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老中醫用藥心得——麻黃

名老中醫用藥心得——麻黃

名老中醫用藥心得之麻黃

麻黃(附葯:麻黃根)

麻黃: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草質莖。 生用、蜜炙或搗絨用。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主治風寒表實,惡寒發熱,無汗鼻塞,頭身疼痛;風疹瘙癢;實邪壅肺,咳嗷氣喘;水腫,黃疸,小便不利;風濕痹痛,陰疽痰核。

麻黃根: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的根和根莖。味甘、微澀,性平。歸肺經。固表止汗。主治體虛自汗,盜汗。

姜春華經驗哮喘汗出不忌麻黃江南過去某些醫生倡言「 南方不比北方,夏月不可用麻黃」, 於是夏天哮喘發作當用麻黃而不用。又有些人說「 仲景明訓」,「 有汗用桂枝, 無汗用麻黃」, 認為凡汗出者均忌用麻黃, 於是哮喘發作時汗出者又不用麻黃。 臨床上很多患者在哮喘大發時常大汗出, 如果喘平下來則汗亦少出。當以平喘為主, 不平喘則汗不得止, 為了有汗避開麻黃, 則喘不得止, 汗亦不得止。 前人有鑒及此者, 如王旭高麻杏石甘湯註:「喘病肺氣內閉者, 往往反自汗出」,「 用麻黃是開達肺氣, 不是發汗之謂。 」「 且病喘者雖服麻黃而不作汗。 麻黃乃治喘之要葯, 寒則佐桂枝以溫之, 熱則加石膏以清之, 正不必執有汗無汗也。」誠有識之見。 可以推論, 凡對某病證, 有良好作用的藥物, 不必因有某種不良反應而避開不用, 也不必受非主要癥狀的牽制而不敢用。 當然用量應斟酌, 中病即止。(《百家名醫臨證經驗》 )

劉渡舟經驗:麻黃治喘, 寒熱咸宜, 與乾薑、 細辛、 五味子相配則治寒喘;與石膏、 桑皮配伍則治熱喘; 與杏仁、 薏苡仁相配則治濕喘。 除心、 腎之虛喘必須禁用外, 余則無往而不利也。 ( 《 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 )

李佺經驗:對「 夏不用麻黃」、「 有汗不得用麻黃」 之說, 醫界人盡皆知之。千百年來, 多有人以麻黃為發汗解表第一葯, 屬發汗重劑, 畏而不用, 以求穩妥。個人的看法卻有悖於先賢。 動物實驗和臨床應用證明,常規劑量的麻黃並不致汗,或僅致小汗。 曾用於肺虛患者, 動輒汗出、 喘咳, 也未見大汗亡陰、 亡陽之例。麻黃單用( 不配其他發汗藥物, 不啜熱粥), 發汗力量緩和, 有汗之人或夏月易汗之季用之, 亦無過汗之虞。

中藥的應用, 以復方配伍形式居多, 單味葯與復方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甚或完全不同。 麻黃與桂枝並用, 如麻黃湯, 在桂枝溫經通陽暢行營衛氣血的基礎上,其辛散宣透功效得以最大限度發揮, 發汗力量陡增, 成為發汗解表峻劑; 若無桂枝相輔, 也無其他發汗藥配合, 如麻杏薏甘湯, 則麻黃髮汗力弱; 若與石膏為伍,石膏之大寒可抑制麻黃溫散之性, 雖仍有宣肺透邪之效, 卻無發汗之力, 故越婢湯用麻黃治風水汗出, 麻杏石甘湯用麻黃治熱壅汗出而喘。總之, 麻黃用於無汗和有汗病證, 其機要在於配伍。

臨床用藥, 貴在靈活。 前人經驗, 概源於臨床, 可取之處恆多。 然由於各人實踐條件不同, 看問題難免會有偏頗之處, 所以不必盡拘於古人之論, 而束縛自己的思想。 ( 《黃河醫話》 )

謝海洲經驗:麻黃蜜炙後, 發汗作用降低, 平喘作用增強, 麻黃用於喘證,不論虛實皆可用, 因肺主宣發肅降, 麻黃直接調節肺氣宣降活動之能力, 有助於恢復肺氣的正常生理功能。 尤其用於虛喘, 單用補肺納腎之品乏效時, 酌情適量配伍, 常可收到較明顯的療效。可與葶藶子、 杏仁配伍, 調暢肺氣, 止咳平喘;也常與石膏、 杏仁配伍, 主治外邪郁而化熱, 肺氣不宣所致的發熱、 胸痛、 痰黃等症, 麻黃與石膏的用量比例應為 1:3,可減少麻黃的發汗作用而達宣肺之目的。麻黃宣肺氣之作用還可應用於暴感風寒之失音, 效確。

麻黃配黃芪、 桑螵蛸、 益智仁可治療遺尿( 5?14 歲), 麻黃用量為 2.5?10g,取其通陽化氣, 氣化恢復, 配合益氣溫腎, 固脬縮中之品, 使開合有度, 遺尿自止。 ( 《謝海洲臨床經驗輯要》 )

於己百經驗:治療小兒遺尿, 考慮患兒常有睡後不易叫醒而尿床的實際情況,同時受到麻黃湯興陽不睡副作用、 別稱「 還魂湯」 的啟發。 所以治療小兒遺尿時,在辨證處方的前提下, 常常加入麻黃湯之主葯麻黃 10g, 桂枝10g, 以充心陽, 健元神, 往往能取得非常顯著的臨床效果。 ( 《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於己百》 )

朱進忠經驗:麻黃髮汗新陳不同山西省中醫研究所前所長, 已故名老中醫李翰卿老師說, 諸家都雲麻黃辛苦而溫, 宣肺氣、 開腠理, 透毛竅、 散風寒, 具有發汗解表之功, 是發汗作用最強的一個藥物。 若與桂枝配伍則發汗的作用更強,虛人用之不慎, 可使汗漏不止。 然新陳不同。 曾記得在北洋軍閥混戰初期, 當時遇傷寒病, 開麻黃湯後沒有一例發汗者, 初幵麻黃6g, 後開9g, 最後開至18g,服法遵仲景法, 一例也未發汗。 反覆診視均為「 太陽病, 頭痛發熱, 身疼腰痛,骨節疼痛, 惡風無汗而喘者」 或「 太陽病, 或已發熱, 或未發熱, 必惡寒, 體痛嘔逆, 脈陰陽俱緊者」 的典型證候, 久久不得其解。 及至到數個藥鋪一看, 才稍有所悟。 因地處雁北, 麻黃滿山遍野皆是, 患者用藥均用自采者, 藥鋪所存者均為數年至十幾年的陳貨,陳久者辛溫發散之功已減, 甚至己消失殆盡, 所以前開之麻黃湯均無發汗之功。乃囑患者一律改為新鮮麻黃 9g( 干品),果然服後效如桴鼓, 汗後病癒。 自此以後, 凡用麻黃湯、 大青龍湯發汗解表者,一律應用麻黃采後 1 年之內者。 ( 《黃河醫話》 )

王玉英經驗:頑固性咳嗽的治療, 宣肺驅邪外出為第一要務。 王師好用生麻黃驅邪外達, 宣發肺氣。 她常說:「 肺氣不宣則不能降, 致肺氣上逆, 遂咳嗽不愈。 」又說:「 病根不除, 咳嗽焉有愈期。 而久陷之邪, 又非一般發汗透表葯能驅。 而麻黃卻可建奇功, 無論寒熱, 均可恰當配伍使用。 」麻黃性溫味辛, 辛能開其閉, 溫可散其邪, 最能拔除深陷之邪, 為宣發肺氣之要葯。 《 本草正義》 云: 「 麻黃輕清上浮, 專疏肺郁, 宣洩氣機, 雖曰解表, 實為開肺, 雖曰散寒, 實為泄邪, 風寒固得之而發散, 即溫熱亦無不賴之以宣通。」故王師對於外感後久咳不愈, 無論有無表證, 均首選麻黃為用。

需要注意的是, 麻黃作用峻猛, 藥效顯著快速, 一般服藥 1?2 劑即可見效。成人生麻黃常用量為 3?9g, 小兒常用量 1?3g; 炙麻黃成人常用量為 5?1 2g,小兒酌減。 具體臨床中應根據患者的年齡大小、 體質強弱、 病情輕重緩急, 酌情用量。 心腎陽虛者( 心肺功能衰竭者) 禁用、 陰虛肺燥咳嗽或兼見咯血者 (肺結核咳嗽者) 等禁用; 素患高血壓患者應用麻黃時, 用量應小, 一般不超過 5g, 服藥時間應短, 不宜久服; 不能用麻黃者, 可用紫蘇葉代替, 但用量應大, 一般常用 12?15g。 [劉恩釗, 王玉英, 李新民.王玉英治療頑固性咳嗷的經驗.遼寧中醫雜誌, 2008, 35 ( 6 ): 818]

朱鴻銘經驗:麻黃髮汗力較強, 風熱表證、 表虛自汗、 陰虛盜汗、 喘咳由於腎不納氣者均應禁用。1985 年 12 月, 曾接診一老年女患者, 咳喘 10 余年之久,每年冬季感冒加重, 查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肺氣腫、 肺心病, 服藥方中有生麻黃9g, 服下第一煎, 即喘憋倚息, 不能平卧, 心率 146 次/分。 予思前方不效之故,乃是前醫忽略了「心性喘息, 麻黃宣散耗氣, 不可妄投」 所致。 [朱鴻銘.略談臨證用藥之偏.山東中醫雜誌, 1987 ( 4 ): 4]

龔士澄經驗:龔老用麻黃, 必合等量之甘草以守中護胃氣。臨證體驗, 麻黃若久煎則發散力減。 古方書謂麻黃須先煎去沫, 曾多次細察水煎並不泛沫,「 去沫」之說, 似不可從。 麻黃開泄肺邪之力殊勝, 用之當者奇效。 以上倶指生者, 倘水炒、 蜜炙, 其烈性益少。 (《跛鱉齋醫草》 )

邵長榮經驗:麻黃宣肺平喘, 劑量在 6?12g, 為治喘良藥, 但是有時也會出現性躁、 出汗、 心悸等表現以及升高血壓的情況。 邵長榮用藥則力求避免這些副作用。

①麻黃根配麻黃: 麻黃根有固表止汗的作用, 可收麻黃散越之性。《本草綱目》 曰: 「 麻黃髮汗之氣, 駛不能御, 而根節止汗, 效如影響。 」 現代藥理也提示,麻黃根能使離體心臟收縮力減弱, 血壓下降。

②麻黃改用黃荊子: 黃荊子是馬鞭科牡荊, 屬黃荊的果實, 性溫, 味辛苦, 有祛痰平喘作用, 而無麻黃升高血壓和心悸的不良反應, 因此對於哮喘發作較重者, 常在不增加麻黃的基礎上同用黃荊子; 或對伴有高血壓病、 心臟病的老年哮喘患者和哮喘輕度發作者, 則改用黃荊子。

③加重芍藥、 五味子用量: 赤芍、 白芍同用, 劑量在 15?18g。 赤芍理血,白芍理氣, 調和營衛, 氣血同治; 五味子斂肺降氣, 寬胸安神, 劑量在 6?9g。三葯不但可以防止麻黃的副作用,還可以提高平喘效果。( 《邵長榮肺科經驗集》 )

萬友生經驗:治療寒濕水腫, 病變重點在太陽之實證, 用甘草麻黃湯, 麻黃可大量使用; 寒濕水腫屬太少兩感者, 用麻黃附子湯或麻黃細辛附子湯; 寒濕傷陽, 完全屬於少陰者, 用真武湯。 這些方子, 藥味不多, 但利尿退腫效果顯著。其中麻黃利尿治水腫的功效尤著。 對於水腫無寒熱表證者使用麻黃, 即使其用量再大, 也只見其利尿, 而極少見其發汗, 故於寒濕水腫, 盡可大膽應用。順便談談甘草與水腫的有關問題。 據現代藥理研究, 甘草中的甘草次酸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可引起水腫。 因此有人認為, 對水腫患者應當絕對忌用甘草, 萬老認為不然。《金匱要略》 中治水腫的甘草麻黃湯、 麻黃附子湯都有甘草,臨床用於治療水腫, 每可獲效。 如有些寒濕水腫患者, 同時伴有怔忡心悸, 辨證屬寒濕兩傷於太少, 而少陰心氣不足的, 萬老常用麻黃 10g, 附片 1 0g, 炙甘草15?30g 治療。 其中甘草用量雖超過麻黃, 但葯後往往水腫消退而怔忡心悸亦平。炙甘草可補心虛、 安心神。 此證乃寒濕之邪損傷少陰心氣, 故必重用炙甘草以配麻黃、 附子。 如棄甘草不用, 實難取效。單味葯的成分, 只是單味葯的部分成分,不能代表單味葯本身的全部功效, 更不能代表復方的功效。 臨床若被現代藥理研究的單味葯成分所束縛, 縮手縮腳, 不敢大膽運用中醫理論去辨證論治, 必然要降低療效。( 《名老中醫醫話》 )

賴義初經驗:麻黃, 辛溫, 始載於《神農本草經》, 列為中品,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水之功效, 但因發散力強, 體虛多汗, 陰虛失血, 虛證咳喘及夏季不宜用, 限制了其應用範圍。 麻黃根始見於《本草經集注》, 甘平, 入肺經, 功專止汗。 二味葯原於同一植物, 但性味不同, 作用相反, 世人喻之水火不相容也。賴老師根據自己長期的臨床經驗, 把功效相反的麻黃與麻黃根作為對葯, 配伍應用, 收到了較好的療效。 他認為, 二味葯一散一收, 剛柔相濟, 起到了相反相成的作用, 使散可發表透邪, 宣通肺氣; 收則「 至衛分, 固腠理」(《本草綱目》),可謂「 一開一合者, 陰陽之道也」。臨床應用時, 麻黃一般每劑 3g 左右, 量雖輕,而能解表透邪出皮膚毛孔之外, 宣肅肺氣止咳平喘於內, 加麻黃根 3g 配伍, 使麻又無留邪之弊, 無論老幼體弱, 有汗無汗均可應用,且不受季節制約, 隨症使用,效果甚佳。 例如:金某,男,70 歲, 1993 年 10 月 27 日就診。1 周前受涼後身痛,流清涕, 身熱, 汗出, 咳嗽,少痰, 納減, 二便自調, 舌淡紅, 苔薄, 脈浮。證屬外感風寒,肺衛失宣。 方擬: 麻黃、 麻黃根各 3g, 桂枝 4.5g,當歸、甘草各 6g,木瓜、 杏仁、 半夏各 10g, 桑寄生、赤小豆、 赤白苟各 15g, 薏孩仁 30g, 服 2 劑後,發熱及身痛已除, 再予宣肺健脾之劑而愈。 [李榕生.賴義初臨床用藥特色點滴.實用中醫內科雜誌, 1998, 12 ( 2 ): 7]

郝現軍等經驗:麻黃補益升提麻黃味辛主散, 為發散風寒要葯。 筆者臨床發現麻黃具有顯著的補益作用,在大隊補益葯中加小劑量麻黃(一般在 10g 以下) ,能助補益之力。麻黃系空心走表, 能助長黃芪、 人蔘、 肉桂的補氣溫陽作用。 凡辨證屬氣虛證而見面色胱白、 氣短乏力、 氣喘者, 用人蔘、 黃芪、 山藥配以小劑量麻黃取效更捷。 小劑量麻黃同時具有升提助發中氣作用, 凡氣虛下陷或久瀉者,用補中益氣湯配以少量麻黃, 其升提作用更為明顯。 此外, 麻黃還具有健胃作用,對脾胃虛寒者可在辨證方中加用麻黃.[郝現軍, 王冠民.臨床用藥心悟.上海中醫藥雜誌, 2005, 39 ( 11 ): 25]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心者說 的精彩文章:

學經典,做臨床

TAG:醫心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