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用紙作刑具,普通人只能挨到第五張,古代這種酷刑你知道嗎?

用紙作刑具,普通人只能挨到第五張,古代這種酷刑你知道嗎?

原標題:用紙作刑具,普通人只能挨到第五張,古代這種酷刑你知道嗎?


在網路劇《河神》中,很對人對薛媛媛之死印象深刻:媛媛之父薛慶陽為了家族名譽,情急之下用宣紙蓋在她的臉上,然後倒水,讓其窒息而死。這一事實,在郭得有斷案時被戳穿,說這是古代的一種酷刑。


用紙作刑具,而且還是質地比較柔軟的宣紙,想來也是比較新鮮的。然而,當我們了解這種刑罰本身時,卻不這麼認為,甚至覺得他比 腰斬、梟首、車裂等酷刑還要殘忍。


這種懲罰犯人的方法,在古代叫做「貼加官」,也有人喊作「開加官」。 貼加官本是戲劇用語,古代每場戲開演之前,會有人臉戴面具,手拿「加官進祿」之類的條幅,扮演道教神仙中的「天官」,給人無限神秘之感。受臉戴面具的影響,結合「加官進祿」之意,貼加官由此而來。



不過與戲劇不同的是,貼加官應用到刑罰里,卻是懲罰折磨犯人用的。懲罰犯人時,施刑者揭起桑皮紙,蓋在犯人的臉上,然後用水噴濕桑皮紙。桑皮紙柔韌而薄,纖維交錯,吸水性強。桑皮紙受潮之後,在呼吸作用下,嚴絲合縫的貼近犯人的臉部,很快犯人呼吸困難。緊接著第二張,重複以上動作,然後第三張,一直到第五張。為什麼到第五張呢?因為一般人都挨不到第五張,要麼及早招供,要麼一命嗚呼了。


當然,在酷吏眼裡,這還往往不能夠。為了達到目的,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將水換成了燒刀子。燒刀子是流傳於東北的烈性酒,度數高,味濃烈,喝上一口五臟六腑就像刀子在攪動一樣。這樣的酒若是噴在桑皮紙,犯人的痛苦程度可想而知,相信很少有人能夠招架的住。


為什麼要發明這種酷刑呢?有人說這是朱元璋的傑作。朱元璋登基後,大肆屠殺有功之臣,而且對身邊的人又心懷猜忌之心,於是他發明了這種刑罰。真是殺人於無形,完全不留痕迹。



到了永樂年間,明成祖為加強中央集權,設立了東廠。東廠將貼加官加以改進,施用時除了將浸濕的黃表紙蒙在犯人臉上之外,還將犯人的四肢固定在柙床上,使之動彈不得。從此,貼加官有了一個更加文雅的名字「雨澆梅花」。

作為一種刑罰,貼加官在史料中並不如其他酷刑常見,畢竟這種刑罰施用的初衷並不怎麼光彩。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慈禧太后可算一例。


話說光緒末年,光緒帝寵愛的妃子珍妃因賣官鬻爵一事惹惱了慈禧,慈禧將珍妃府中的三十多個太監,全都用貼加官一類的手法,再輔助杖刑,讓他們一一氣斃而亡。殘忍至極,令人不寒而慄。這也再次印證了貼加官看似「溫柔」,實則殘忍的本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趣 的精彩文章:

此人出生時天顯異象,鳥獸齊鳴,兩百年後一個盛世王朝走向滅亡
散居在異域的「小中國」,人們寫漢字說漢話,這有什麼歷史原因?

TAG:史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