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應試策略:如何把握核心概念的限制性因素

應試策略:如何把握核心概念的限制性因素

如何把握核心概念的限制性因素

──2018年奉賢區高三二模作文試題解析

衝突是指發生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之間的互相對抗。達倫多夫在《社會衝突論》中認為,衝突也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

閱讀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材料非常直接地呈現了核心概念──衝突,那麼什麼是衝突呢?材料對衝突的概念進行了界定,使寫作者對衝突概念的內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審題是不是只是了解了概念一般意義上的內涵就算到位了嗎?這顯然不行,因為材料作文一般都會對材料中的核心概念做出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說此概念非彼概念,材料涉及的「衝突」概念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衝突概念。那麼,這麼理解有何依據呢?這兩種概念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材料引用了《社會衝突論》中的表述,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材料似乎更傾向從抽象意義的層面設定衝突這一核心概念。其外延是政治經濟、文明文化、種族民族、階級階層等層面的相互對抗。當然,社會生活中個體之間也存在相互對抗,但這種衝突通常局限在個人矛盾層面,關乎為經驗生活層面的人處世之道,雖然也符合一般意義上衝突的內涵,但顯然不在材料概念的範疇之內。而從社會層面把握概念的內涵,關注文明形態之間的衝突、文化形態之間的衝突、政治經濟層面的衝突等,其價值性將更為凸顯。但是這一領域的衝突的原因可能非常深刻,表現可能非常複雜,要求寫作者從宏觀上去把握,通常也是不太現實的。但從現實生活的維度,從個人生活的角度來觀察思考這些問題也並非不切實際。比如,探討代溝、次元文化等新舊觀念的衝突,就涉及青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可以現實生活發生碰撞,從而產生靈感的火花。

其次,材料強調衝突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這就表明這裡所講的衝突概念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衝突概念了,因為如果把衝突的內涵完全限制在對抗層面,就很難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發生關聯。生活經驗表明,單純地對抗往往會導致問題向更為消極的方向發展。基於上述分析可見,材料中,衝突概念的內涵已經不局限在對抗層面了,而是一種既鬥爭又妥協的存在方式。材料強調的對抗性是一種有妥協成分的鬥爭,而這種對抗性往往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比如,傳統文化似乎與現代文明是格格不入的,現代文明的發展往往是以傳統文化的消亡為代價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人類對自身文明發展方式做出深刻反思後,逐漸認識到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應該是體現包容性的,現代文明完全可以與傳統文化實現一種包容式發展,傳統文化使現代文明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人類文明的出路或許可以從我們走過的路當中找到答案。比如,現代城市文明絕不只是中央商務區、摩天大樓、購物中心,如果城市只是這種形式存在,最終將會失去歷史信息、文化脈絡,這樣的城市只是一片冷寂的荒原,這個城市中的人也將失去其精神家園,成為「有家的流浪者」。

綜上所述,材料中的衝突概念內涵是社會生活範疇中的一種事物之間對抗與妥協共生的存在方式,這種對抗和妥協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妥協是在對抗背景下的妥協,而對抗也是有妥協的對抗。這種既對抗又妥協的衝突,勢必會對事物之間的關係產生影響,從而導致這種關係產生相應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就意味著一種調整。這種調整最終會成為問題解決的契機。

材料作文的審題是一個複雜的思維活動,對寫作者的審題能力的要求很高。因而,建立起清晰而明確的審題思維意識至關重要,審題到位與否,直接關乎立意品質的高低。審題環節中,把握材料的核心概念固然重要,但如果不進一步理解材料賦予這一概念的特定內涵,進而明確其外延,往往還是與正確的審題立意存在一步之遙的,而這一步之遙將會在作文的層次差異上產生決定性影響。

「對抗式」衝突要不得

論點:衝突必然對抗,但衝突不就是對抗,「對抗式」衝突會帶來更為消極的後果。

論證:衝突是事物之間的一種存在方式,衝突並不意味著單純地對抗。

有妥協的對抗是一種真正的衝突,必然伴隨著一種關係的調整。

一味地壓制衝突也會失去調整的機會,並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結論:妥協也是一種對抗,而一味的對抗要不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文修改小站 的精彩文章:

2018年寶山區二模作文概念辨析:信仰與勇氣

TAG:作文修改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