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雜病三例看中醫,平淡之中見「神奇」

雜病三例看中醫,平淡之中見「神奇」

例1:某某,62歲2018/01/22初診

主訴:血小板減低2年。

現病史: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病史5年余,溶血性貧血病史,血常規提示血小板84*10~9/L,一直就診於協和醫院,予免疫抑製劑及激素治療,因在減葯後過程中導致病情反覆發作及血小板減少,故上述藥物一直不敢減量,現服用他克莫司1粒Bid,美卓樂2#qod,口乾,大便3-4次/日,便稀,不敢食涼,小便不利,腰酸乏力,下肢無力,脈沉弦滑。

辨證:脾腎兩虛,兼有濕熱證

處方:理陰煎合理中湯加味

熟地黃30g 當歸12g肉桂6g 山藥15g

北沙參15g乾薑10g麩炒白朮15g炙甘草12g

滑石粉20g炒苦杏仁15g懷牛膝15g小通草6g 7劑

2018/03/05二診:葯後大便次數減少。服用他克莫司1粒,Bid後口乾,現美卓樂2#qod,大便較前改善,日1-2次,舌紅胖苔剝膩,脈濡滯。

上方去懷牛膝,加桔梗6g,炒麥芽15g,醋雞內金15g,7劑。

2018/04/11三診葯後好轉。於協和醫院調整藥物劑量,現服用他克莫司1粒Bid,美卓樂改為1.5#qod,大便成形,日1次,血常規提示血小板210*10~9/L,脈弦濡,舌紫暗苔剝脫。上方去桔梗、內金,加天花粉15g,麥冬15g,7劑。

患者在二診服完葯後查血小板已正常,精神體力尚好,西醫給予激素減量而未出現任何不適,西醫大夫及家人都鼓勵患者繼續看中醫,期間患者外出旅遊一次,狀態良好,返回即來繼續服用中藥。無獨有偶,因病情導致無法外出的人們還有很多,如治療一例「頭暈頭痛2月余,加重伴心悸乏力1月余」的患者,因頭暈頭痛於今年春節期間的1月內被家人拉去急診4次,曾找西醫專家看過,未查出原因,只能回家,心想本來已經計劃好的去海南旅遊肯定去不成了,偶來中醫科,服用中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7劑,癥狀大減,感嘆早來看中醫就好了,後又來診兩次,將近70歲的老人去海南早六晚九的玩了1周,也沒感覺明顯不適。

2某某,70歲2018/01/22初診

主訴:自汗出1年余。

現病史:睡眠一醒來即汗出,夜間重,飲水則汗多,時有尿路感染,飲水多則好轉;足心涼感,心下按之疼痛。舌淡紅苔薄白欠津,脈弦滑。

辨證:膀胱氣化不利,濕熱蘊結心下。

處方:五苓散合小陷胸湯。

澤瀉24g茯苓15g 豬苓15g桂枝10g

生白朮15g法半夏15g黃連12g瓜蔞20g 7劑

2018/01/29葯後汗出大減,心下疼痛明顯減輕。舌暗紅苔薄黃膩,脈弦緩。上方瓜蔞減為15g,7劑。

2018/02/05葯後無明顯不適。舌暗染苔,脈弦滑。上方法半夏減為12g,7劑。

按:本患者自汗出為水液代謝失常,其辨證眼目在於「飲水多則汗出,飲水少則小便不利」,故予五苓散化氣利水,水液代謝正常則汗止而小便通利。

例3:某某67歲2018/01/11初診

主訴:兩脅疼痛反覆發作6年,加重1天。

現病史:2012年發現膽結石、胰腺炎,曾多處中西診治療效不滿意,被介紹來診。現兩肋脹,噁心無嘔吐,胃脘涼脹,大便不爽,口苦,舌淡紅苔白膩,小便夜3-4次,脈弦滑。

辨證:少陽陽明合病兼太陰

處方:大柴胡湯、半夏瀉心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

北柴胡24g 黃連3g 黃芩12g姜半夏15g

乾薑片10g赤芍20g麩炒枳殼15g燙枳實15g

煅牡蠣30g 北沙參20g桂枝15g 茯苓60g

牡丹皮12g 桃仁10g 7劑

二診:2018/01/16葯後諸症好轉。時有心悸,舌淡紅苔薄白膩,右側稍厚,脈弦滑。左弦減,寸關尤甚。稍微調整藥物劑量,去黃連、枳實,加甘松、五味子各10g,7劑。

三診:2018/01/22葯後好轉。舌淡紅苔右白膩,脈弦滑。上方7劑。

四診:2018/01/29葯後無明顯不適。舌脈同前,上方7劑。

按:中醫的辨證方法有很多,如八綱辨證、六經辨證、臟腑辨證、三焦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經絡辨證等,後兩案所用辨證方法為六經辨證,例1用的辨證方法為臟腑辨證法,在具體臨床中要靈活變通,不可拘泥,即「方無定方,法無定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臨證得失 的精彩文章:

TAG:臨證得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