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常見的抗生素、抗菌葯、消炎藥,你吃對了嗎

最常見的抗生素、抗菌葯、消炎藥,你吃對了嗎

告訴爸媽:

1.抗菌葯、抗生素、消炎藥不是一回事,不能亂用。

2.濫用抗菌葯會導致身體的不良反應以及耐葯。

3.使用這些藥物時一定要遵醫囑。

生活中,人們經常犯這樣一些錯誤。頭疼腦熱,就掏出抗生素吃幾片。身上紅腫,就趕快搬出消炎藥來救急。還有些養寵物的人,把抗菌葯裝在身上,和寵物接觸過就吃幾片。

事實上,這種做法不僅起不到他們預期的效果,而且還有更多的危害。

什麼是抗菌葯

抗菌葯,又被稱作抗細菌葯,是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藥物。可以想見,抗菌葯最主要被使用在醫療領域,用於殺死細菌。抗菌素這個說法並不正確,1982年,國家科委命名時已經明確取消了這一命名。

抗菌葯能解決的常見病原體有大多數細菌,立克次體、衣原體、支原體、螺旋體等微生物都在它殺滅的範圍內。當然,它的工作領域不止於此。除了解決細菌性感染,抗菌葯具有抗腫瘤活性,參與到癌症的化學治療中。

而醫療領域外,也能見到抗菌葯的身影。農業、畜牧業、食品工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它。

什麼是抗生素

抗生素雖然也有抑制或殺死細菌的功能,但它和抗菌葯不畫等號,是抗菌葯範疇中的一員。

抗菌葯是由細菌、黴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它活性的一類物質。這也從側面告訴我們,完全由人工化學合成的抗微生物藥物,不能稱為抗生素,應該稱之為抗菌葯。如生活中常用的諾氟沙星、環丙沙星、甲硝唑等。

最典型的抗生素就是青黴素。青黴素是最早的抗生素。由英國的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佛萊明於1928年發現,雖然他將這個成果發表在《英國試驗病理學期刊 》,但直到1939年,牛津大學的學者佛羅里才提純出青黴素,開創了醫學的新紀元。

什麼是消炎藥

消炎藥則是專門解決炎症反應的藥物。在醫學領域中,專門的消炎藥一般分兩種。一種是類固醇類消炎藥。利用類固醇與皮質醇結合來減少炎症。另一類是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它的原理是中和環加氧酶這種間接引起炎症的東西,從而減輕或者消除疼痛。

炎症並不是某種特定疾病的名稱,而是很多疾病都有的共同表現:紅、腫、熱、痛等。引起炎症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過敏、外傷等。

消除感染針對某些炎症有效。正因此,許多不暗醫學常識的人就將抗生素或抗菌葯稱作消炎藥。但抗生素和消炎藥本來就是兩種藥物,只是抗生素在特定場景下有消炎作用,並不是全職對抗炎症。而真正對抗炎症的是消炎藥,它才是能直接減輕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的藥物。

但看完上面的介紹,你就知道,這三種藥物其實並不相同。

不能濫用抗菌葯

在生活中,很多人使用抗生素時,常常面臨這樣一些誤區。

一方面是用藥時間不準確。很多人擔心抗菌葯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就選擇經常停葯,還有一些人認為身體離不開抗生素,即便癥狀消失了,還要繼續吃藥。

但隨意停葯,會導致身體無法短時間內解決感染,甚至會帶來更嚴重的感染。

而癥狀消失後繼續吃藥,不僅可能導致藥物自身的不良反應,甚至還會導致更嚴重的耐藥性的出現。考慮到這一問題,身體沒有出現問題時也吃抗生素進行預防,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是抗菌葯的選擇不當。許多人認為越貴的抗菌藥效果越好,一次性進入身體越多,藥效發揮得越快。於是,醫院中出現了非貴价抗生素不打的滑稽局面。

但抗菌葯的使用,要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微生物感染體的生物特性以及在體內的分布狀況來定。這就要求用對葯,而不是用好葯,多用藥。這種用藥需求就對醫學專業知識提出了要求。如果擅自用藥不僅葯不對症,而且會導致抗菌藥物的濫用,引起細菌耐葯率的上升。

如何正確面對抗菌葯

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有病看醫生,不隨意開藥,聽從醫囑。雖然去醫院麻煩了一些,但長遠考慮,這是最簡便的辦法。

同時,我們要在生活中養成多看藥物說明書的習慣,建立對藥物的基本認識,保持警惕,不胡亂用藥。

當然,在使用抗菌葯之前,我們還有其他能做的事情。比如搞好衛生,勤洗手,不要把狀況拖到非使用抗菌葯的地步。

參考文獻:

[1]Leekha S, Terrell CL, Edson RS (February 2011). "General principles of antimicrobial therapy".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86 (2): 156–67.

[2]Tan SY, Tatsumura Y (July 2015). "Alexander Fleming (1881-1955): Discoverer of penicillin". Singapore Medical Journal. 56 (7): 366–7.

[3]Fleming A (1980). "Classic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on the antibacterial action of cultures of a penicillium,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ir use in the isolation of B. influenzae by Alexander Fleming, Reprinted from the Britis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athology 10:226-236, 1929". Review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 (1): 129–39.

[4]Sykes R (2001). "Penicillin: from discovery to product".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79 (8): 778–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陣雨Fallin 的精彩文章:

擔心飯前喝杯水導致消化不良,不如擔心這些

TAG:陣雨Fal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