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默克爾歲月回眸之二:少女時代

默克爾歲月回眸之二:少女時代

安格拉中學時代的形象是多面的:一方面是有天賦,學習成績突出,能融入集體,儘可能不為政冶問題引發老師們的注意,另一方面總是身著西德的衣服上學,唯一一次反抗,因為文藝會演事件幾乎被開除。這些表面的、細微的矛盾像一條紅線貫穿著默克爾的整個青少年時代。問到她小時候的職業願望時,她說做夢也沒想過當政治家,她很願意當老師,甚至當滑冰運動員也曾是她的理想。

但是最後她還是選擇學習自然科學,準確地說,學物理,1973年到萊比錫去上大學。除了神學,要數自然科學是國家監督留有餘地的領域。在那裡她開始了一個全新的生活階段,遠離父母和弟弟妹妹,遠離中學和她的童年時代。

萊比錫的大學生活,默克爾今天的描述是「以學習為主,基本無憂無慮的時光」。她非常合群,也喜歡旅行,常和她後來的丈夫,在平行班學物理的烏爾里希·默克爾一起出行。在物理學生交流項目中他們一起去莫斯科和列寧格勒,這是默克爾一直喜歡俄羅斯的主要原因,畢竟少女時代最美好的回憶都在那裡。

他們一起參加聚會,一起跳舞。物理系每星期舉行兩次迪斯科舞會,到第二天上課時總是昏昏沉沉。如今在電視談話節目中,默克爾很樂意談她當年當調酒師積累的資本主義經驗:在生俱樂部有一個臨時吧台,她常站在那裡調製「櫻桃威士忌」,能掙不少錢。別人回憶應該是伏特加而不是威士忌,因為民主德國時期伏特加供應充足。她說調製雞尾酒所需的配料是她自己白天乘電車找遍全城買來的,她認識烏爾里希·默克爾也是在這個酒吧里。在大學裡,她也知道的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怎麼說呢,在游泳池邊,她思考了40分鐘,還是勇敢的跳了進去,學會了游泳。

1977年,23歲的她跟比自己大一歲的物理系學生烏爾里希·默克爾結了婚,烏爾里希來自弗戈蘭,是工廠主的兒子。大學畢業後默克爾夫婦搬到了市中心瑪麗恩大街的一套小住房裡,離柏林牆不遠。「淚宮」劇場也在附近,那裡是去西柏林的過境點弗里德里希大街火車站。但結婚之後兩個人好像少了很多共同語言,烏爾里希·默克爾特別愛安靜,喜歡獨處,而默克爾屬於那種骨子裡有點小反叛的精神,不怎麼安於現狀,朋友也比她丈夫多,矛盾積累到最後,她毅然搬出家,選擇了離婚。在她以後的政冶生涯中,她也是如此,一但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會選擇果斷行動。

她的少女時代在1978年進入東德物理化學中心研究所後結束,直到1990年,她在這裡工作了12年。 在12年的職業生涯中,默克爾始終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小學者,看不到什麼前程。直到12年後,兩德統一進程加速,風雲突變,是誰在冥冥之中抓住了命運之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女時代 的精彩文章:

少女時代「黑珍珠」權俞利Yuri!曾經能與允兒並肩,後期消沉!
她是登頂女團隊長,SOLO大神級主唱,帶領團隊一步步登上頂峰!

TAG:少女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