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奇特美食之旅:雷州半島獨特「鴨乸」粽子,世間少見,見過的都稱奇

奇特美食之旅:雷州半島獨特「鴨乸」粽子,世間少見,見過的都稱奇

(世界因你而精彩,請為緣分點關注)

廣東雷州半島,或者很多人對這地名比較陌生,其實就是中國地圖「雄雞」肚子下面傲然沖向大海的那一塊。之所以叫「雷州」,是因為這裡的暴雨多,閃電多,雷電的頻率高居世界第二!雷州半島三面環海,土地肥沃,所以海鮮和農作物都非常豐富,民俗風情也古樸多彩。當地的特有劇種「雷劇」(雷歌)十分有意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雷州半島的美食主要講究食材新鮮,追求食物本身的鮮味,比如湛江白切雞、雷州鴨子飯等,在整個廣東省都頗具名氣。

雷州半島的傳統粽子堪稱獨一無二的粽子,世間絕無僅有。每到端午節,這裡的人們就開始做一種叫「鴨乸」的粽子,尤其是遂溪縣、海康縣、徐聞縣這一帶。

「鴨乸」其實就是母鴨的意思,「鴨乸」粽子裡面並沒有鴨子,主要是因為這種粽子的外形像鴨子,鴨身、鴨尾、鴨脖、鴨頭一應俱全。

「鴨乸」粽子不是用市面上的粽葉來包的,而是用簕古葉,沒有簕古葉的話,「鴨乸」就做不成。所以在端午節前夕,做粽子的人家就在村頭田頭「頓」簕古葉。

簕古葉是長帶狀的,一米多長,兩邊都是利刺,中間的葉脊還有一刺條,看起來就像鋸子。採摘簕古葉時要非常小心,否則會被密密麻麻的刺給劃傷皮膚。農村的原始技巧是攥住簕古葉窄尖的尾端,用力「頓」(猛拽一下),三兩下子就能使葉子從根部脫離出來。這要用巧勁,用力不當的話,往往會將葉尾扯斷而失敗。

簕古葉摘回來後,要去掉兩邊和葉脊上的刺條,有經驗的人會將葉尖折下來當刀子,順著葉子的紋路划過去,刺就連著葉緣脫落下來。一條簕古葉去完刺之後,就會分開為兩瓣,像兩條綠色的彩帶。包粽子時,就用4條「彩帶」兩兩打結,然後交叉編織,編出想要的形狀來。這需要一定的技巧,對生手來說有點困難,編熟了就容易了。

編好的「鴨乸」都有一條長長的「脖子」,脖子上還簡單編著個「頭」,肚子是空的,尾巴處預留個洞用來填米和餡料,等米和其他餡料塞進去了,再將尾巴的洞給織嚴實。整隻「鴨乸」全憑4瓣簕古葉從頭到尾一氣織成,絕無拼接,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鴨乸」粽子並不僅是鴨子這個造型,還可以編其他的造型,例如書包、枕頭等等,無論什麼造型,都有條辮子一樣細長的脖子,這除了有生動的效果之外還便於拎提。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個藝術品。

「鴨乸」粽子填的主要是糯米和尖米,兩種米按一定比例摻起來,這樣才能達到糯中帶實的最佳口感。用的餡料主要有肥肉、瘦肉、蝦米、甜肉、花生等。如果僅僅是這樣,那做出來的「鴨乸」還算不上正宗的「鴨乸」,因為缺少了一個重要的香料——蛤蔞葉。

蛤蔞的學名叫「假蒟」,也是天然長在村頭村尾的,這種匍匐類植物的葉子有一股獨特的香味,非常能調動人的食慾。這種植物在廣東、廣西、海南等地都有,東南亞一些國家也有,可以入葯,能消腫開胃,但雷州半島人都是拿來吃的。這蛤蔞葉除了用來做「鴨乸」,平時也可以拿來煮飯。蛤蔞飯的香味異常濃郁,能令人多吃兩碗。

將蛤蔞葉採摘回來,洗凈切碎,干鍋炒香,拌入米裡頭,就可以連同其他餡料一起填「鴨乸」粽了。「鴨乸」粽出鍋後,那股獨特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這裡頭除了餡料和蛤蔞葉的香之外,還有簕古葉的特殊香味加持。

吃「鴨乸」粽的時候,如何拆也是個技術活。因為是整條整條的簕古葉編織成的,所以不懂得原理的人怎麼拆都拆不開「鴨乸」,手忙腳亂折騰了半天,拆出來的粽肉都破碎不堪了,不得不借用剪刀解決。而有經驗的人拆起來是慢條斯理的,三下五除二,粽肉就完完整整「寬衣解帶」了,拆下來的簕古葉完整無損。

我之前給蔡瀾老師一篇寫粽子的文章里留言,要他來嘗嘗雷州半島獨一無二的「鴨乸」。同樣我也希望每個讀者都能嘗到這「鴨乸」,只不過得到端午節時才有得吃。由於太費工夫,平時是不會做的。

(喜歡的朋友請點贊、點關注,《奇特美食之旅》系列繼續創作中)

(配圖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肥蟹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18米多高秦始皇銅像被風吹倒,印度180米高的銅像你還好嗎

TAG:肥蟹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