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走S形路的星球被發現,半徑只有太陽的2%,密度是太陽12萬倍

走S形路的星球被發現,半徑只有太陽的2%,密度是太陽12萬倍

在十九世紀30年代,天文學家在研究夜空中最亮的星——天狼星的運動軌跡時,發現這顆恆星不像其他恆星一樣中規中矩地按固定的軌道運動,而是走著S形的路。對於這個現象,科學家認為在天狼星附近應該還有一顆人類未發現的恆星,因為它的存在影響了天狼星的運動軌道。

在30多年之後,終於有科學家觀測到影響天狼星的那顆天體,它就是天狼伴星。根據科學家的探索發現,這顆小恆星的表面溫度和天狼星的表面溫度差不多,它們都出現熱化的現象。人類之所以很難發現它,是因為它的體積比較小,而且距離地球很遠,自身呈現暗淡的顏色。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這顆小恆星實際上是一顆白矮星,白矮星是宇宙中密度極大的恆星。天狼伴星的半徑只有太陽的2%,但是質量和太陽差不多,而天狼伴星的平均密度是太陽的12.5萬倍,這相當於1Cm3的天狼伴星有175KG重。如果換算成同樣體積的水,其重量是水的175000倍。

但是,這顆天狼伴星並不是密度最大的,宇宙中密度比它大的白矮星比比皆是,甚至有密度比水大兩億倍的白矮星。如果用天狼伴星上的材料製作成一枚硬幣,需要地球上的一台大型挖掘機才能將硬幣拾起。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不會因為已有的成績而固步自封,科學家在20世紀60年代發現了比白矮星密度更大的天體——中子星。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分析,1cm3的中子星竟然有1億噸重,這是一個完全無法想像的概念。

科學家還在繼續進行相關的研究,希望能儘快地弄清楚中子星和白矮星高密度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間閱科學 的精彩文章:

越樂觀的人將越長壽,科學家發現意念對健康產生巨大影響
托馬斯:霍金曾多次被提名諾貝爾獎,卻沒有一次獲得諾貝爾獎

TAG:晚間閱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