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官告民」讓義務教育法長出了「牙齒」

「官告民」讓義務教育法長出了「牙齒」

近日,江西省上饒縣上瀘鎮竺圳村52歲的黃某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因為女兒阿萍上學的事成了被告。據《中國教育報》報道,從去年9月開始,阿萍因厭學輟學在家,鎮村幹部和老師多次到家中勸導黃某讓女兒返校,並向其送達了《上饒縣上瀘鎮輟學學生限期返校通知書》。因為無視「通知書」,黃某成了被告,原告為當地鎮政府。

地方政府依法亮劍,提起「官告民」訴訟,讓義務教育法長出了「牙齒」,也讓迷途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據披露,目前上饒縣已有16個鎮(鄉、街道)政府在法院調解下,與117名輟學學生家長簽訂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調解書,586名學生通過勸學返校學習。

這樣的勸學努力,無疑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德政工程。那些或許是「非自願」回到校園的孩子,在不遠的將來,肯定會理解政府的苦心,並由衷地感謝這種來自義務教育法的強制力量。

其實,採取「官告民」的方式逼迫輟學學生返校,也是不得已的舉動,算得上當地政府在窮盡了所有的勸說引導途徑後祭出的一記「猛招」。不這麼做,輟學的學生及其家長也許就不以為意,在再三再四的推諉搪塞中安之若素了。這一使用在義務教育上的強制性舉措,恰恰表明一些地方的家長對教育的缺乏認知。

個別青少年選擇輟學,實在令人焦慮。這不僅會損害青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法定權利,妨礙個體成長,長此以往,也會成為影響一個地方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面對複雜嚴峻的輟學現象,各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都在嘗試以各種努力找回學生。此番上饒以「官告民」來勸學的做法,不但能夠震懾那些無視義務教育法的家長,客觀上也起到了教育民眾的作用。

當然,不僅要把輟學的學生勸回來、「告」回來,更要讓他們留得住、喜歡留下。這就需要地方上出台相應的配套措施,從學業上、生活上、思想上幫助這些學生及其家庭,以求標本兼治。

要切實加大教育幫扶的力度,有針對性地幫助返校生實現學業的銜接。這可能是緩解歸來學生焦慮的當務之急,畢竟不少孩子離開校園太久,打工也好、在社會上遊盪也好,乍一回到校園,肯定會有諸多不適應,對於其他學生也會產生一些影響。管理細緻一些、柔性一些,十分必要。同時,當地教育部門也應該結合地方實際,開設一些實用性課程,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及早融入社會。據報道,上饒縣教育局專門編寫了實用性較強的《義務教育初中段強化班》,從道德法律、社交禮儀、實用技能等方面讓返校生別掉隊太多。

此外,也要加強宣傳教育,要讓貧困地區的老百姓明白,知識才是強化能力、改變命運的決定性力量。如果堅持不讓孩子完成學業,不僅不可能找到理想工作,即便現在找到了飯碗,也會因為個人素質、知識積累的不足而難以為繼。

從根本上看,還是要加快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步伐,讓貧困地區的青少年有更公平的發展機會。如果當地的扶貧工作做到位了,產業有起色,農業有希望,奮鬥有機會,則半道輟學出門打工的孩子自然會減少。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26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康樂委員:重視學生學習強度「前重後輕」問題
「辛榮達同學,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