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4.23黃芪是個寶,你要這樣用:溫經、活血、補氣…(含千古奇方)

4.23黃芪是個寶,你要這樣用:溫經、活血、補氣…(含千古奇方)




?

  

說到黃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一種藥物。但你知道黃芪有千年的使用歷史嗎?




  早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黃芪被錄為上品,「主癰疽久敗創,排膿止痛,大風,痢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




  黃芪有補氣昇陽、益衛固表的功能。但是很多人只知道用來泡水喝,其實想要讓黃芪發揮真正的功效,用法遠沒有泡水那麼簡單。



  下面給您介紹黃芪的4種吃法,都是千古流傳的奇方,總有適合您的方子。




  在臨床使用上,黃芪分生炙之分,炙是用蜜炒。蜜炒後的黃芪溫中健脾的力量稍強些,所以內傷氣虛的時候可用。




  

溫養脾胃的千古奇方


  黃芪建中湯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胃病大國」。脾胃出了問題,很可能連累五臟。



?

  

中醫里有一句話,「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脾胃健康是決定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




  養脾胃、延壽命,用好黃芪就行。



  黃芪建中湯


  源自《金匱要略》的黃芪建中湯,雖然不及中醫十大名方那麼有名氣,但它在臨床運用中,卻也展現了它不可忽視的魅力。是溫養脾胃的不二良方。




  【配方】

黃芪15g、大棗10個、白芍15g、桂枝、生薑、甘草各10g,飴糖50g。




 

 【製法】

黃芪等六種煎水取汁,入飴糖待溶化後飲用。



 

 【功效】


  本方以黃芪、大棗、甘草補脾益氣,桂枝、生薑溫陽散寒,白芍緩急止痛,飴糖補脾緩急。重在溫養脾胃,是防治虛寒性胃痛的主方。




  功用主治:

  1、久病消瘦;




  2、胃納不佳,時寒時熱,喘促短氣,容易汗出;




  3、脈虛無力;



  4、有操勞過度史;




  溫經和血方


  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為溫里劑,具有益氣溫經,和血通痹之功效。主治血痹,肌膚麻木不仁,脈微澀而緊。




  臨床常用於防治皮膚炎、末梢神經炎、中風後遺症等見有肢體麻木疼痛,屬氣虛血滯,微感風邪者。




  【組成】

黃芪9g,桂枝9g,芍藥9g,生薑18g,大棗4枚。




  【製法】

上藥,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功效】

益氣溫經,和血通痹。主治血痹,肌膚麻木不仁,脈微澀而緊。




  氣血雙補,防治失眠方


  當歸黃芪烏雞湯



  【材料】

烏雞肉250克、當歸5克、炙黃芪25克。




 

 【製法】

烏雞肉洗凈,切塊,當歸、黃芪洗凈,一齊置瓦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熟。調味服食。




  【功效】

氣血雙補,固腎調精。適用於月經病氣血不足、腎虛者,症見經期不準,經量少而色淡,神疲氣短,多夢失眠,頭昏腰酸,面色蒼白等。




  補氣養顏方


  黃芪黃豆煲豬腳



  【材料】

豬腳1500克,黃芪10克,黃豆100克,蔥姜適量。




  【製法】


  1、豬腳洗凈,黃豆泡發待用;




  2、蔥切段,姜切片。鍋中入水,把豬腳放入鍋中燒開後加入料酒,燙3分鐘撈出,再用冷水洗去豬腳上的白沫;




  3、黃芪放入布包中,然後黃芪、豬腳、黃豆、蔥、姜一起放入砂鍋,大火燒開,小火慢燉到熟爛,按口味放入調料即可。




  【功效】

黃芪補氣,豬腳補充膠原蛋白,黃豆也富含蛋白質以及多種礦物元素,因此此湯可以補氣養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養生堂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男人晚上背對著你睡覺?
今天才知道米袋上還藏著一個小機關,難怪以前老是拆不開,為家人收.藏!

TAG:中醫養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