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身居高位,手握重權,曾國藩卻教育子女要種田

身居高位,手握重權,曾國藩卻教育子女要種田

小珏說歷史——《曾國藩及湘軍》系列三十七 請勿轉載

晚清歷史之中,曾國藩是一個不能忽略的人物,他不僅領導湘軍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清王朝,而且還培養出一大批將領。他們之中的李鴻章等人也直接或者間接決定了近代中國的走向。對於優秀人才能夠慧眼識別、提拔,對於曾家後人,曾國藩也有自己的方法,導致曾家後人中人才不斷。

身居高位,手握重權,曾國藩卻教育子女要種田

在中國封建社會,很多人都期待自己的家族能夠長盛不衰,然而,很早就有人發現了「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普遍規律。為什麼先人的家業和福報,到了後代卻浪費得一乾二淨?曾國藩認為,這就是因為當年吃苦耐勞、勤儉樸實的美德,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稀釋,變得越來越少。

美德越來越少,危險就會越來越大,然而樹大招風,這些家族就更容易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威脅,從而引火燒身。為此,曾國藩對於子女的教育,注重智育,更主動德育。

身居高位,手握重權,曾國藩卻教育子女要種田

首先,他為家庭私塾聘請的老師就非常用心,塾師是一名叫做魏承樾的先生。魏承樾,號蔭亭,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曾國藩弟弟曾國潢的親家,對於他的學問,曾國藩是非常認可的,他曾經在信中稱讚:「魏家亦我境第一詩書人家」,還多次誇獎「蔭亭極善教書」、「真可謂一日千里」。

其次,曾國藩對於子侄輩的教育,極為用心。他或者出任京官,或者行軍打仗,經常不在老家,但他卻總是在書信中不厭其煩的叮囑子侄,要保持良好的家風,要不忘讀書,更不能忘記種田,保住耕讀之家的本色。比如在寫給弟弟們的書信中,曾國藩便讓四位弟弟叮囑子侄:


吾家子侄半耕半讀,以守先人之舊,慎無存半點官氣。不許坐轎,不許喚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糞等事,須一一為之;插田蒔禾等事,亦時時學之。庶漸漸務本而不習於淫泆矣。

身居高位,手握重權,曾國藩卻教育子女要種田

所謂耕讀之家,就是指既學謀生,又學做人。耕讀則是從事莊稼,種植五穀雜糧,養家糊口,在此之餘,閑暇間便讀聖賢書,既能知書達禮,又能修身養性。在民間,這是一件很樸素的觀點。曾國藩認為,不一定每代人都出一個翰林,因為那太過於不切實際了,但每代人都應該出一個秀才,這說明書香門第可以傳承下去。

其實,曾國藩還不滿足於此,他曾就官宦之家、商賈之家、耕讀之家和孝友之家向四位弟弟做過探討。他認為官宦之家最容易敗亡,而孝友之家的傳承最為久遠,所以他希望「故教諸弟及兒輩,但願其為耕讀孝友之家,不願其為仕宦之家。」

身居高位,手握重權,曾國藩卻教育子女要種田

他不是說說而已,在行動上,他要求「少用僕婢,少花銀錢,少管閑事,少斷是非」,甚至連自己家眷行船回家,也叮囑不能掛他的旗號,不能驚擾各地的長官。

後來,太平天國被湘軍所剿滅,跟隨曾國藩的將領們獲得了巨額的封賞,有的甚至還有世襲的爵位。再加上湘軍一路攻克太平天國的領土,搶掠了數之不盡的財富,讓漣水河上的商船終日絡繹不絕。

這些將領們花錢為子孫買房置地,或者聘請最好的老師,但就是缺乏對於兒女們的德育教育,導致兒孫輩吃喝嫖賭的眾多,兒孫賢肖的家庭很少。代有才俊的家族,僅僅曾國藩一家而已。

身居高位,手握重權,曾國藩卻教育子女要種田

再次,曾國藩的教育,不光是對男丁如此,對於女孩子,他也一視同仁。據曾國藩的外孫女,崇德老人曾紀芬回憶,曾家的女孩子也和男孩子一樣讀書,她在十一歲的時候就讀過《幼學》《論語》。

就是這種堅持不懈的將德育融入到家風的教育中,就是曾國藩身體力行的示範,導致曾家代代都有英才,這在晚清的官宦人家中,是非常難見的。

參考資料:《曾國藩日記》、《曾國藩家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見到此人後說:多年的書白讀了!後來多虧他才創立湘軍
戰國時最強步兵,吳起一手打造,卻被此人一戰就輸光了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