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曲里的故事: 六月飛雪究竟出自何處? 最早是關於誰的?

元曲里的故事: 六月飛雪究竟出自何處? 最早是關於誰的?

原標題:元曲里的故事: 六月飛雪究竟出自何處? 最早是關於誰的?



天仙碧,玉瓊瑤,點點揚花,片片鵝毛。訪戴歸來,尋梅懶去,獨釣無聊。一個飲羊羔紅爐暖閣,一個凍騎驢野店溪橋。你自評跋,那個清高,那個粗豪?

《蟾宮曲·雪》薛昂夫


中國人好玩,玩什麼都能玩出花樣,尤其是文人墨客們,因為對人生種種充滿熱愛,便自有各種稀奇古怪的玩法,什麼東西也能玩出風格來。比如對雪的熱愛,古代的文人們就有很多種玩法,跑冰鞋、打滑撻、拖冰床;雪塑獅、塑雪象、塑雪人;北宋人遇雪開宴、泛舟西湖玩雪船等等,還有」禁中賞雪,多御明遠樓……及滴酥為花及諸事件,並以金盆盛進,以供賞玩「,修個觀光樓,專門用來賞雪,還配以各種好吃好喝好看的,賞雪也可謂是盛事。南宋有個文人叫張約齋的,對雪之熱愛更為極致,每年還有「繪幅樓前賞雪」、「南湖賞雪」、「瀛巒勝處賞雪」,邊繪畫邊賞雪,邊喝酒邊賞雪,賞雪的地方也是好多處。


元朝人來自北方苦寒之地,對大雪蒼茫之感多半習以為常,貂絨狼皮厚襖子,都是為防禦那種透骨的寒徹。但蒙古征服中原之時,那些為俘虜送往北方的南方人,則對大雪之痛則更顯深切。在元朝的讀書人,不為朝廷所重,往往也有凄清孤獨之意,對冬日之雪即有同病相憐之感,遂是推崇雪之品格。其實,北方的寒冬雪,南方的艷陽天,這是中國土地的季節特點。南方人很少看到雪,每到下雪就會欣喜若狂。而北方人則是常年見雪,倒是年年冬天都能見到雪,寒冬之際,銀裝素裹,雪則成了風景。對雪之熱愛,是不分南北的。詩人們說「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就是在萬籟俱寂時,才能聽到雪落之聲。清朝文人金聖嘆的「三十三不亦快哉」中有「冬夜飲酒,轉復寒甚,推窗試看,雪大如手,已積三四寸矣。不亦快哉!」就是在雪夜飲酒,是人生快事。


《世說新語》載:「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大書法家王徽之在雪夜之時,思念故友,遂是泛舟前往造訪友人,方到友人家門口,又是」興盡「而回,這個興盡,顯然就是感受行途中的雪落之美,古人也是頗為任性。古代文人還喜歡用雪煮茶喝,雪是冰清玉潔和獨善其身,茶則是清新脫俗,兩者結合即如同君子。古人煮雪烹茶非常講究,用的雪都要是沒有落地的雪,用東西儲藏起來,待得要喝的時候才拿出來,可說是招待客人的好東西,「雪水味清,然有土氣,以潔瓮儲之,經年始可飲。」這是把雪當窖藏的酒來喝。張岱與友人泛舟江湖,「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所謂天地蒼蒼,白雪茫茫,世間煩惱憂愁不盡消散。這皆為文人們對雪的褒讚。


但下雪對文人墨客而言是稀奇,對百姓而言卻並非是好事情。雖然民間總說「瑞雪兆豐年「,若非是」瑞「,是暴雪的話,則往往成災。周孝王時,」大雨雹,牛馬死,江、漢俱凍」,漢武帝時「大雨雪,民多凍死」,這種下雪對誰而言,都不是好事,即便是文人墨客,也可能躲在書齋里烤火取暖,不願出門會友。對於這種雪災事件,史書中記載頗多,在唐朝皇帝李曄時期,都城中連連下了數日大雪,「自冬至春雨雪不止」,到最後就是「民凍餒者無數……城中薪食俱盡」,每天都要餓死成千的百姓,這樣的雪,落在任何人的身上,都令人無比悲傷,是陶淵明的屋後,是嵇康的竹林里,是李白的劍柄上,是張岱的湖心亭里,這雪都是壓垮人類求生慾望的最後稻草,就是推崇冬日之雪的陶淵明、嵇康、李白、張岱,多半沒有雅興去」踏雪尋梅「,估計也只有哭喪了。



元曲中有關漢卿的《竇娥冤》,說過一段六月飛雪的故事,這其實跟竇娥的毒誓有關。因竇娥遭遇冤案,臨刑之時指天為誓,死後將血濺白練、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後來毒誓成真,廉訪使重審案情,遂為竇娥洗脫冤案。此後六月飛雪就成為冤案代名詞。六月飛雪真的是有冤情嗎?當然不是,這可能跟小說家的幻想有關,不過是某種徵兆而已,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六月飛雪不過是氣候反常而已。史書中曾經記載過幾次六月飛雪的事件,秦躁公八年,「六月雨雪」;周威烈王四年,「四月,晉大雨雪」;周烈王三年,「夏六月,趙雨雪」。這種反常的氣候還在燕國發生過,《淮南子》載:「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譖之,王系之,仰天而哭,五月為之下霜。」就是鄒衍在燕國被燕惠王下了獄,結果當時正值六月,卻天降風雪,燕王以為是聖人無辜下獄,上天才會出現如此徵兆,便將鄒衍釋放。這才是六月飛雪是為冤情的最早記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叔說春秋 的精彩文章:

中山國在春秋戰國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宋康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TAG:海叔說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