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孕期得了水瘤到底要不要緊?

孕期得了水瘤到底要不要緊?

孕期發現水瘤會讓媽咪感到焦慮,然而慶幸其中9成以上都為良性囊腫,且不會對母胎構成威脅。

黃體囊腫具功能性

得知懷孕的喜悅,在醫師告知發現卵巢水瘤時候變為焦慮。卵巢水瘤(或稱水泡),通常是卵巢囊腫的俗稱,因為沒有癥狀,因此容易在懷孕照超聲波時一同被發現。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佳謙表示,孕期所發現的卵巢囊腫,大部分為良性,若醫師特別告知為水瘤,則通常是指外觀完整、內容物多為清澈液體的囊腫,孕期常見的水瘤,通常為功能性囊腫:黃體囊腫。

黃體囊腫的形成,是由於卵泡每個月釋出卵子後,卵泡上的黃體細胞會逐漸變形,與卵泡一起形成黃體(若體形較大,則為黃體囊腫,亦在此階段出現),並分泌雌激素與黃體素等激素,這些激素能夠幫助穩定子宮內膜與胚胎,因此黃體囊腫才被稱為功能性囊腫。懷孕12周之前,胎盤尚未成形,黃體所分泌的激素與營養物質,能夠支持胚胎的發展,妊娠12周後,胎盤逐漸取代其功能,黃體囊腫通常也有機會逐漸變小。

病理性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若為病理性,可能有數十種可能,常見的卵巢囊腫除了上述功能性囊腫之外,還有良性囊腫與惡性囊腫,當確認為惡性囊腫時,通常就會稱為腫瘤。

1

良性囊腫

如巧克力囊腫與畸胎瘤,通常不會侵犯到其他器官,但也不會自行消失。子宮內膜組織異位至卵巢中形成囊腫時,稱為巧克力囊腫,通常不會因為懷孕而增大。畸胎瘤為卵巢生殖細胞瘤,因內含頭髮、脂肪或皮膚等構造而得名,多數為良性腫瘤。

2

惡性腫瘤

經觀察,若囊腫持續長大,且內容物中有實心物質,如:中膈,或是型態上有比較多的間隔時,就有可能為惡性腫瘤。若確診為惡性腫瘤,一般會在孕期12~16周進行手術,並視狀況在妊娠後期,待胎兒夠成熟時,剖腹讓孩子儘早出生。

持續縮小就沒問題

懷孕期間所發現的水瘤(常為功能性囊腫),一般在懷孕中後期或產後會逐漸變小或消失。若懷孕初期發現水瘤,妊娠12周與16周各會再進行確認,孕期12周後,若發現水瘤小於10厘米,並且沒有逐漸長大的跡象,就可以產後再追蹤、處理;如果大於10厘米或是介於5~10厘米,但型態有異,就必須進行手術處理,其中,若是型態有異,懷疑有惡性之虞,就必須進行開腹手術,若是單純大於10厘米的水瘤,則可以腹腔鏡手術於第二孕期(妊娠13~16周)時進行切除。

多半不會對胎兒造成威脅

研究發現,約有0.2%~2%的婦女於懷孕期間同時發現囊腫,但9成以上都屬於良性囊腫。周佳謙醫師表示,孕期發現的功能性囊腫或良性囊腫,原則上不會對胎兒造成威脅,但建議讓同一位醫師定期追蹤,以掌握囊腫前後的變化,避免錯誤判斷,例如:在甲醫師的觀察下,囊腫已從7厘米縮小為6厘米,認為有持續縮小就沒關係,但乙醫師在沒有追蹤過前期狀況下,很容易以為在無持續縮小的情況下,已是6厘米囊腫,需要密切注意,進而引發孕媽咪不必要的焦慮。

囊腫扭轉引發劇烈腹痛

水瘤的存在通常不會讓孕媽咪感到不適或出現其他併發症,但若是5~6厘米以上的畸胎瘤或囊腫內容物有固態物質,就可能因為重心改變而出現扭轉的狀況,一旦囊腫發生扭轉,就會產生劇烈的急性腹痛,此時必須立刻就醫,並在必要時進行手術切除,且若囊腫扭轉的程度已導致部分組織壞死,甚至必須立即進行卵巢切除手術。

除了卵巢囊腫扭轉為急症之外,若是單純水瘤或功能性囊腫破裂(黃體破裂),也會引發腹痛或輕微出血,常見黃體破裂多是因為劇烈的行房後引起,破裂後,身體會自行吸收,但因為是孕期中發生,因此仍建議一有腹痛或出血癥狀,還是需就醫了解身體狀況,以維母胎平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孕媽媽全媒體 的精彩文章:

孕媽媽清明踏春旅遊,各孕周出行有不同
被譽為孕期最佳、避免胎兒先天神經性缺陷的這道菜,教你在家DIY!

TAG:好孕媽媽全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