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至今還未發現外星人的痕迹

為什麼至今還未發現外星人的痕迹

為什麼至今還未發現外星人的痕迹
credit:圖蟲創意


在不斷尋找地外智慧的過程中,有時候很容易灰心喪氣,所有證據都堆在一起指向一個悲觀的前景,宇宙如此浩瀚,我們不應該孤單,可是為什麼至今沒有瞥見一絲一毫智慧生物的痕迹。


現在來自德國的一位天體物理學家為我們遲遲不見蹤影的第三類接觸找到了另一個合理的解釋,當你順著我們的思路思考,就會覺得它非常有道理。

德國索內伯格Sonneberg Observatory天文台的一位獨立研究員邁克爾·希普克Michael Hippke說,追求探索外太空的外星文明所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尋求足夠的推進力,以逃離其母星的引力。


但是等一下,人類上個世紀就開發出宇航技術並擁有了發射太空船進入和穿越太陽系的能力,那麼為什麼高級外星生命形式不能實現相同的技術呢?


據希普克說,問題出在這些假定存在的外星生物誕生的行星上。


天文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認為可以居住,並提供良好的生命前景的天體,通常是一個超級地球——系外的岩石行星,其質量明顯高於地球,這可能會使它們具有較厚的大氣層,用來包裹並保護地表,這才能夠在行星表面或內部形成生命形式。

這種超級地球只有一個缺點,對於文明種族的科技走向來說卻是十分棘手的挑戰。


「在更大質量的行星上,航天飛行的難度將會成倍增加。」


在他的新研究中,希普克計算了推動外星飛船逃離超地球以及更大、更高質量世界的引力所需的能量。


如果使用傳統的火箭燃料,計算結果表明,資源將會迅速短缺,直到無以為繼。


類似經典的阿波羅登月任務,從超級地球起飛的火箭將需要大約400000噸的燃料才能起飛,正如在他的論文中所寫的,相當於胡夫金字塔的質量,由此可能形成了化學火箭在成本方面的現實限制。

由於這個限制,希普克計算出使用傳統燃料的化學火箭在超級地球上是可能的,但是不切實際的。如果外星世界變得更大並且具有更高質量,則需要開始尋找替代的火箭推進系統,如核推進。


這是因為隨著世界變得越來越大,質量變得越來越大,化學燃料的質量將可笑得不可收拾,每次發射都需要使用「相當一部分地球」的燃料,這大大限制了可能的外星世界探索外太空的熱情。


問題在於,科技的發展是按部就班的。先由化學能,再過渡到原子能,未來再找到其他種種神奇的能量來源,比如從真空中提取零點能。當航天科技最初的化學能發展途徑被堵死之後,後續的科技樹可能就無法點亮。當地的智慧生命,可能轉向更務實的其他科技發展方向。


當然,我們正在談論的是外星人,他們完全有可能出了一套遠超我們人類想像的黑科技來幫助他們進入宇宙。


但是,直到他們真的做到了這一點,並飛入我們的視野,至少我們在此之前都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為什麼我們還沒有遇到任何外星人。

希普克將詳細的計算過程寫成論文,放到了預印本網站arXiv。


本文譯自 外星人航天科技發展緩慢,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地球上的大胃王
和自己失蹤五年的貓重逢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