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五運六氣是打開《黃帝內經》的鑰匙!

五運六氣是打開《黃帝內經》的鑰匙!

五運六氣是打開《黃帝內經》的鑰匙!《黃帝內經》是炎黃文化模式的結晶!所以只有以《黃帝內經》為基礎和理論淵源的中醫藥學才能成為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顧植山

五運六氣的來歷

六氣怎麼來的?為什麼講六氣?六氣是從陰陽發展出來的概念。首先,太極圖的本意是什麼?太極圖是觀察各種自然現象形成的一個自然模式,它不是從哲學觀點構建的圖。河南登封告成的曹(書敏)老師根據他觀測的太陽晷影的長度,把具體數據記載下來,自然就形成了這個太極圖(見告成各節氣晷影變化圖)。曹老師從不同角度測量的數據,都可以形成太極圖,不光是日晷的問題。

「太極生兩儀」的概念:陰陽的兩儀在太極圖中呈現的是動態的兩種象態,不是兩個物質。過程中間不斷地由少到多、由衰到盛是陽象,由盛到衰是陰象。現在教科書從陰陽兩個物質的相互關係角度去討論,這是哲學的意義,不是它的本意。「太極生兩儀」的本意是兩種象態。

更重要的是,太極圖不是靜態的,它是一個動態的。原來畫的太極圖是靜態的,所以那個太極圖是哲學概念的。現在從自然形成的太極圖中可以看到太極是動態的。太極運動一開一闔,老子把它叫「橐」。《黃帝內經》的「陰陽離合論」裡面具體地描述了太極的陰陽開闔運動產生了三陰三陽,所以三陰三陽是由開闔樞形成的,《黃帝內經》明確地描述了三陰三陽的時空方位。「六氣」怎麼來的?就是根據這個方位形成的,就是開闔樞產生的六氣。

開闔樞本來是陰陽的三種動態,古人認為六氣化生萬物,跟「三生萬物」是一個概念,因為三生萬物,三陰三陽,一分陰陽就變成六氣。

五運六氣裡面的許多概念通過這個圖就看得比較清楚,同樣,中醫中的許多重要概念也都包含在這個開闔樞的動態太極圖裡面。

有了六氣化生萬物,為什麼又有「五」的概念?「五運」是什麼概念?五運即五行,運和行都是運動變化的意思。因為六氣化生萬物以後,萬物不可勝數,古人執簡馭繁,以象統物。怎麼把握萬物規律?通過動態的象態。因為一個運動變化的過程都是生、長、化、收、藏這五個基本時態,可以用木、火、土、金、水這五個符號為代表,就形成了「五行」說。

《漢書·藝文志》講:「五行者,五常之形氣也。」這個「五常之形氣」不是靜態的,它是互相更替的動態,所以叫「五運」。我們現在把五行講成五種物質,或者是五種物質的運動,都是從靜態的空間的角度講的。「五」的本意是動態的,代表五個時段時態的五氣更迭。

所以,五運六氣怎麼來的?完全是自然客觀存在的周期性規律。我們的太極圖、太極陰陽、五運六氣的來源既不神秘也不複雜。中醫的科學內涵,它的來源都是研究客觀世界的規律,當然是科學的。所以大道至簡!知其要者,一言而終。我們需要搞清楚五運六氣不是很神秘、很複雜的東西,它很自然,也很簡單!

五運六氣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我們自稱「炎黃子孫」,認為中華文明有五千年的歷史。有些人認為伏羲比炎黃要早,所以我們有七八千年的歷史。我們能不能講我們是七千年文明、八千年文明,我們能不能說自己是伏羲子孫,不說炎黃子孫,把我們的文明往前提幾千年是不是更好?

古人並不是不知道伏羲,那為什麼只說是炎黃子孫?這就要了解炎黃文明跟伏羲文化的差別,這對我們理解為什麼中醫藥學成為「鑰匙」的意義至關重要。如果搞不清楚伏羲文化跟炎黃文明之間的差別,就很難理解為什麼中醫藥學能成為「鑰匙」,而不是伏羲的易經八卦成為「鑰匙」。

先炎黃時代的文化

伏羲時代文化的標誌是四象八卦,這個四象是二十八宿,左青龍右白虎就是從二十八宿中間衍生出來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趙永恆、李勇發表於2009年的研究成果,認為二十八宿在赤道上分布比較均勻、最合理的年代距現在是7700~7800年,那就是伏羲時代。那時二十八宿在赤道上的分布是比較均勻的,可以成為日月在赤道上的位置標記點,這一觀點在現在出土的墓葬中也得到了印證。二十八宿左青龍右白虎四象,在20世紀80年代出土的6400年前的西水坡墓葬里已經非常清楚。西水坡墓葬印證了四象文化出現時代(見圖A、B、C)。

這裡面(圖片A)顯示的就是左青龍右白虎。左青龍右白虎不僅僅是青龍白虎的問題,其實墓葬裡面包含了整個四象。這是冬至點的天象(圖片B),這個是夏至點的天象(圖片C)。

這是比炎黃早的文化,印證了伏羲時代是以四象八卦作為它的文化標誌的。

有的人認為,二十八宿是春秋戰國以後才有的,有的還說是西方傳入的。但是到春秋戰國的時候,二十八宿在天赤道上已經相當不均勻了,故二十八宿的提法不可能產生在春秋戰國時期。

中華文明的標誌——炎黃文化

到炎帝時文化的主要符號是什麼?西水坡墓葬比黃帝早,這個墓葬裡面不僅僅是遺留了四象痕迹,而且還增加了新的文化符號——後天八卦。

墓葬里有殉葬小孩。大家看一下這個大約12歲的小女孩(圖片D)。

當時出土文物的時候,沒有意識到旁邊殉葬的小孩跟墓主之間是完整的文化,認為殉葬小孩跟墓主人是沒有關係的。根據當時在場人的描述,不光是這一個小孩,東邊還有一個大約16歲的大男孩,北邊有一個中男(圖片E)。為什麼大男孩葬在東邊?東方是震卦,是長男,東宮太子;為什麼小女孩葬在西邊?西邊是兌卦,兌卦是少女;北邊是坎卦,有一個14歲的男孩,是個中男。最南邊其實還有一個小孩,離得比較遠,他們認為與這個沒有關係,所以就沒有畫下來,應該是一個中女。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後天八卦圖。

以上說明6400年以前已經形成了後天八卦。那麼後天八卦怎麼形成的?伏羲時代是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到後天八卦經過了開闔樞的過程。古人認為洛書是後天八卦,這個從開闔樞的理論能夠得到理解。洛書是開闔樞動態太極圖的一個數字化表達(圖片F)。所以,開闔樞、三陰三陽跟洛書、後天八卦是同一個時代的文化標誌。

神農時代從地面上觀察到的各種物象變化出發,把太極圖理解為具有「開、闔、樞」三種時象的動態圖,將先天八卦圖通過陰陽離合運動演變為後天八卦,創立了洛書圖式,從而形成崇尚南方離卦九數太陽的新文化特點,此所以神農有「炎帝」之稱和「九頭鳥」的由來。由開、樞、闔產生三陰三陽,「四象」模式進化為「六氣」模式,奠定了「六律」說基礎。

伏羲時代從觀察天象找到二十八宿,把二十八宿分為青龍、白虎、朱鳥、玄武四天象來表達一年四季,故稱為「天皇」;神農多從地面觀察自然動態變化,故稱「地皇」。

為什麼炎黃要連起來講?因為五運六氣的「六」產生在炎帝時代,「五」產生在黃帝時代,炎黃合起來才有完整的五運六氣。

黃帝時代的文化標誌是「調歷」,調歷是綜合了黃帝時代這些研究自然規律的科學研究成果最後形成的,所以現在的農曆叫「黃曆」。調歷的基礎是十二氣,它是「伶倫造律呂」用「飛灰候氣法」發現的,十二氣是我們中國古人在科學上的一個偉大發現。這十二個氣的天文表達是十二個地支,十二地氣發現以後怎麼交流?能不能老到地底下看這個氣?這個條件要求是很高的,古人很聰明,看看地下候到什麼氣的時候天上是什麼象,用看天來代替候氣。

從甲骨文中我們了解到十二地支是十二天象符號,就連我們的十二生肖也是從這十二個天象來的。「子」的形象像個老鼠;「丑」跟牛就更像了;老虎在西方天文學上是獅子座,我們古代沒有獅子,獅子是從西方來的,獅子跟老虎是很相近,他們看成是獅子,我們看成是老虎;辰是大角星和蒼龍七宿的角宿,古人把它看成龍的兩個角;巳為什麼是蛇?去掉龍的兩個角,後面就是蛇的身。所以十二生肖是從天象上來的。地支是天象的象形符號,所以古人用天象代替文字來記錄候氣。二十八宿與我們現在看到的天文圖可能並不是完全吻合,因為這二十八宿的天象在不斷變化,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天象跟幾千年以前看到的天象有點兒出入,但是還能看出來比較像。

古人發現用天文記比較簡單,不用老到地底下去。簡單是簡單了,但也出了個問題:後來大家都去看天了,顧炎武《日知錄》講「三代以前人人都觀天文」,為什麼三代以前人人都觀天文?看天象就知道到什麼氣了。我們現在翻日曆,古人沒有這個歷,就看天象。但大家都去看天了以後,候氣就沒有人去觀察了,所以「天文興、候氣廢!」

詳細請看《五運六氣——打開的鑰匙》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這些做法很傷腎!護腎應該這樣做
方放:先生的百年,中國的百年,世界的百年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