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伯溫《燒餅歌》連流氓韋小寶都能背幾句,朱元璋有什麼不服的?

劉伯溫《燒餅歌》連流氓韋小寶都能背幾句,朱元璋有什麼不服的?

明太祖一日身居內殿食燒餅,方啖一口,內監忽報國師劉基進見。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禮畢,帝問日: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對象?

劉伯溫《燒餅歌》連流氓韋小寶都能背幾句,朱元璋有什麼不服的?

基乃捏指輪算對日: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食物也。開視果然。

——《燒餅歌》

作為中國民間僅次於諸葛亮的智囊人物,劉伯溫其人的傳奇色彩極濃,這種民間傳奇的認同甚至湮沒了他的歷史形象。在這本《燒餅歌》中他將為我們展示他諸多的神異技能中的一種:

能掐會算,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

就在洪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的某一天里,他在民間的傳說中走進了朱元璋建都南京的皇宮。當時朱元璋正蹲在龍椅上啃燒餅,他見劉伯溫進來,便將燒餅用一隻碗扣住,問道:先生明知數理,可知這碗中所覆為何物?

劉伯溫眉毛垂下,暗起一卦,是為火地晉,變卦為澤地萃,卦中坤為體,知此物多半是五穀之屬,用卦為火,象徵著日,體卦又象徵著月亮,而變卦的卦象上又顯示此物缺失了一角。由此,劉伯溫斷道: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

劉伯溫《燒餅歌》連流氓韋小寶都能背幾句,朱元璋有什麼不服的?

聽了劉伯溫的話,洪武天子擊節讚歎,並問起大明王朝此後的國運。

於是劉伯溫不負人之所望,或唱或吟,即興創作了四十幾首隱語歌謠,不僅全面地演繹了此後大明王朝的幾乎所有大事件,更連同清朝甚至包括清後的歷史進行了推演,形成了至今仍然在市井中流傳的《燒餅歌》。

《燒餅歌》中的隱語歌謠,詞句饒有情趣,朗朗上口,易於記憶,縱不識字的人,聽了之後也會過耳不忘。

而且《燒餅歌》對於此後中國的民眾的影響力量,幾乎到了無遠弗屆的地步。金庸先生的名著《鹿鼎記》中,其主人公韋小寶是一個不識字的市井無賴,卻也能出口成章:「手執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對《燒餅歌》中的歌謠倒背如流。

劉伯溫《燒餅歌》連流氓韋小寶都能背幾句,朱元璋有什麼不服的?

劉伯溫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遠不止於「能掐會算」,那太小兒科了,這活兒連一個鄉下的教書先生都幹得了。實際上,史實中的劉基,在歷史上出場時的表現,其優異程度更遠甚於區區一個《燒餅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兮夜讀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民歌皇后,丈夫副部級,父親是海軍司令
《水滸傳》:他是梁山俘虜,卻能坐第七把交椅,沒人不服

TAG:兮夜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