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CITE2018看中國廠商的進步與差距

從CITE2018看中國廠商的進步與差距

「三流公司做產品,二流公司做品牌,一流公司做標準」,類似的說法在產業界並不少見。但這種說法有將商業模式簡化到失真的程度之嫌,沒有過硬的產品,品牌如何立起來?標準如何去落地?尤其在電子行業,小到被動貼片元器件,大到複雜的系統級晶元(SoC),以及最終的系統實現與運維服務,缺了哪一個都玩不轉,能把哪一個玩到極致都不容易。

從電容談起

以往被忽視的貼片元器件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貼片阻容價格低廉,通常在成本核算時都不被重視,但自從2017年出現的貼片電容漲價潮開始,被動貼片元件價格一路水漲船高,到現在供需緊張狀況也沒有出現緩解的徵兆。「0603(貼片電容尺寸,面積為0.06英寸*0.03英寸)104(0.1uF)之前是7塊錢每千顆,現在幾百塊,電阻已經翻了6、7倍,而且還限購,」談到當前的市場狀況,深圳宇陽科技銷售總監馬鵬表示,由於價格大幅上漲,再加上缺貨,大部分系統廠商將電容供應問題上升到總裁級別來處理,「這一波大的缺貨,包括價格上漲,讓客戶上上下下都來重視電容的問題。有能力的公司,都在設計中想法設法來偷電容(通過設計方法,減少電容用量),之前的設計每塊板子可能用120顆電容,偷完可能只需要100顆,出貨量大的話,就會省很多電容。」

電容缺貨,部分是因為生產廠商主動結構性調整產能。小型化是領先廠商一直在主導的方向,0603電容缺貨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仍在,但由於生產效率低,技術相對落後,包括宇陽科技在內的很多廠商傾向於將0603需求用0402或0201尺寸的電容替代。「小型化是大勢所趨,0201生產效率是0402的2.7倍。0603市場上能做的廠商很多,但願意做的只有兩三家,所以我們推薦一步到位將0603電容改為0201,有的可能只能先改到0402。0201產能已經超過0402,所以從設計方案的長期兼容性來看,還是推薦用0201,現在電視這麼大的設備,都在改用0201,並不都是因為空間的原因。」 不過馬鵬也指出,從0402(或0603)電容切換到0201是一整套體系切換,無論採購策略與資源管理,還是設計研發與生產製造,以及售後維修,均要做調整,所以切換也不會很快。但長期來看,雖然表面貼(SMT)產線改造需要投入成本,但電容價格的下降可以很容易補償設備支出。在0201電容產能上,宇陽科技已經位列全球第二,今年擴產完成後,有希望超過村田,位居第一。

缺貨還有部分是因為需求在增長,「現在低端手機也要300到400顆電容,高端的一般用600至700顆電容,蘋果用900顆,」馬鵬表示,汽車和工業應用增長快,對電容需求增多,而且由於汽車和工業需要的容值較高,也容易擠占產能,「高容值更占產能,一條生產線,如果105(1uF)可以產出10億顆,做101(100pF)可以產出20億顆。」

當然也離不開部分原廠及分銷商的炒作。日系村田等廠商主動撤離低利潤市場,於是三星與台系廠商趁機漲價,分銷代理渠道推潑助瀾,國內原廠現階段尚未獲得市場價格主導權。「當前市場上信息真真假假,0201價格相對穩定,0402不可控,0603有被操控可能性很大,」馬鵬認為,作為原廠,看到0603的需求非常多,但宇陽科技並未打算恢復0603的生產,「需求已經摸清楚了,我們感覺,外面在瞎折騰。」

逐漸提升自給率的屏幕

與以前不受重視甚至「受氣」的被動元器件相比,顯示屏一直備受矚目。中國作為個人電腦與電視生產大國,最核心的晶元與屏幕都長期受制於人。

以電視為例,國內電視產業投巨資建設的顯像管產業,被平面顯示器打敗,從2004年到2009年短短5年時間,中國花費20多年時間建立起來的彩色顯像管工業,被技術換代徹底摧毀。電視廠商只能被迫花費巨資,向韓國、台灣地區和日本廠商購買液晶面板。以 2010 年為例,當年中國液晶面板進口額超過 400 億美元,僅次於集成電路(1569 億美元)、石油(1351 億美元)和鐵礦石(794 億美元)。 隨著我國液晶電視產能的持續增長,這種產業核心部件受制於人的尷尬局面,已經嚴重威 脅中國電視產業安全。在 1998 年至 2008 年,日韓平板電視廠商(甚至台灣企業)「擁屏自 重」,肆意侵蝕中國彩電市場份額,並且對中國企業進行嚴格的液晶技術封鎖。這一局面直 至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世界液晶面板價格崩盤才告一段落。為了突破產業困局,從 2009 年起,國內液晶面板企業逆勢擴張,打響了產業反擊戰。

以京東方、華星光電、維信諾等廠商為代表的中國面板廠在屏幕領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中國面板企業的崛起,使得中國液晶面板的進口額開始逐年下降。據海關總署數據,2016年中國液晶面板進口額為318.49億美元,與2012年相比,大跌了36.69%,進口額已經跌回到十年前的水平。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的數據,京東方在大型顯示器出貨量中占第一位。IHS表示京東方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大於9英寸的顯示器出貨量中位居首位,筆記本電腦屏幕表現尤其出色,京東方為筆記本電腦顯示器提供了29%的全球市場份額,與市佔率20%的亞軍Innolux進一步拉開了距離。LG仍然是電視面板的最大供應商,佔21.4%,其次是創新佔16.3%,而京東方佔15.9%

在手機等攜帶型設備上,AMOLED技術引領了小尺寸顯示屏發展方向。在AMOLED領域,三星是現在的絕對霸主,但中國也有數家廠商在OLED市場耕耘多年。

根據維信諾的資料,該公司在2003年就實現了AMOLED樣品點亮,?主設計和建成了中國大陸首條PMOLED量產線和專業的 5.5 代AMOLED量產線,2015年實現AMOLED量產,到2017年做到國內AMOLED面板出貨面積最多,其主導建設的中國?條第6代全柔性AMOLED ?規模量產線現也在快速推進中, 並將於2018年中期啟動產線運行。

在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簡稱「CITE 2018」)上,維信諾發布並展示了「全球首款7.2英寸卷屏概念機」和「3.35英寸柔性顯示智能可穿戴手機」。前者可量產的7.2英寸屏幕捲曲半徑達到6mm,可實現平板電腦與手機之間的無縫鏈接;而後者則集合了手機與手錶功能於一身,屏幕及配套設備均可柔軟環繞於手腕,彎曲弧度符合人體工學設計,同時這也是目前應用了最大且可量產柔性AMOLED顯示屏幕的智能可穿戴手機。

喜憂參半的終端產品

相比元器件,終端產品製造生產方面中國優勢明顯。「我國作為全球最大電子信息產品製造基地的地位更加穩固,手機、微型計算機、網路通信設備、彩電等主要產品產量繼續居全球首位。」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CITE 2018開幕式上發言時表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2017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收入超過13萬億元,軟體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突破5萬億元,行業整體規模超過18萬億元。

根據產業鏈相關數據,全球電視出貨量約2億台,在中國生產的數量約8成以上,三星、索尼等中低端都在國內設計代工生產。

如前所述,在從顯像管到液晶屏的轉化過程中,中國彩電產業在核心元器件供應上吃過苦頭,所以核心廠商加強了供應鏈安全建設。海信是較早認識到晶元重要性並付諸行動追趕的中國企業之一,在液晶模組方面,海信在2007年建成國內首條液晶模組生產線,2008年建成中國第一條大屏幕LED液晶模組生產線。

在晶元方面,海信也早有布局。據新華網等媒體報道,早在2005年,海信就發布了中國首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彩電晶元「信芯一號」,2013年研製完成國內首款網路多媒體電視SOC主晶元,並成功實現整機量產,海信為何要自主研發電視晶元?2015年11月,海信集團在北京發布了最新一代晶元產品Hi-View Pro畫質引擎晶元,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一封內部郵件中這樣說道:作為互聯網核心技術,廠商沒有自己的晶元就沒有定義產品的資格,因此難以擺脫產品同質化,永遠只能做二流廠家。周厚健要求海信內部將晶元開發與使用站在海信生死存亡的角度來看待和行動。

目前全球電視主晶元仍以聯發科為主,但大陸海思的電視主晶元市場份額快速上升。在屏幕驅動、電源晶元等領域也都有實現部分國產替代。彩電產業供應鏈安全在持續改善,但尚未達到自主可控的要求,如果屏幕驅動與主晶元被禁運,彩電業可能會比中興通訊的狀況好一點,但生產也一定會收到影響。不過中國彩電企業由於競爭激烈,靠近用戶,只能深挖用戶需求、不斷創新才能生存,反而獲得了用戶肯定,中國廠商如今已經在應用上開始引領風潮。

在CITE 2018上,海信展出的4K激光電視、世界盃限量版產品U9、世界盃指定產品U7均吸引了參展觀眾目光,其全新升級的VIDAA AI人工智慧系統,擁有全場景語音和全場景圖搜功能,將為球迷打造出一屆「人工智慧」世界盃。

平台技術

從元器件到品牌終端,再往上走就是做技術標準。人工智慧是當前最火的風口之一,其中語音應用又是目前商業化落地最成功的方向之一,在語音技術上積累近20年的科大訊飛表示,中文語音市場70%以上的份額被其佔據,2017年11月,科技部公布了首批4個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依託科大訊飛建設的智能語音平台是其中之一。

在CITE 2018「人工智慧行業企業家峰會」上,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郁發表「AI賦能,智贏未來」的主題演講,在回顧了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之後,胡郁表示,人工智慧目前主要的兩個功能就是人機交互與專家系統,在人機交互方面語音交互將最有發展潛力。「人類輸出信息90%靠語音,機器輸出信息主要靠顯示屏,而人獲取消息的主要方式是眼睛,所以人能理解顯示器裡面的消息。機器輸入信息以前靠鍵盤,現在機器能聽懂我們的語音,這就構成了一個工程上的閉環:機器有顯示屏,人類可以獲取顯示屏承載的信息,人類用語音輸出,機器用語音接收。這種閉環,我們稱之為基於視覺呈現的語音交互。」

胡郁認為,語音應用市場極為廣闊,但只依賴技術授權無法支撐得起一個很大的產業,所以基於視覺呈現的語音交互將是一個技術平台,該平台的發展會產生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比如利潤共享,「互聯網講的是一家獨大,但在人工智慧行業,將來一定是大家互惠互利,各得其利,才能夠發展出健康的人工智慧商業生態。我認為知識、經驗、數據和利益要進行共享,合作共贏是這個生態最終的目標,所以我也把這種生態叫做混合正交的商業生態。」

自主可控雖任重道遠,但必須做到

中興被禁運事件給中國電子製造業乃至整個工業體系都敲了一記警鐘,作為中國第二大、全球第四大通信設備製造商,美國商務部一紙禁令就能讓其進入休克狀態,中國電子信息製造業生態之脆弱在這次危機中被全面暴露出來。

從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們在被動元器件、晶元與屏幕等領域都有布局,但話語權都不強;終端產品引領風潮,但因主晶元大多外購,供應安全是一個問題,產品同質化是另一個問題;在人工智慧等風口上,中國迎來了並跑的機會,但在美國對中國產業發展加強遏制,以及中國技術平台化上仍存在經驗不足、資源不通、等背景下,要真正成長為行業標準,還需時日。中國還沒有哪一家公司能像博通那樣聲稱:信息數據流99.9%的路徑都與自己相關。

對中國電子產業從業者而言,實現自主可控是一項既緊迫又要穩妥推進的任務。一方面,我們要爭分奪秒,加快發展步伐儘快提升自主可控率以降低對外部依賴;另一方面,我們不要操之過急,不顧實際情況去拔高發展速度,這樣做通常會對產業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欲速則不達。

中國電子製造業大而不強的現狀亟需改變,這種局面一定會改變。

TECHSUGAR

品鑒百味 探索新知

長按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Sugar 的精彩文章:

美國對中興通訊精確打擊的底氣
博世:拐點已至,感測器不再只拼價格

TAG:TechSug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