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評論區被擠爆了!雲陽鄉間「網紅醫生」的這些故事確實

評論區被擠爆了!雲陽鄉間「網紅醫生」的這些故事確實

近日

有關雲陽鄉村醫生李孝紅夫妻的新聞報道

立即在網上引起了強烈關注

「黨建頭條」微信公眾號的留言評論區

已經被密密麻麻的點贊留言攻陷!

不少他幫助過的患者蜂擁而至來給他點贊,

有不少還續寫了李醫生真心為民的感人故事;

大批李醫生的同行也前來點贊、學習,

紛紛表示要見賢思齊,做一名好醫生,德潤百姓……

甚至有村民留言埋怨小編:你們怎麼現在才報道?早就應該來啦!

李孝紅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呢?

行醫是一種態度

2010冬天的一個午夜,李孝紅家裡響起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電話里得知洞鹿鄉分水村有個名叫劉淑蘭的老人腹痛嘔吐很嚴重,請快點幫忙上門來看一下。

洞鹿鄉分水村距李孝紅的村衛生室有30餘公里,而且還有五公里不通公路。放下電話,他立馬準備出診。「那麼遠你深更半夜的去出診啦?」李孝紅的妻子王瑩瓊關切地問。

「病人痛得受不了,我哪能不去呢?」李孝紅說完背起藥箱騎上摩托車就出門了。

經過一個多小時山路的顛簸和步行,李孝紅終於趕到了患者家中。他凍得直打哆嗦,顧不得休息,就連忙給老人仔細檢查。經檢查,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發作。經過一番治療,老人癥狀慢慢好轉。此時,天已拂曉。

「多年來,上門應診最忙的時候是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一天只能吃一頓飯,出門應診一直都是跑步前進。」李孝紅說,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一定要做到來症不誤,急病人所急,需病人所需。

組織捐款5萬餘元救治重症病人

2014年三月初,李孝紅和興紅社區的潘萬興在一個親戚孩子的滿月酒上相遇。潘萬興面色慘白,滿面愁容,憂鬱地坐在角落裡。通過打聽,得知潘萬興得了直腸癌,卻無錢治病。 李孝紅微微尋思了一下,走到他面前,跟他聊了起來:

「聽說你患了很嚴重的病,打算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又沒錢,得的又是癌症,還不是只有等死」。

「你老婆呢?」 「她帶著小女兒出走了」。「去哪裡了?」 「不知道」。「兒子呢?」 「因為沒錢也沒讀書了,在重慶打工。」「你小女兒有多大了?」「今年4歲。」

「你不要絕望,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直腸癌經肛門改道或中子刀加放療治療,再加上中藥抗癌治療,是很有希望的。如你能樹立起戰勝病魔的信心,很可能會出現奇蹟」。「改道我死都不會去做,套個大便袋做啥都不方便!」。.

「那中子刀加放射治療呢?」 「哎!即使可以,沒錢也等於零!」。「錢,我來想法,孩子還小,你一定要有戰勝病魔的信心」。

面對承諾,李孝紅開始發動愛心人士捐款。經過多方奔走,終於為潘萬興籌到捐款5萬餘元,李孝紅自己也捐了3000元。帶著這些捐款,潘萬興開始到重慶市腫瘤醫院治療。經過近兩個月的中子刀加放療,潘萬興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大便通暢、便血消失、疼痛消失,隨後出院回家。

潘萬興剛回到家,李孝紅就去告訴他好消息。「我在電話里詢問了給你治病的主治醫生,說你的病情已穩定,只要休息調養幾個月,就可以如常人。我再給你開些抗癌中藥,以防複發。你一定要有信心,如有困難就來找我」。

「沒得李醫生的幫助,我恐怕早就入土了,不知怎麼來報答李醫生和那些為我捐款的好心人,我一定會好好生活下去的」。潘萬興感激地說。

有錢無錢都可以治病

從醫27年,李孝紅一直堅持一個原則,「有錢沒錢都可以看病」。2013年5月,一位名叫葉道珍的老人生病好幾個月了,聽說中坪村有個好醫生,特意從從雲陽鎮光華村趕過來。經過李孝紅仔細檢查,診斷為消化性潰瘍伴慢性失血性貧血。並給她開了一百多元錢的中西藥,老人拿出身上僅有的20元錢,不好意思地說:「李醫生,我只有20塊錢,還是別人給的,差的欠一下要得不?」。望前老人期盼的眼睛,李孝紅說:「葯錢就不用給了,這20元錢你就留著坐車回家吧!回去後要注意保養身體,多吃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品,莫吃辛辣的飲食」。老人聽了當時流出了感動的淚水。

像這樣支助患者的事,對李孝紅來說,就是家常便飯。2014年農曆臘月二十的傍晚,一位瘦高個女孩背著背簍來到中坪村衛生室找李孝紅醫生看病。這位女孩名叫蒲玉蓮,在紅獅中學讀書。經診斷,蒲玉蓮患的是慢性胃炎,李孝紅給她開了一百五十多元的中西藥,後來,當他了解到女孩家中有一位腦癱而至半身不遂的父親,還有一位80多歲且雙盲的奶奶和一位80多歲的爺爺,母親已離家出走多年時,不但沒有收她的葯錢,而且還從自己的衣兜里掏出500元錢,讓她回家買點好吃的東西,同爺爺奶奶和父親把年過好。

蒲玉蓮接到錢,流出了激動的淚水,並連聲說:「謝謝李醫生!謝謝李醫生!」

哪怕是奇蹟也要嘗試

1990年,縣醫院一搶救室傳出一陣嚎啕大哭的聲音,當時在該院進修的李孝紅正好經過,便好奇地踏了進去。

一名4個月女嬰因患重症肺炎,確立死亡,靜靜地躺在手術台上。「當看到那孩子第一眼時,我判斷是窒息死亡,沒有衰竭死亡的癥狀。」李孝紅回憶說,還沒來的及思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步上前往她胸膛一拳,緊接著連續做胸外心臟按壓。

「李孝紅,你幹什麼?這多人都沒救活她,你還有辦法?」一旁的醫生用懷疑的眼光考問著他。「既然都沒救了,那就死馬當做活馬醫,反正我是來進修學習的,不成功的話,就當作是個練習。」 李孝紅毅然回答。

李孝紅不斷地刺激心臟,恢復心跳,同時叫上一旁的父親蒲東喜用雙膝撞擊小腹,刺激腹主動脈感受器,使其血壓回升,讓母親用雙手使其反覆伸手,刺激頸總動脈化學感受器,引起呼吸復甦。

三個人的連續動作大概持續了20多分鐘,直到女嬰有了呼吸和心跳,李孝紅才鬆手,此時他已是滿頭大汗,全身乏力。7年後,通過打聽,被救孩子全家人當面感謝李孝紅,並讓小女孩當面叫他「恩公」。當時,李孝紅才29歲。

「過去農村流傳著一些舊風俗,醫生忌諱送鍾。」 李孝紅說,我就是要打破這種風俗,在我面前,我都會積極進行救治,哪怕停止了心跳。

「重症至死亡也是一個醫療救治階段,醫護人員出於醫德和人道主義,都要努力進行救治,萬一會出現奇蹟。其次,在救治的過程中,或許會不斷地提高搶救水平,增強認識觀念。」 李孝紅坦言,這麼多年,參與的搶救數百次,出現奇蹟的至少有五例以上。

夫妻二人 愛灑鄉村

1994年,李孝紅的師傅看上了這個宅心仁厚的徒弟,於是把自己的二女兒王瑩瓊嫁給了他。「我爸就是覺得他心善,適合當醫生,人品這一點是絕對有保障的。」提起丈夫,王瑩瓊一臉的滿足。

李孝紅沒有讓師傅失望。20多年來,夫妻二人不僅把小家建設得紅紅火火,而且還讓他們的愛惠及了四鄰八村。李孝紅心地善良,王瑩瓊的心更是柔軟。夫妻二人一邊行醫 ,一邊行善。面對需要幫助的人,賒賬、借錢、上門看病、解決家庭糾紛、幫助留守老人種地……他們都已經習以為常。

十幾年前,原九道村三組劉永生的妻子不幸患上白血病。李孝紅總是牽掛著他們一家人,常賒賬給他們看病拿葯,還經常借路費和檢查費,讓他們到大醫院看病。不幸的是,劉永生的妻子還是去世了。兩年後,劉永生再次結婚,可是悲劇再次降臨——妻子也患上不治之症。

這讓劉永生悲痛欲絕,雖然以前的錢還沒還,但李孝紅和愛人再次伸出援助之手。由於劉永生家房子垮塌,無處居住,他們又把自家的房子低價過戶給他,至今還欠著房款。

「他們倆就是我的恩人,沒錢看病、沒有錢發展生產的時候,他們總會為我想辦法。」提起夫妻倆,村民劉永生感激不盡。

村民送給李孝紅夫妻的手工布鞋

這麼多年,其實李孝紅夫妻有很多次晉陞的機會,都被他們果斷地拒絕了,談及未來,李孝紅說,「 我出生於農村,對農村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能夠用我所學的醫學知識在農村守護這些村民的健康,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生命的意義何在?

李孝紅作為一位普通的村醫,給出了自身的答案。

他以平凡的人生實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展現出了最鮮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

讓人溫暖,給人力量,德潤百姓。

小編一遍又一遍地讀著網友的留言,

樸素的話語,真摯的情感,

再次印證了他思想的純凈,靈魂的高貴。

他和雷鋒一樣,像一束光,

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片天空,

一片可以讓心變得更遼闊、更明亮、更溫暖的天空。

文圖:鄧磊

本文由雲陽報社原創編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陽網 的精彩文章:

川劇《江姐》將在市民文化活動中心上演,快來重溫經典吧!
小康從何來?靠勤勞從背簍里背出來!

TAG:雲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