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鹿文化源頭在陝西

中華鹿文化源頭在陝西

專欄

中華鹿文化源頭在陝西

文/朱文傑

鹿,屬哺乳綱、偶蹄目,為鹿科動物總稱,種類繁多,從最大的駝鹿到最小的鼷鹿之間共有16屬約52種,其中最為珍稀的是野生梅花鹿,被中國列為一類保護動物,和大熊貓、朱?一樣,屬國寶級動物。另外除過麋鹿舉世聞名之外,還有三種也被列為一類保護動物,就是白唇鹿、海南坡鹿和毛額黃麂。

登上方寸郵票的鹿類郵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於 1980年7月18日發行T52《梅花鹿》特種郵票一套3枚;1988年12月20日發行T132《麋鹿》特種郵票一套2枚;1999年5月8日中國郵政還與俄羅斯聯合發行了一套《馬鹿》特種郵票。

鹿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不僅源遠流長,而且博大精深。歷史上儒、道、釋三教都對鹿有所崇拜。

道教強調的鹿的神性,並把鹿作為「三轎」之一,這裡的「三轎」,一曰龍轎,二曰虎轎,三曰鹿轎。道教的三轎主要是作為其上天入地的乘騎工具。其實龍文化中就含有鹿文化的因素,那高高在上的龍角就是鹿角。李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的詩句,即是道家與鹿的關係的真實寫照。李白詩中的這種白鹿,世所罕見,也是長壽的象徵。偉說普通鹿活到五百歲,便開始變白,白鹿能活到千歲以上。

佛教強調的是鹿的善性,釋迦牟尼的前身就是鹿。佛者故事鹿王本生就是講佛陀前世轉生成鹿王行善的神跡,規勸眾生行善、慈悲的故事。在我國甘肅省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上 ,的《九色鹿》故事中,救人於溺反而恩遭仇報的九色鹿是菩薩的化身。載於《佛經文學故事選》中的《鹿母》故事中,生了兩隻小鹿的母鹿更是一個「志節感人,慈行發中」的悲憫者的形象,它以自己的「篤信死義」,感動了一個執意欲獵殺它的人,使得母子轉危為安。於是,「國人咸知普感慈信。鹿之仁行,有喻於義,莫不肅嘆……」。

儒教強調的則是鹿的德性。《詩經》《鹿鳴》篇,就歷來被解釋為鹿的德音的表露。鹿的德與儒家的仁相合,所以鹿也成了儒家標誌性的動物。下面需專說一下《詩經》中的《鹿鳴》,《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二千多年前產生於周代。《鹿鳴》,是收入《詩經》小雅中的一首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毛傳》曰:「鹿得蓱,呦呦然鳴而相呼,懇誠發乎中。以興嘉樂賓客,當有懇誠相招呼以成禮也。」朱熹則說:「先王因其飲食聚會,而製為燕饗之禮,以通上下之情。而其樂歌又以鹿鳴起興,而言其禮意之厚如此,庶乎人之好我,而示我以大道也……。」意即以鹿鳴「懇誠相招呼」起興,「而示我以大道」,來象徵德音,以傳德音的。

《鹿鳴》,也是周代王室貴族宴會上演奏的樂歌。據《毛傳》及朱熹的說法,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群臣時演奏的樂歌。周之都城灃、鎬兩京、宗廟均在陝西,可以說,這首詩是率先在陝西傳唱併流行開的。

在古代中國,及第學子的宴請並不是隨便吃的,十分有講究。以唐代為例,文科考生便有「鹿鳴宴」、「燒尾宴」、「聞喜宴」、「相識宴」、「關宴」等各種形式和規格的吃請。其中「鹿鳴宴」來歷就始於《詩經》中的《鹿鳴》,規格無疑很高。這大概因為:一,鹿同祿,登科,意味著加祿封官,值得慶賀。二,鹿鳴,傳出的是德音,倡奉的是周禮, 士子加祿,應該首先注重仁德的修練。三,據《新唐書.選舉志》記載:「鹿鳴宴」是唐代地方官員為本地新科舉人舉辦的一種宴請,一般放在放榜的次日,因宴會上演奏《詩經》中的《鹿鳴》曲而得名。

說到鹿同祿,諧音相合,在北斗星之上有六顆星,合起來稱為文昌宮。其中的第六顆星即是人們崇拜的祿星。祿,即官吏的俸祿。高官厚祿是士人一心嚮往的,於是便產生了對主管功名利祿的祿神崇拜。在民間還採用諧音借代的方法,用鹿來代替祿神。中國民間繪畫中有福、祿、壽三星,各配有一種相應的祥端動物,福星配有蝙蝠,壽星配的是仙鶴,而祿星就配有梅花鹿。中國郵政2012年發行的《福祿壽喜》特種郵票。以「福、祿、壽、喜」四大篆書為主體,字裡面就配有蝙蝠、梅花鹿、仙鶴和喜鵲。

另外,海峽對岸的台灣郵政還在1993年發行了一套《祥禽瑞獸郵票》一套4枚中第3枚為一梅花鹿,有意思的是,以一幅剪紙形的鹿,裝在一個葫蘆里,取鹿與蘆諧音,盡顯中國傳統文化之特色,讓人叫絕。

養鹿騎鹿的非神即仙。神仙中騎鹿者眾多,大多修行之人喜歡騎鹿。鹿繁殖量大,鹿喜修行,鹿性格溫順。《封神演義》中擺十絕陣的陣主中就有九位是騎的鹿,姜子牙騎的「四不像」,其實就是麋鹿,「角似鹿非鹿、面似馬非馬、尾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故俗稱「四不像」。南極仙翁坐騎是梅花鹿。燃燈道人也是鹿,十八羅漢中有騎鹿羅漢。還有騎麒麟的,聞太師聞仲騎的墨麒麟,黃天化騎的玉麒麟。麒麟屬鹿,是以鹿為主體人們臆造升級的神獸。因而古人稱鹿為 「仙獸」。

再有,鹿之形象、儀容、姿態,高貴而華麗。美麗的麗字,繁體就是「麗」,說明人們認為鹿是動物中最美麗的。從說文解字看麗字的結構,麗從鹿而來。其實麗字本來就是與鹿有關的象形字,象兩張鹿皮之形,古人以兩張鹿皮作為聘禮。據《康熙字典》,《史.世紀》:太昊始制嫁娶麗皮為禮。

鹿與路同音,其實路就是鹿,說明地上的路是由鹿踩出來的。據《康熙字典》載,《名苑》:鹿大者曰麈,群鹿隨之,視麈尾所轉而往。這裡可以看出鹿群遷徙,是排隊而行,容易在地面踩出路來。

鹿,據《康熙字典》解釋,又從酒器。《魯相韓敕修孔廟禮器碑》有雷洗、觴觚、爵鹿、相梪。此處列舉了八種禮器,其中爵鹿是飲酒器。飲酒器何以稱鹿呢?原來古人曾以鹿骨作酒杯。鹿因善跑,故骨壁薄,骨腔大。古人用一頭斷開的鹿肢骨當容器,用來飲酒,就稱之為爵鹿了。

鹿和人類繁衍生育有關,生下兒子稱麟兒,詩聖杜甫《杜工部草堂詩箋·徐卿二子歌》詩中有:「君不見徐卿二子生奇絕,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一般擺滿月宴時祝賀詩聯都少不了天降麟兒、喜獲麟子這幾個字,有些乾脆把麟兒加在前稱「麟兒滿月宴」。 麟即麒麟,從鹿演化而來。《說文解字》鹿部:「凡鹿之屬皆從鹿。」又釋麒:「麒,大牡鹿也。」其中的「麒麟送子」,則進一步證明了鹿和人類繁衍生育有關。

關中地區稱男孩為麆子娃,《爾雅·釋獸》:麜,其子麆。意為鹿子。這就把鹿與人子聯繫了起來。從字形看,麆,從鹿從且,且亦聲。且即祖,也就是男根。這和鹿茸壯陽補虛藥用效果有關。我國自古就有「鹿身百寶」之說,養鹿的主要目的在於取鹿茸。通常雄鹿有角,鹿茸是名貴的藥材,它與人蔘、貂皮被譽為「三寶」。

關中是中華腹地,歷史上代表的是中國。陝西華縣泉護村遺址發掘過程中就發現有梅花鹿和馬鹿化石,泉護村遺址為仰韶文化類型,這說明距今約六千年前,陝西就有鹿在此繁衍生息。陝西鳳翔還出土有戰國鹿紋瓦當、還有雙鹿紋半瓦當;陝西神木納林高兔村還於1957年出土一對戰國時期的銀公鹿和銀雌鹿,公鹿四肢蜷曲作伏卧狀,雙耳直立,眼形橢圓,抬首前視。頸與四肢細長,雙角彎曲後傾分為五叉,造型極為逼真,機警神態呼之欲出;雌鹿除過無角外,造型基本一致。陝西吳起縣吳倉堡鄉趙老溝村也出土一件戰國銅鹿飾件,此銅鹿作跪伏狀,鹿身有陰刻線條紋飾,無角,造型古樸簡潔。據《逸周書.世俘解》記載:「武王狩,禽虎二十二,貓二,麋五千二百三十五…。」看來,在西周伐紂後,陝西真正是麋鹿成群,數不勝數。陝西寶雞市茹家莊西周一號墓還出土有兩件青玉鹿,一鹿站立,回首而鳴;一鹿向前昂首挺角都雕得生動傳神。西安藍田之間有白鹿原,據史料記載:「周平王東遷,有白鹿游於塬上,人們以為祥瑞,是以得名焉。」據《史記·孝武本記》載:「郊雍,獲一角獸,若麃然。…… 角獸,蓋麟雲。」《漢書.武帝紀》載:「元狩元年,冬十月,御駕至雍……獲白麟,作《白麟之歌》。」還有麟游縣,隋代記載因獲白麟而有縣名,這是否漢武帝獲白麟而流傳下來的呢?麟為傳說瑞獸,從鹿。高陵縣有千年鹿苑古鎮。漢時之上林苑,即今之長安、藍田、戶縣、周至4縣區的地區,上林苑內設有鹿館、麋池,主要動物就有麋鹿(四不象),「以養百獸群鹿。……鹿千數,麇、免無數。」皇帝經常遊獵於上林苑中,「入山下騎射鹿……」。所謂「苑中養百獸,天子秋冬射獵取之」。

《史記·孝武本記》還載「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為幣。」以鹿皮為交易之錢幣,一者可以看出鹿之尊貴地位,二者還說明鹿之數量不少,據傳說長安上林苑一度鹿滿為患。另外,《晉書.宣帝紀》曾記載:三國時期魏青龍四年(326),司馬懿在長安屯守備蜀,獲白鹿貢獻給魏帝,被魏明帝命之曰「今君受陝西之命,有白鹿之獻。」這又一次說明陝西自古就是鹿的繁衍生息之地。且據專家考證其中「陝西之命」,也是關中被稱為陝西最早的依據。

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唐魏徵《述懷》詩「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還有「鹿死誰手」,這裡的鹿比喻帝位、政權,這是人所共知的。鹿為什麼堪比帝位、政權呢?說明鹿在歷史上作用很重要。關鍵就是專家們對鹿下頜骨武器的發現和認定。在石器時代,乃至青銅武器出現後的相當一段時期內,應該說擁有此類武器的多少,就決定戰爭的勝負。歷史上鹿譬如麋鹿的全盛時期是前一萬至四千年,時間上也與戰爭歷史是基本吻合的。因為象麋鹿這樣的大型鹿種的下頜骨最適合作武器。前四千年至前三千五百年,鹿群逐漸減少。惟其少,因而要去逐,逐鹿是戰爭之前必經的過程。因此,鹿群就是武器庫,得到鹿群就得到武器,失去鹿群,就等於失去武器來源。當然帝位、政權就難保。這樣,鹿就等同於帝位、政權了。這應是司馬遷所說「失其鹿」的原意。

再說天鹿。天鹿,古代以為祥瑞的徵象。

《藝文類聚》九十九引《瑞應圖》:「天鹿者,純善之獸,道備則白鹿見,王者明惠及下則見。」《宋書·符瑞志下》:「天鹿者,純靈之獸也。無色光耀洞明,王者德備則至。」這裡的「純善」、 「純靈」,「道備、德備則見、則至」,所以也被稱為:靈獸、仁獸、德獸。傳說當君王施行仁政、「王者明惠及下」,天下太平之時,就會「無色光耀洞明」,並有瑤光生成的散發著五色光輝的鹿出現,這種五色鹿稱為天鹿。還有一種世所罕見的白鹿,則是長壽的象徵。有神話言說白鹿能活到千歲以上,白鹿是由普通鹿變化而來的,五百歲的鹿便開始變白。

天鹿通天祿,其形似鹿而一角。為祥瑞之物。漢唐兩代均有石雕像。漢長安城未央宮建有天祿閣,為漢王朝國家圖書館和檔案館,漢賦大家,大儒揚雄曾從此閣跳下,竟然未死,看來得到天祿護佑。關於天祿形象,《漢書. 西域傳》孟康註:「一角者或為天鹿,兩角者或為辟邪。」

所以,2012年國家郵政局發行的郵票《和田玉》第一枚西漢「玉辟邪」,頭有獨角,嚴格意義上應稱為天鹿。1972年在陝西咸陽市周陵鄉新莊村漢元帝渭陵建築遺址出土。

這天鹿、辟邪,又名貔貅、獬豸,中國古代的一種瑞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一(此外是龍、鳳、龜、麒麟)。傳說貔貅幫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 「天祿獸」 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徵,稱為 「帝寶」 ,亦被稱為招財神獸。傳說貔貅有一個極為罕見的特點:有大嘴,無屁門,只有進而沒有出。所以經常被置於銀行門前,意為只招財不漏財。

陝西蒲城橋陵為唐睿宗李旦之墓,陵前有石獬豸,傳說中的上古神獸,身似鹿,頭似牛,頂有獨角,肩後有雙翼,也稱天祿。同時被稱為法獸,擁有至高智慧,能辨是非曲直,識善惡忠奸,為古代執法公正的化身,古時法官戴的帽子又稱「獬豸冠」、「法冠」。

咸陽市渭城區底張鄉陳馬村北周武帝孝陵還出土了一枚北周「天元皇太后璽」金印,這件國家一級、國寶級文物的璽印,尤為珍貴,純金,重802.56克,正方形璽面,邊長4.45、寬4.55、盒鈕通高4.7厘米。「天元皇太后」即北周武帝宇文邕但王后姓阿史那突厥汗國可汗之女。印鈕為獬豸,這獬豸目光敏銳,鼻孔似在微顫呼吸,生動傳神。

筆者近日赴陝西商南縣,恰逢這裡秦東公司為其投資三個多億的生態園林度假山莊征名,定為天鹿山莊,此名深獲我之好評,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春賦》一詩中有:「艷錦安天鹿,新綾織鳳凰。」讓我隨之產生了為天鹿文化符號溯源之念。

首先考證商南有山名 「雙尖」,亦名「雙峰」,為商南縣標誌性山峰,被列為商南八景之一。「雙峰」又名 「甪峰」,得名於商山四皓之一的甪里先生曾隱居於此。《佛教哲學大詞典》將甪里先生,又寫做祿里先生。「甪」、 「祿」、「鹿」三字音同,商南縣城古時也稱為 「甪城」或「鹿城」。

商山四皓的甪里先生,被孔子稱為「至德」的姬泰伯之後。而江蘇蘇州甪里是五千年前的一處地名同時也是一姓氏,姓氏源於姬姓,出自商、周之際甪里之地。正好對應了甪里先生姓名的來歷。《蘇州府志》記載:「漢初,商山四皓有甪里先生者,本與周同姓,名術,泰伯之後,在洞庭西山居,故以自號,於孫遂以為氏。」而甪里先生故居的河南省汝陽縣城西南隅有一條長三百米,寬九米的古老街道,也名叫「甪里街」。

另外,筆者曾於2011年11月去過一座與蘇州古城同齡,為江蘇省首批四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的甪直鎮,這才弄懂了這個「甪」字的念法。

奇特的是這甪直古鎮廣場中央豎有一座獨角怪獸「甪端」的雕塑。這「甪端」,傳說中祥瑞之獸名。形似鹿而鼻生一角,可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四方語言。其實就是北方稱之的「天鹿」「 天祿」,南方則稱「貔貅」、「甪端」。在北京故宮太和殿兩邊就放著一對「甪端」。其說始見於漢,《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有如下記載:「獸則麒麟、甪端。」郭璞註:「甪端似貊,角在鼻上,中作弓。」而且甪端在型制上與天鹿、獬豸、辟邪、貔貅有著明顯的繼承關係,形似鹿而獨角為其主要特徵。

這就說明,商南的「甪里先生」、「甪城」、「鹿城」,引發出的「天鹿」,與蘇州的「甪端」淵源的一致性。實為傳承有序、明了清晰。

綜上所述,可以證明,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陝西同樣也是鹿文化的主要源頭之一。

2013、10、27---29於長安龍首苑

(陝北橫山古墓二十四孝圖之鹿乳奉親)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簡介:

朱文傑,1948年10月出生於西安,現任西安市詩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西北大學中國節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磚漢瓦研究會副會長、西安市文史館館員。系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出版詩集《哭泉》《靈石》《夢石》《朱文傑詩集》上下卷;報告文學《老三屆採訪手記》散文集《清平樂》《拾穗集》 《長安回望》《吉祥陝西》上下卷,《郵票上的美麗陝西》。

【投稿說明】

如有疑問可在後台留言詢問

歡迎關注「淺海文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淺海文苑 的精彩文章:

江南煙雨油紙傘
清晨,從花香開始

TAG:淺海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