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第一邋遢名相王安石:竟然一月洗一次臉,一年洗一次澡?

史上第一邋遢名相王安石:竟然一月洗一次臉,一年洗一次澡?

不畏浮雲遮望眼,

只緣身在最高層~

公元1021年,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裡,只見府中的人個個神色緊張。一個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更是在門外來回踱步……

突然看見一隻獾跑進了屋內,緊接著傳來了一陣嬰兒的啼哭聲,不一會,一位老婦人抱著一個嬰兒走了出來,笑嘻嘻對中年男子說道:「恭喜老爺,王家又添了一位公子」。

中年男子喜極而泣,抱起孩子,對著天空大喊一聲:「感謝蒼天再賜我一兒!」,隨即就給這個嬰兒起了一個小名叫「獾郎」,而大名就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王安石

說起王安石,

他在宋朝絕對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從小就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不說,

還勤奮好學,博覽群書,

跟著父親走南闖北,看透人間疾苦

所以年紀輕輕的他,就立下了「矯世變俗」的宏志

長大後身居宰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除了這些,他更是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學方面也一絲毫不遜色,

就是這樣出色的王安石

為什麼後來卻放棄變革、

罷相隱退憤筆寫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呢?

客官您且別急,先慢慢往下看。

其實說起王安石的個人奮鬥以及才華方面,簡直是堪稱完美,從小受父親的熏陶,研讀各類歷史書籍,立志要救天下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為了能在科舉考試中拔得頭籌,踏上仕途之路,徹日看書堅持了5年之久,後來終於不負苦心人金榜題名。

進入官場之後,王安石並沒有想著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職位,反而多次拒絕了朝廷的提拔,堅持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勤勤懇懇的為人們服務,在基層幹了16年,深得百姓的愛戴與尊重,聲譽更是在朝廷上下獲得一致好評。簡直就是現代版的十好少年啊!

所以感覺王安石就是一個完美的人,沒有什麼好吐槽的啊,但是有句話說得好啊:「自古完美人,十有八九是奇葩!」越是完美的人就越奇葩,客官你別不信,今天就讓你見識見識王安石是怎麼個奇葩法,還因此改變了他一輩子的命運。

古代人總能根據一些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迹

給他意會出上天安排的意思

比如包拯乃冥王轉世,岳飛是大鵬投胎

但是讓伍佰君納悶的是,

為啥到了王安石這裡

就被人傳成是不倫不類的野獾轉世??

而且據說當時王安石的父親給他起小名叫獾郎

也正是因為在他出生時

曾有一直獾跑進屋內再沒見出來,

隨後王安石便降生了,

那麼獾去了哪裡?不言自明,

當然是投胎成為王安石。

而且邵伯溫在他的名著《邵氏聞見錄》中曾說過:

「王荊公(王安石後被封為荊國公,故有此稱)之生也,

有貛入其室,俄失所在」。

鄭景望在《蒙齋筆談》中也提過:

「荊公初生,家人見有獾入其產室」。

彷彿無形之中,更加印證了王安石是獾轉世一說,

縱然王安石有十張嘴也說不清楚了。

而且據說王安石小的時候長相極其猥瑣,

皮膚像蛇皮一樣不說,渾身還長滿了疥瘡

所以一直以來

王安石在士大夫們心目中的形象十分不好,

認為他是一個不祥之人,

而朱熹更是強烈要求,

王安石是北宋的滅亡的直接導火索,

雖然這點現在看來是無稽之談

但是不得不說王安石的身世在他的人生中

還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如果說身世來源不是王安石自己所能控制

那這點,就真的是王安石自掘墳墓了

因為王安石的個人衛生問題確實令人不敢恭維

據說他能一個月洗一次臉,

一年洗一次澡,

光是這兩點,小編都要給你一個大寫的服

而且據說,因為他不洗臉還鬧了一個烏龍

有天,王安石的家人見他印堂發黑、臉色不佳,

以為他是生病了,於是就請來了大夫把脈。

大夫瞧了瞧說:

「這哪兒是生病,只是太長時間不洗臉,

臉上的污垢太厚了,洗一下就好了。」

家人給他端來了水讓他洗臉,

誰知王安石並不領情還十分傲嬌說:

「我天生就長得黑,再怎麼洗也白不了,

不用浪費工夫了!」

小編只想說「好吧,你贏了!」

臉上的污垢能夠讓面部發黑,

這真的是自黑到一定境界了!

要說這不講衛生是個人品德問題

但是王安石偏偏能跟官德扯到一塊

有一次,王安石面見宋神宗,

因為長時間不洗澡,身上已經跑出了虱子

在朝堂上虱子順著衣服爬到了鬍鬚上。

宋神宗看到後忍不住的笑出了聲,

但是王安石自己並不知道是咋回事,

等出了門問同僚才明白過來。

王安石讓手下把虱子抓走,

沒想到卻遭到同僚的挖苦:

「這是宰相臉上的虱子,

還被皇帝親自鑒賞過,不能輕易抓走。」

伍佰君只想說「這位同僚,說的真對啊,

官德到這份上還能當上宰相

請收下我的膝蓋」

要說王安石有多懶?

你肯定想像不到,

竟然連飯都懶得吃,衣服都懶得看!

有一次王安石的夫人跟別人聊天抱怨

自己雖是王安石的夫人

但是連丈夫喜歡吃什麼都不知道

那人覺得很奇怪說「王安石不是喜歡吃鹿肉絲嗎?」

因為有一次吃飯,他親眼見王安石

將一盤鹿肉絲吃得乾乾淨淨。

王夫人問:「那盤鹿肉絲當時放在什麼位置?」

朋友回答說:「在王安石眼前。」

王夫人說:「那你們明天把鹿肉絲放得遠一點試試。」

第二天吃飯時,大家將鹿肉絲放得遠了一點,

將另外一盤菜擺在王安石眼前。

結果,王安石將眼前的那盤菜,同樣吃得乾乾淨淨。

飯後大家問起來,

他根本不知道剛才桌子上還有一盤鹿肉絲。

真是貧窮限制了伍佰君的想像力,

竟然連吃的都懶得吃

只想說「真的是懶到家了!」

除了飯菜懶得吃,王安石衣服都懶得看

因為王安石平日里不修邊幅,衣服上經常滿是油漬

有一次,王安石的朋友見他好不容易洗一次澡

於是就趁著他洗澡時,

拿了一身乾淨的衣袍,換走了王安石的臟衣服,

誰知,王安石洗完根本沒看都不看,

直接穿上就走

人家問他穿的是誰的衣服,

他壓根不知道衣服已經被換過了。

要說王安石落得最終的下場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懂人情世故

據說,當年包拯擔任開封群牧使,

當時的司馬光和王安石還都是他的下屬

有一天,包拯興緻大發

就請幾個屬下一起飲酒賞花,

酒席間包拯還親自向王安石、司馬光等一幫下屬敬酒。

當時所有人都一飲而下

就唯獨王安石這頭犟牛,

不識抬舉的撂下一句「我從不喝酒」,

斷然給拒絕,

當場就氣得包拯臉黑得發紫。

要說王安石是因為包拯官小不給面子也就罷了

誰知到了宋仁宗這一國之主這,

王安石還是一樣的德行

當時宋仁宗舉辦了一場垂釣活動

就在其他同僚與宋仁宗談笑垂釣中

王安石卻在一旁

把盤裡的魚餌當做豆子吃了個乾淨

這件事讓宋仁宗暗自判斷:

這傢伙十有八九是個奸臣!

因為宋仁宗覺得,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

誤吃一顆,可以理解;

錯嚼兩三顆,也情有可原。

但這麼一碟「魚餌」都被吃完了,

這麼貪,不是奸臣是什麼嗎?

雖說是「做大事者不拘小節」,

但是像王安石這樣不注重生活中的細節

即使再有能力再有志向又有什麼用呢?

畢竟「細節決定成敗」嘛

對於王安石,你們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真相 的精彩文章:

快刀斬亂麻的成語出處 此人後來竟成了皇帝
集美貌和智慧於一身的孝庄太后是否真的下嫁給了多爾袞?

TAG:歷史大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