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興事件:熱點終將熄火,十萬加永在路上

中興事件:熱點終將熄火,十萬加永在路上

原標題:中興事件:熱點終將熄火,十萬加永在路上


中興事件回顧:


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中興因為違反美國禁令,將含有美國製造的受限類配件和軟體出口到伊朗,因此決定未來7年,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銷售技術、軟體、商品、零部件等。

1.持續刷屏,熱點背後的吃瓜百態


事件一出,立刻引起一片嘩然,在熱點轉瞬即逝的當下,中興卻持續刷屏近一周還未消停,可謂是備受關注。


剛開始大家還是吃瓜群眾的姿態,迅速憑藉多年的圍觀經驗作出反應,各種文章在黃金時間段內紛紛出爐,不過多是以段子笑對一切:「中興不哭,專心搞房產」、「「中興被禁,讓我們拿起茅台反擊!」第一時間在朋友圈奪取流量。


當然也有恨鐵不成鋼型的,指責中興違反條例沒有契約精神,火氣更大點的直接怒起而懟:中興真的是被自己蠢死的,高層竟然研究出了一份如何規避出口風險、落下一溜高管簽名的文件,直接被美國抓個正著!

中興董事長殷一民蠢不蠢不知道,但中興的管理層肯定心裡不是滋味。突然間成為輿論的焦點,各種添油加醋的細節和諷刺在臉上冷冷地拍,任何一句辯解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但中興的危機卻是大家有目共睹:股票停牌外,甚至有人預測,如果無法和解,中興將在數周內破產。


要知道,中興20%到30%的元器件都是由總部在美國的廠商供應,在國內還沒有同等替代品;而其覆蓋到無線網路、寬頻接入、數據通信、雲計算、手機終端等領域的業務,都嚴重依賴晶元進口。即使自己研發晶元,那麼從設計、測試到量產,至少1年或更久,何況根本沒有這個技術。如果制裁持續1年,期間中興產品全面斷貨,無法履行合同的話,後果自然不言而喻。


這麼一來,美國對中興採取的可謂是「割喉式」打擊了,網友們也開始於心不忍……


2. 輿論還是娛樂?從焦慮到真相


認識到問題嚴重性後,嬉笑怒罵變成了另一種輿論導向:國內的達摩院推出首款擁有IP核自主產權的AI晶元,性價比超歐美同類產品40倍的文章傳出……但這些摻雜愛國主義與民族自尊的(虛假)消息,並不能讓我們有一絲慰藉。

不過對於中興來說,這顯然是一個良好的轉向。要知道,一個熱點事件出來後,大眾可以把人捧到九霄雲外,也可以將公司推向萬丈深淵。「輿論通常是私刑,而私刑通常是一種娛樂」,芥川龍之介的這句話,在巨人大廈爛尾被罵的史玉柱、PPT造車賈躍亭等人的身上都得到過充分驗證。比起醜化,同情簡直好太多了。


從哀其不幸到中興挺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美國的「霸權」憤憤不平,指責其借中興的名打攪局的貿易戰,很多文章分析中國企業與政府間合力效應的形成,是美國心存忌憚的原因。比如《中國製造2025》提出將建設製造強國作為戰略目標,「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通知也釋放了同樣方向,而美國打起貿易戰,赫然向機器人、機械等行業徵稅,顯然吃相難看。


不過,事件討論到這裡並沒有結束,因為往往十萬加的情緒過後,大家都會冷靜下來,開始比較客觀地力圖抓住真相和本質。


3. 中興熱點將息,十萬加永遠在來的路上


其實真正讓這件事成為持續熱點的,是中國高技術行業集體焦慮,折射出來全民痛點。用人手一台的iphone來說,過去十年,背面「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 Assembled in China」(加利福尼亞蘋果公司設計,中國組裝)的文字,就是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技術交易的縮寫了——美國是大腦支持,中國是拿著低利潤的世界工廠。

這是我們一直都知道的事實,中興「缺芯」代表的是中國製造現狀的一個縮影:


即使有BAT、華為、海爾這樣的大企業,但沒有晶元這一「信息時代發動機」的核心技術。我們設計不出來承載巨大價值指甲蓋大小的晶元,甚至放在那抄都抄不出來,所以只能依賴進口,國外一旦切斷命脈,那麼我們的飛機、汽車、電器、小燈泡都不能生產了。


飛速發展30年,美國「封殺」中興,讓我們好像一下子被扒掉了皇帝的新衣,風如砂響,震驚之餘是切膚之痛。


中興事件只不過是赤裸裸地揭開了一個社會的痛點,促使身處這個時代的人的反思,也引起相當大一波人的焦慮與反思,所以後期很多啟示錄、勵志型的文章開始佔據主流,不論專業剖析還是觀點闡述,從吃瓜的熱鬧到一再轉折的情緒,至此這個熱點終於「get」到它的點。

中興的熱點終究會偃旗息鼓,不過下一個十萬加,永遠在來的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內容官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吐槽大會》里那麼多廣告,卻沒人吐槽?

TAG:一品內容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