,益文敏1。

時人嘗惋惜錢維城的詩才、文筆為畫名所掩,觀其《茶山詩文集》,文章疏達淳茂,絕去規仿。詩宗李、杜兼及蘇軾,吐屬清雋,不同凡俗。他的詩歌得益於廣闊的遊蹤和見識,故其座師錢陳群稱讚他「詩境清越奇拔,得江山之助居多2。」而同時期詩人趙翼亦稱其「人如東晉達,才有大蘇豪3」。錢氏懷古紀游詩氣格磅礴,交遊倡和詩真摯磊落,應製詩恭謹至誠,題畫詩清新自然,與其弟維喬並稱詩壇「常州二錢」。

佛隴經壇

錢維城題款

自金地嶺下折谷中,深篁密樹間,二水穿絡。一曰螺溪,相傳智顗放螺於此。一曰幽溪,與螺溪別源同委。上有靈響岩、圓通洞、稍西為高明寺。寺後峭壁千仞,大雷峰左支也。又西過銀地嶺,有摩崖「佛隴」二大字,隴上為大慈寺。顗初居大慈,一日登佛隴講經,經被風飄去。跡至溪,愛其幽勝,復營高明寺焉。寺有聽海缽、貝多葉經,俱隋代流傳。

乾隆御題詩

西方極樂國,金田銀界道。是地嶺為名,其義殊易曉。納於芥子中,分疏自了了。

維城工書法但所作不多。楷書尚「鍾、王」及歐陽詢,端莊俊秀;行書宗蘇軾,豐潤舒展。除去合作的數件之外,《石渠寶笈》各編著錄錢氏獨立創作書畫作品共計160件(套),其中書法作品6件(套),均為奉敕臨寫古人書跡或抄錄御製詩文冊,如《秘殿珠林續編》著錄《臨蘇軾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冊》、《石渠寶笈三編》著錄《書御題八香圖詩意冊》等。

華頂凌雲

錢維城題款

華頂峰高萬八千丈,上出雲表,雖晦雨可見日出入,天台最高處也。其徑自銀地嶺北上十餘里,為寒風闕。天風蓬蓬,有挾人凌虛之勢。又北過察嶺,漢隱士高察舊居也。頂上有右軍墨池、太白書堂,又有龍爪潭。泉源沛發,覽者異之。再上為望海尖、有伏魔塔、禮經台,傳並智顗故蹟。

乾隆御題詩

天台最高處,凌雲數十里。陰晴皆見日,殊難明其理。經台傳何人,依稀始智顗。

錢氏一門風雅,母吳根擅畫,曾經在皇太后七十萬壽時進獻水墨《觀音大士圖》獲賜如意、貂鼠。維城、維喬兄弟自幼隨母習畫,皆擅山水、花卉。關於錢維城的繪畫師承,以往畫史所述或有乖誤,言其「初從陳書學畫寫意折枝花果」,乃將其母吳氏誤記為錢陳群之母陳氏。至於山水畫,錢維城則在早年臨習古人的基礎上,入仕後受到了同為內閣學士的書畫家董邦達、宮廷畫院老畫師張宗蒼的指授。董、張山水皆屬「婁東派」一脈,師法王原祁而上溯宋元諸家,特別是「元四家」中的黃公望、倪攢,在習古之餘追求章法庄穩,筆墨渾厚的格調。同時,內府收藏博大精深,也為錢維城開闊眼界提供了範本。

他在一段題跋中明確闡述了內府珍品對他的啟發及多年摹古、創作的心得:「平生不能畫,好畫乃性生。不於古人求,無以成其名。石渠富煙雲,片紙世所驚。廿年事編摩,頗亦探其扃。名家有大小,妙理無岐程。要在能運筆,書譜實畫經。一筆有不見,此筆為無情。筆筆皆可見,合之成至精4」。由此亦可看出,錢維城入值內廷二十餘年,通過參與乾隆帝頻繁的書畫鑒賞活動,心追手摹,其繪畫獲得了豐厚的滋養和長足進步,終於確立了花卉典雅蘊藉,清麗明快,山水丘壑幽深,氣韻沉厚渾穆的個人風貌。

石樑飛瀑

錢維城題款

石樑兩山對峙,一臣石橫架其頂,廣不逾咫,或亦謂之「藍橋」。上游千澗之水滙成巨淙,望梁而墜,一落千仞,注乎淵潭。復盤躍而出,夭矯蜿蜒,掛於林杪,台山中第一巨觀也!其右蓋竹洞,道家謂之三十六洞天之一。釋家謂昔五百應真隱入石中,樵人牧子,時於洞聞鐘磬之音雲。

乾隆御題詩

雲標滙眾流,望梁千仞懸。匡廬堪伯仲,其餘皆眇焉。石橋原可度,清詞憶少連。

從創作用途而言,錢氏書畫大致分兩類,一為饋贈至親好友者,如《三分水二分竹書屋圖卷》、《為樹參弟畫山水長卷》等;一為應製奉獻者,乾隆帝十分喜愛錢維城繪畫,無論是用於宮苑裝飾的「貼落」如《遠澗泉聲圖》,還是紀游、紀實的《避暑山莊千尺雪圖》、《棲霞山全圖》(圖一)及《平定淮噶爾圖》等,都是奉敕創作的。據筆者不完全統計,乾隆御題錢氏繪畫詩多達200餘首,最早在乾隆十五年,最遲則在錢維城卒後十年,乾隆重觀錢畫作時感嘆「偶展重如遇昔人5」 言語中滿含對才子早逝的惋惜之情。

瓊台酌醴

錢維城題款

瓊台當大壑之心,上下皆絕壁,惟峰腰懸磴可度。三面翠巘,周遭衛如郛郭。南臨深潭,正面所對山,為雙闕。峰嶺環繞,中有道院,曰「桐柏宮」。真誥云:「吳有句曲之金陵,越有桐柏之金庭」。因以桐柏為七十二福地之一。唐景雲時,司馬承禎築宮於此。下有醴泉,甘美可蠲疾。右有清風祠,祀伯夷叔齊石像。

乾隆御題詩

瓊台懸中天,金庭擅桐柏。道宮築唐時,其下淙靈液。一酌便登仙,奚藉藍橋驛。

錢維城中壽而歿,其傳世書畫除宮廷舊藏,坊間流傳數量有限。筆者統計,錢維城書畫作品除故宮博物院藏161件(套),其中含82件摺扇,其餘按《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各冊所載中國大陸各文博機構收藏僅43件(套)。近廿餘年來,拍賣所見內府藏錢氏畫作,多為溥儀兄弟從宮中盜出者,如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的錢維城《蘇東坡艤舟亭圖》、《四序同春圖》、《雁盪山圖》等,而本文所及《台山瑞景圖》亦屬此類。

據近人陳仁濤、楊仁愷先生記載,1949年後此卷曾入「社管局」(即今國家文物局)留存,當時的局長鄭振鐸,延請鑒定大家張珩、徐邦達二先生辦公於北海公園團城,鑒別各古玩商家淮備出讓給公家的書畫、器物,此外,捐獻者藏品、被沒收充公者如靳伯聲、岳彬等人的藏品亦皆在此聚集。1953年徐邦達先生進故宮工作,將經他鑒別的、各種來源的3217件(套)書畫,如著名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圖》、黃公望《九峰雪霽圖》、王翬等人《康熙南巡圖》第十二卷等藏品悉數帶到故宮成為館藏。這批文物中,也不乏錢維城的精品如《石渠寶笈》著錄的《回部四果圖》卷、《雪浪石圖》卷等。《台山瑞景圖》以及數年前拍賣的《四序同春圖》都曾留存「社管局」,應是在團城等待專家審閱時,被楊仁愷等先生寓目、記錄的。很有可能此二圖並非捐獻、沒收之物,而是屬於古玩店,而且彼時尚未開始「公私合營」運動,不少古玩店還是店主完全自主的私營企業,或因價格未談攏,或緣於其他可能,它們終未能進入博物館收藏,被原物主取回,繼而被輾轉售賣。

桃源絢春

錢維城題款

由護國寺至桃源塢,綉壁參差,夾澗駢立,澗曰「鳴玉」。凡九折中道有蘭若,曰「桃花庵」。折而北東,山阻源迷,望若無路,飛梯一轉,靈境忽呈。溪流噴洒成瀑,有巨潭承之,曰「金橋潭」。潭上數百步,雙崖合匝,一洞潛通地底,深窅莫測。洞口鑿石構小屋,曰「儷仙室」。屋旁千樹桃花,春時絢爛若錦。漢永平間,郯人劉晨、阮肇採葯遇仙。元微之、曹唐有詩詠之。

乾隆御題詩

綉峰復繢磵,絢綵紅霞如。千樹桃已然,萬年葯豈虛。緬憶劉阮蹤,寧讓武陵魚。

從各圖的用筆風格、墨色呈現及文字書寫狀態看,此卷並非時作時輟,而是較短時間內一氣呵成。其構圖,除青溪、赤城兩段外,多用充滿式的「深遠法」,便於呈現天台山峰巒聳峙,壑險穀幽,流瀑縈廻,林木靈秀,古迹密佈的特點。其構圖多從畫幅中部起勢,上下縱橫貫通,左右穿插揖讓,手法老練而多有精微奇妙處。在表現技巧方面,用筆偏乾,墨色枯淡,勾勒施以中鋒輕筆,筆觸勁健而松秀,正如董其昌所云:渴筆取研。皴擦多於點染,皴法細密而層次豐富。在淡墨皴染之外,罩染則以淺絛、淡花青、汁綠為主,賦色清透,濃淡相讓,風格明快。此圖在整體韻致上神似王原祁,雖蒼渾老辣稍遜,但疎散秀潤之氣,較之與他亦師亦友的董邦達不遑多讓,可稱是錢維城盛年山水精品。

雙岩佛屋

錢維城題款

寒明二岩同一山,以脊相背而倚。過孟湖三茅繞峰而東,為寒岩,高百仞。前有立石五色,名「綬帶山」。又一石極方正,昔寒山大士宴坐處也。上構石室,宋米芾題曰:「潛真岩」。內平廣容千人,嵌置佛屋,不藉瓦覆。西南臨絕壑,有石樑架兩崖間。險峻不可攀,名曰「天橋」。東轉三四里至明岩,峭石夾峙,道不容軌。北數百步有兩巨石,側立相湊,前後通天,名「合掌洞」。

乾隆御題詩

寒岩與明岩,若斷復若續。對峙鏡光暎,嵌崖有佛屋。義在法華經,分座人天伏。

此卷作者未紀年月,按乾隆御書題詩時錢去世已兩年。查閱《御製詩文集》發現了此卷御題墨跡中沒有的小註:「錢維城視學浙江時經游天台,因圖其景以進。茲維城歿又二年,惟存此卷矣6」。錢維城1763至1765年任浙江學政,因此可由此推斷此圖是錢在任期間或稍遲一段時間所作。

至於圖中景物,多數人恐怕會和乾隆皇帝一樣,想當然地以為此卷一定是錢維城在天台山飽游沃看之餘揮灑而就。但筆者認為,非也。因為,錢維城畢生從未上過天台山。這在他的詩文集中有明確記載:1762年他初游雁盪後,雖受邀往游,但因冬雨濕滑而未能成行:「張綸宣司馬邀游天台,阻雨,詩以謝之」、「阻雨不得游天台,因宿樂天張老人宅,貽主人」7,其詩曰:「天台濛濛,雨不得住;赤城在望,落葉飛去……惜我匆匆未能上,定看海水連天浮」8。1764年再游雁盪後希望又落空了:「年來兩度到台州,悵望金庭天際頭。還與仙人仍後約,未甘辜負石樑游」9。天公不作美,兩游均未果,之後其足跡亦再未到此地。因此,《台山瑞景圖》卷與那些錢維城對景寫生的作品不同,它是畫家根據古人記述,結合自己兩游雁盪,遠眺天台的感受,運用豐富的想像,以大半生對山水畫的深刻感悟和閑熟技法為基礎完成的創作,這不僅僅是筆墨技法上的寫意,也是寫懷古之思、抒才子之情的寫意,更是中國傳統文人畫在創作上、在審美上注重和追求文學性表達的高妙境界,它引領人們遺形而得神,澄懷以觀道。

萬年福海

錢維城題款

萬年寺,在縣西北八峰山,唐太和時建。其東南十里為羅漢嶺,下為鐵船湖。傳有羅漢曾泛鐵船於此。兩澗水,自寺門合流,縈於南出。沿澗皆巨杉,鬱鬱蒼蒼,盛夏不見炎晷。旁峙一小山,曰「釣山」。壑內怪石礧礧,猿經鳥伸,不可方物。晉僧曇猷嘗憩此四顧,有真福地之羨。

乾隆御題詩

萬年對碧峰,凈業修福海。應真泛鐵船,石湖至今在。衡文寫境人,與彼同千載。甲午(1774)暮春下澣御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乾隆敗光雍正嘔心瀝血攢的家底終後悔 但康乾盛世的衰敗卻不可逆
從虹飲山房的一把龍椅到木瀆風物記的一塊豆腐 ·六巡篇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