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藏在貴州大山裡600年的石雕龍柱 堪稱藝術瑰寶

深藏在貴州大山裡600年的石雕龍柱 堪稱藝術瑰寶

貴州省安順市文廟內的建築群以石雕精美而聞名遐邇,有「石雕藝術殿堂」之美譽,文廟大成殿前有一對冠絕貴州、距今已600餘年石雕龍柱,它的雕刻技術和圖案構思都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據悉,這對石雕龍柱始建於明初,其藝術品味極高。(文圖:寧堅)

此為文廟始建時的遺物,柱為整石,通高5米,柱徑0.8米;外形呈圓,內柱為方,外虛內實;外為浮雲遊龍,內為淺刻雲紋;柱下有石獅為基礎。整個龍柱由「如意」紋、「雲龍」紋,「吉祥鳥獸」紋,石獅柱礎組成。以鏤空雕為主,圓雕、半圓雕為鋪,在浮雲的雕刻上,完全採用最能體現立體效果的鏤空雕,同時又在雲朵上施以淺浮雕,表現出的雲彩實感強烈,東檐柱龍身主要採用鏤空雕,西檐龍身則為高浮雕。

在龍的表現上,它沒有採用傳統的以龍為主體,雲彩為襯托的方法,而是通體廣雕浮雲,龍身也不是纏繞柱上,而是穿行於雲彩中;龍頭非常突出,龍身若隱若現,龍尾隱於雲朵中。游龍與浮雲構成的圖案具有雷霆萬鈞之勢。構圖上,形成一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態勢。本只起支撐作用的石柱,在此完全成了有強烈動感的靈物,給人以無限睱想。西側龍柱用鏤空雕,把曲卷、露出的龍身完全表現;東側龍柱用高浮雕表現,龍身有藏有露。

最具獨特構思的,還是作為柱礎的石獅與龍之間情態的把握。此龍柱及石獅沒有承襲傳統:獅態並不威猛,雙目也不前視;頭部扭曲向上,嘴巴大張,似畏懼狀。兩獅神態上又有差別,左獅身體略後坐,頭部完全曲扭上視龍頭,右獅身體直立,頭似回看左獅。左獅的動態傳達著對頭上龍威的恐懼,右獅的回看又似對左獅的關切,本是孤立的兩龍柱,無形間聯繫在了一起,形成統一的整體。兩獅動感自然,憨態可掬,充滿生氣,極其耐看。

從上述的藝術構思、雕刻特點,可以窺見當時工匠的藝術才華之卓越。如今觀過此龍柱者,無不叫絕。安順府文廟鏤空雕石龍柱是安順先民智慧的結晶,亦是安順古代歷史文明的標誌,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魂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xnjphoto 的精彩文章:

這裡30年才有一次的殺牛祭祖 由祭師來定日期和殺哪一頭牛
貴州攝影師「荷賽」參賽落選作品 打石碑的人

TAG:txnjpho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