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分患者」的自我拉扯

「精分患者」的自我拉扯

「精分患者」的自我拉扯

hello艾瑞巴蒂,普揪涵桑,許久不見,今天給大家講一個既「悲傷」又「有趣」的大腦精神領域,一個只有在「精分患者」的精神世界裡才會發生的有趣故事,說不定也是是有關於你精神世界裡潛藏著的那個他/她/它... ...也許是個調劑「比利」也說不定

請拿好筆劃重點

GIF

Q

1

進入主題以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傳說中談及色變的「精分」:

精神分裂在學名上稱為「解離症/間歇性人格分離(Dissociative Disorders) 」,別名「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它的主要特徵是患者將引起他內在心裡痛苦的意識活動或記憶,從整個精神層面解離開來以保護自己,但也因此喪失其自我(Identity)的整體性。此類患者在臨床上並不常見,而常見於戲劇,小說中。人格分裂大致可分為兩類:心因性失憶症(Psychogenic Amnesia)和多重人格症。

(以上內容摘抄自百度詞條並無新意,我要說的是接下來Q的內容,這個充其量就是個引子具體詞條內容是恐怖也好還是有趣也罷自行定奪,不做過多批註... ...)

Q

Q

2

現如今人格分裂題材的書籍和影視劇作品在市面上被炒得沸沸揚揚,對於精神世界的描述也越發的形象,簡直是入木三分,多少能讓讀者和觀影者能夠切實體會一下「精分」下的真實,體驗到精分世界的奇妙,開篇的「比利」其實是一個真實的人物,也是一個飽受悲慘經歷扭曲的反面教材,是美國作家丹尼爾˙凱斯執筆創作的《24個比利》的主人公,原型是威廉˙斯坦利˙米利根,一個自8歲起,多次被繼父毆打、威脅和強姦,有嚴重的精神疾患的病人,一個身體里藏著24個多重人格,經過多方確認後被證明為精神病患者,一個身兼多重重罪卻飽含爭議無罪釋放來的清奇男子。(其實對他的境遇深表同情)

但是這比經典韓劇《kill me ,heal me》(殺了我,治癒我)後被翻拍成《柒個我》的主角人設強多了,簡直了,比利狀態簡直是max,充分的超凡脫俗。至於為什麼提到他,拜託,大佬級人物不忍忽視好伐......

另外介紹一下這本書也是一部關於精神世界描寫的經典巨作,啟發了一代又一代懸疑燒腦影視題材作品,舉個栗子《搏擊俱樂部》《致命ID》《禁閉島》等!後續還有《擁擠的房間》正在製作中由影帝「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預計於2020年與大家見面,堪稱為令人期待的作品。想要了解具體內容不如認真的將這本書仔細拜讀一下。再細細品味書中的情節。

Q

Q

3

說了這麼多你可曾切實想像過,在你的精神世界裡面除了正常的七情六慾外還可以有假裝的「精分患者」存在,因為這並不是真的僅僅只是yy出來的,反正,我是總能夠經常沉浸在幻想中度過,捱過每一個難捱的時刻。並且我個人認為這不失為一個心理調劑手段,有效克制自己的大喜大悲,不至於遇喜事如范進中舉(初中文言文課本里有不做解釋),遇悲事如若喪考妣(估摸著這個詞多數腦洞粉也不會,形容遇見悲傷的事情就像失去父母一樣)。

所以我每當沉默著壓抑內心躁動的時候,總是能夠在爆發前的那一秒強行克制住,呵呵,當然是被內心的另一個聲音,「不,不行,不可以」的三連勸導克制住從而笑臉相迎;每當遇事悵然失意的時候總是能切換成那個成功的那誰誰讓自己暫時豁然欣慰忘記失落回頭繼續重整旗鼓,並為之堅持不懈;我總是在不同的場合欣然帶上所謂不同的面具,去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成為不同的人格下不同的人......但從來不曾迷失本我,好像這也是一種很酷的態度?

有趣的是對於多重人格的適當運用貌似也有個好處,就是使得自己時刻可以調整一下自己的心理狀態,但是並不意味著這就是真正的虛偽,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往往關係微妙,有著嗅不出來的點滴氣氛,尷尬時至少可以讓自己暫時性抽離世俗。 可以短暫性的忘記諸如「我是誰」這樣高深的哲學問題。(簡單來說這就是裝傻充愣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薛薇留有餘地的自我保護機制,適當操作無傷大雅,切莫自己當真,自毀形象)

所以那個承載著心裡並不是外在真實表現的內心活動就是你的基本自我保護意識,也叫做自我剋制,是紮根於內心的,是你的精神層次所表現的潛在修養,也是沉澱了多年的可以通過自我思想之間溝通的外在表現,是你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格局,也是能夠側面描繪出你內心世界的「比利」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或幾種人格的「神操作」。

Q

Q

4

蛋四!也四有那樣一種,珍珍四那樣一種體現嗷真的四讓人匪夷所思,纏頭一樣,讓人火大的不行!

諸如公共場合安靜的交談突然開懷大笑賜予你拖拉機帶土般笑聲的人;譬如朋友間歡聚時刻大家都在暢談,突然哭喪著臉一副傲嬌受噙著淚感覺時刻需要被關心破壞氣氛的人,拜託,搞清楚場合,不要求隨大流好伐,至少正常點,不是我們不珍惜,即使,就算,也許,maybe你是「人分患者」也要審時度勢好伐,你也許不是上輩子折翼的天使,但是這輩子的臨時「精分患者」也請不要自我拉扯,這不是你一個人的獨角戲,請把寶貴的時間留給相聚,請把最美的真誠相互保留!!!技能該用的時候就用,不該用的時候悄悄藏起來!!!不要遇見什麼事就釋放,遇見什麼事就釋放,不然真的會把你拉去四醫院理療了

順帶科普一下一個知識誤區「精神病人不當行為不受法律約束」?

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所以,只有通過鑒定以後才能確定。

Q

很抱歉各位,最近實在太忙了,更新放緩,不過慢慢的就進入正軌了,以後的文章盡量言簡意賅,縮短篇幅,調整風格,聚集更多有意思的段子,知識乾貨一同與大家分享,敬請期待... ...有緣江湖見,無緣瓶交流,我是腦洞,一個年輕人神奇的聚集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仁子里有個洞洞 的精彩文章:

TAG:腦仁子里有個洞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