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旅遊業務拖累業績陷上市首虧 探路者多元化遇挫擬回歸戶外主業

旅遊業務拖累業績陷上市首虧 探路者多元化遇挫擬回歸戶外主業

每經記者 蘇傑德 每經編輯 宋思艱

4月24日晚,戶外龍頭探路者(300005,SZ)公布2017年年報。年報顯示,公司扣非凈利潤虧損逾1.8億元,是探路者上市以來首虧。公司虧損原因為近兩億元的商譽減值。

回望三年的轉型探索之路,可謂一把辛酸淚。2015年是探路者的轉折點,此前六年,以單一戶外業務為主的探路者無論營收還是凈利的複合增長率都超過30%。然而,彼時公司不滿足於戶外業務,開始向旅遊業進軍,而旅遊服務業務近兩年持續虧損,拖累了公司業績。

轉型未果去年虧8485萬元

探路者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30.33億元,同比增長5.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8485.39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達1.85億元,這是探路者自2009年上市以來第一次出現虧損。

探路者2017年的成績相比預期差距甚遠。此前,探路者制定的目標是營收不低於36.2億元,戶外用品業務力爭實現營業收入不低於17.5億元,旅行服務業務力爭實現營收不低於18億元,總體實現凈利潤1.7億元。但從公告數據來看,其兩大主營板塊在2017年均未達到預期,戶外業務營收僅為14.2億元,旅行服務業務僅實現營收16.11億元。

對於去年虧損原因,公司稱對短期不能達成預期盈利目標的非戶外業務投資以實施減值測試,最終測試情況計提的商譽、投資和資產減值合計金額對凈利潤的影響為1.92億元。

這次減值近兩億元的幾家公司,都是探路者在2015年併購的。

2015年,探路者投資並控股三家加盟商。在當時,這一舉動使探路者線下店鋪增加兩百多家、銷售規模大幅擴大,然而,對公司盈利能力的貢獻卻並不大。2017年,這三家公司商譽減值超過八千萬元。

同年,探路者還投資並控股易游天下和北京綠野視界兩家公司,以期打通線上、獲得用戶流量。這兩家公司組成了公司另一大主營業務——旅行服務業務,該業務對探路者業績貢獻明顯,使其在2015年實現營收翻倍,但凈利潤同比卻出現了下滑。自2015年以來,探路者的旅行服務業務盈利能力每況愈下,去年這兩家公司計提商譽減值超過一億元。

2015年可以說是探路者的轉折點。此前六年,雖然探路者唯一的主營業務為戶外業務,但該業務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的複合增長率都超過了30%,公司發展可謂勢如破竹。不過,公司管理層並不滿足於戶外業務,2015年,探路者從單一的戶外產品提供商向戶外旅行綜合服務提供商轉變,並向旅遊、滑雪等業務進軍。

事與願違,新的主營業務不僅沒有為公司增加利潤,還拖累了公司業績。探路者旅行服務板塊營收超過10億元,卻出現連續兩年虧損,並因為資產減值損失影響了公司業績。

創始人復出聚焦主業

探路者重新聚焦主業與公司業務發展和市場行情有關。雖然探路者近兩年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但公司戶外主營業務毛利率卻一直保持在40%以上。其現階段的兩個主要戶外品牌為探路者和Discovery Expedition,在2017年,前者實現銷售收入12.22億元,同比降低19.88%;後者實現銷售收入1.86億元,同比增長23.68%。Discovery Expedition是探路者近幾年逐步培育後開始發力的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聚焦戶外主業的決定是公司新管理層做出的。探路者公司創始人為盛發強和王靜,自2009年上市以來,盛發強一直擔任公司董事長一職。但在2017年11月底,探路者掌舵人更換,原董事長盛發強提名妻子王靜擔任新董事長。

近三年,探路者轉型不成功,包括公司創始人盛發強在內的管理層壓力不小。此時,王靜擔任董事長併兼任總裁,可謂「臨危受命」。她能否讓探路者走出困境?現在還是未知數。就在探路者披露2017年年報的同時,2016年進入公司的副總裁王博離職。

2018年第一季度,探路者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均明顯下降。對於下降的原因,公司解釋,考慮到公司董事會於2017年11月底完成換屆選舉,新一屆管理層的管理思路和運營策略的全面落地需要一定時間。

未來,探路者新管理層將如何帶領公司走出虧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重磅!易綱宣布金融領域開放措施,這12個大禮包請收好
人民日報:1000億美元唬誰呢?中國不是嚇大的!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