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民海軍誕生記

人民海軍誕生記

69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宣告成立。從此,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里出現了一個新軍種——人民海軍。

2018年4月12日,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

48艘戰艦鐵流澎湃,76架戰機振翅飛翔,10000餘名官兵雄姿英發。

這次海上閱兵,遼寧艦航母編隊精彩亮相,一大批新型潛艇、水面艦艇、作戰飛機集中展示,黨的十八大後列裝艦艇占受閱艦艇一半以上。

水下藍鯨潛行,海面戰艦馳騁,天上銀鷹翱翔,匯成一部雄渾的海天交響曲。看到這一壯觀景象,誰能想到這支隊伍草創時的辛酸?

臨戰受命

1949年3月下旬,剛剛傷愈返部的原華中軍區副司令員張愛萍到蚌埠孫家圩鎮參加渡江作戰會議。會後,陳毅同志向他轉達了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決定:由三野組建海軍,張愛萍擔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如果有了海軍,這次渡江戰役的準備時間就不會這麼長。」陳毅對張愛萍說,「再說,以後要解放沿海島嶼,也要有我們自己的海軍才行。」

張愛萍瞬間壓力山大:「我自己連游泳都勉強,難以勝任。」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關於張愛萍任命的命令。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

富有詩人情懷的陳毅向張愛萍強調:這是歷史逼著我們去乾的,而且非干好不可。

後來張愛萍到江蘇泰州白馬廟見粟裕,頭一句話是:「這……沒想到啊」。

正專註於渡江戰役的粟裕百忙之中幫張愛萍物色了幾個人。

很快,28軍84師副參謀長李進、三野司令部作戰參謀黃勝天(曾主管國民黨海軍情報工作)、軍工部採購科科長張渭青(一直在上海負責地下物資供應)、機關管理員溫禮芝等人陸續向張愛萍報到。

「兩手」空空

說是海軍司令,莫不如說是「空」軍司令!

回憶當年,張愛萍曾這樣調侃自己。

因為他一沒人,二沒船,兩手真是空空如也。

1949年4月23日,張愛萍牽頭在泰州白馬廟召開了「人民海軍成立大會」。

參加大會的有來自五湖四海的……13個人。

包括張愛萍在內,共5名幹部,再加上8名戰士。就這13個人,在戰火中見證了第一支人民海軍的正式誕生。

1989年,中央軍委關於海軍成立日期的批複。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

招賢選將

人民海軍初建時,整體人員大致是兩部分。

一是從解放軍陸軍選調而來,他們英勇善戰,吃苦耐勞,可是文化水平偏低,不懂相關知識和技術。

另一部分則來自改編的國民黨海軍。張愛萍開誠布公,讓他們在技術方面發揮特長,但要建設新中國海軍,還需要更多的人手。

張愛萍心裡有數:還有不少知識經驗豐富的技術人才不願跟蔣介石逃往台灣,選擇留在了大陸。他們有鄉土觀念和愛國思想,至少也是對新中國持觀望態度,是完全可以爭取的。

6月,張愛萍在《大公報》上發了條「招賢榜」,主要內容是:

成立國民黨海軍人員辦事處,只要決心服務人民海軍者,均可前往報名,量才錄用。上海、青島、福州、廣州、廈門等地均設立辦事處,虛位待賢。

「招賢榜」貼出去短短几個月,報名登記者達1100餘人,包括國民黨海軍元老曾以鼎、周應聰等群賢畢至。

細心的張愛萍考慮得更多些:這支力量有知識有技術,但對中國共產黨、人民解放軍的宗旨、原則、作風等方面的認知還有一定差距,要逐步教育引導。另外,稱呼他們時要避免「國民黨」或「舊海軍人員」等字樣,一律稱之為「原海軍同志」。

原海軍、新海軍一起取長補短,共同建設人民海軍。

英才風雲際會,張愛萍喜不自勝,多次召開歡迎會。會上聊到酣處,將軍激情澎湃:

「這樣的歡迎會今後我們還要繼續不斷地開下去!一直開到台灣去!」

從零到一

有了人,才好解決難題。

對於一支海軍而言,還有比「沒有軍艦」更大更尷尬的難題嗎?

國民黨軍隊潰逃時大肆破壞艦艇,敗而不餒地揚言:留給共軍的只能是一堆廢鐵。

這一次,國軍居然說到做到了。

渡江戰役後,張愛萍從國民黨第二艦隊等起義部隊手中接收了25艘艦船,45艘小艇,並從上海等地接收了10艘艦船——先別樂——但國民黨軍利用空中優勢,對起義投誠的艦艇及各造船廠狂轟濫炸。「楚嗣」「惠安」「吉安」「安東」「永綏」等等艦艇及江南造船所、浦東造船廠等都遭到轟炸、破壞。

1949年9月19日,起義的「長治」號軍艦為避免遭到轟炸,經過多日反覆權衡,於24日自沉於南京江面燕子磯。據目睹這一現場的老同志回憶,所有在場的海軍軍人悲憤脫帽,默默地送別慢慢消失的戰艦。「長治」號1950年2月打撈出水,修復後命名為「南昌」艦,後來成為華東軍區海軍的指揮艦。

「南昌號」圖片。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

張愛萍四處奔走,親自上門請技術專才出山,身先士卒頂在一線……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支逐漸成型的海軍隊伍,就這樣被張愛萍拉了起來。

人民海軍,從零到一!

中央軍委命名主要海軍艦艇一覽表。仔細看,如此多「改造」而來的艦艇。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

發展壯大

海軍沒急著給自己喝彩——船和人都有了這不假,但技戰術水平同「海洋強國」比起來,真是落後不少。

當年,中國海軍司令員劉華清上將赴美交流時,面對美軍先進的技術裝備表現出孩子般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惹得無數網民直呼「心疼」。

劉華清上將這張照片打動了無數網民。

「劉老真像個孩子,看什麼都好奇」——有網友評論。

直到中國航母橫空出世那年,網民又追憶起「中國現代海軍之父」「中國航母之父」劉華清。劉華清將軍有句著名的話顯得沉鬱執著,卻也同樣透著血性:「如果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2011年8月10日,中國第一艘航母舉行首次海試。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2017年4月26日,我國第二艘航母(也是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舉國振奮。

2017年4月26日上午,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

一路走來,篳路藍縷,幾多艱辛,幾多不易。

從1949年創建起,人民海軍的「近岸防禦時期」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末。

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人民海軍進入「近海防禦時期」。「近海防禦」戰略向世人表明:中國海軍是為了保衛國家海洋權益和安全、保衛社會主義建設和為中國和平外交服務的。

進入新世紀後,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以及我國海上安全環境出現的諸多變化,制海權鬥爭日益激烈。邁入新時代,習近平鮮明提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中,建設強大的人民海軍的任務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迫。

黨的十八大以來,海軍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網友們用「下餃子」來形容中國海軍艦艇入列的速度。僅過去5年,公開報道的就有70多艘戰艦下水入列。其中國產航母、055型萬噸驅逐艦、新型核潛艇等裝備,標誌著中國海軍戰略轉型的新起點。

2011年2月,在利比亞,中國動用海、陸、空、軍在內的全部資源,全天候全方位撤僑。2015年,中國在葉門第一次動用軍艦執行撤僑任務。

從13人走來,如今揚威海外,正因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一個個血性、剛強、不信邪的好男兒,人民海軍才一步步於萬裏海天之中築就鋼鐵長城。

岸線再長,犯我疆界雖遠必誅;

同胞再遠,天涯海角帶你回家!

「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海軍,寄託著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世代夙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人民海軍一路劈波斬浪,縱橫萬裏海疆,勇闖遠海大洋,大踏步趕上時代發展潮流,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南海閱兵時所言,「今天的人民海軍,正以全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黨和人民為英雄而光榮的人民海軍感到驕傲和自豪!

▎作者:檔案君

▎參考: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 李傑《人民海軍,60年探索與發展》 新華網 人民網 中新網

▎責編:馬珊

▎審發:吳楚 盧冠瓊

▎中國青年網(ID:youthzqw)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網 的精彩文章:

2019年月球上或將擁有4G網路 可在月地間傳輸數據
李敖看了北京故宮,連呼「我受騙了」!

TAG:中國青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