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還作嗎?英烈保護法草案針對「精日分子」等將有明確說法了!

還作嗎?英烈保護法草案針對「精日分子」等將有明確說法了!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雲飛揚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

25日開始審議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二審稿

其中明確了

宣揚、美化侵略戰爭等行為的

法律責任

據悉

有的常委會委員和社會公眾提出

近年來社會上

個別人身著二戰時期日本軍服拍照

並通過網路傳播

宣揚、美化侵略戰爭

損害國家尊嚴、傷害民族感情

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需要明確相關法律責任

予以嚴厲打擊

對此

草案二審稿明確規定

「褻瀆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戰略行為,

尋釁滋事,

擾亂公共秩序,

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

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消息發布以後

引發眾多網友評論

說到「宣揚、美化侵略戰爭」

我們不得不提「精日分子」

「精日」就是「精神日本人」

這類人以自己是中國人為恥

精神上把自己視同為日本的人群

「精日分子」的出現是對民族感情的傷害

是對不可計數亡靈的褻瀆

下面

我們就先來看看「精日分子」

乾的幾件缺德事!

抗戰遺址上演「鬼子秀」

2月20日晚,網民「上帝之鷹_5zn」發布消息稱,有兩名男子穿著日本軍服,在南京紫金山一碉堡前擺造型拍照。

頭戴侵華日軍軍帽,手持日本軍刀,其中一男子手持軍刀,另一人拿著帶刺刀的步槍,日本「武運長久」旗幟飄揚,被拍者造型「活潑」,顯然以此為樂。

如此逼真的「鬼子秀」並非出現在影視作品中,而是擺拍於真實的抗戰遺址前,引發輿論嘩然,更引發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遇難者遺屬的強烈不滿。

事後兩名男子因構成尋釁滋事被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依法分別予以行政拘留15日。

微信群發「南京殺三十萬太少」

還記得這張臉嗎?

孟某在南京大屠殺紀念碑前拍攝泄憤視頻。視頻截圖

該男子孟某因在400人微信群內,發布「南京殺三十萬太少」等言論,在群內其他網友質疑其侮辱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時,孟某繼續發表「侮辱了怎麼樣」「殺少了」「才三十萬而已」等言論,遭到眾網友的一致指責。

2月23日,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依法對孟某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沒想到,行拘結束後,孟某又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拍攝視頻,侮辱向警方舉報以及批評他的網友。

結果,又被抓了,被拘8日。

漫展COSER穿維和部隊軍裝下跪

2017年5月29日,網路上曝出,某漫展上,兩名身著解放軍迷彩服,穿戴單兵裝具的「軍人」,雙膝跪地,95式槍支放在地上,正向一名骨骼清奇、打扮怪異的日式「少女」磕頭。

更加讓人憤怒的是,兩名「軍人」,頭戴維和部隊「UN」藍盔,胳膊上縫著五星紅旗。

你們在下跪的時候,可曾知道這身衣服背後的意義?!!

打擊「精日分子」,就是守護我們的未來

雲飛揚

近年來,「精日」事件層出不窮。讓很多愛國人士憤怒不已。

3月8日上午,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全國人大記者會上回應媒體提問時,直言所謂「精日分子」就是「中國人的敗類」。眾多網友解氣之餘紛紛點贊。

實際上,這些「精日分子」宣揚、美化侵略戰爭正是利用法律的漏洞,做一些齷蹉之事。一般情況下,違法「成本」太低,無形中就是「縱容」違法。

現在好了,打擊「褻瀆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戰略行為」的法律利劍高懸起來了。

只有狠狠打擊這些「精日分子」,才能告訴國人,真正的歷史是什麼的,作為一個公民,應該有什麼樣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如何對待那段歷史悲劇,關係到我們如何建構國家歷史和民族記憶。

資料圖:遊客攀爬紅軍雕像。

其實,當今社會上,總有一些人抱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用盡各種手段污衊革命英雄動搖我們的名族信仰。

近年來,詆毀英烈的事情屢屢發生:董存瑞炸碉堡是班長讓他先舉著;邱少雲趴在火堆里一動不動,食客們拒絕半面熟的烤肉;黃繼光的故事是騙人的,人體堵槍眼是不可能完成的……

有些人總是期待負面新聞,甚至喜歡標新立異,在歪曲歷史事實上表現自己的想像力。

他們打著「還原歷史」「尋找真相」「重新評價」等幌子,用莫須有的段子把英雄弄得灰頭土臉,甚至絞盡腦汁,試圖用生物學、物理學等理論去說服網友:英雄不是真的。

資料圖:抗戰經典歌曲《黃河大合唱》慘遭惡搞。

從那些惡搞英雄烈士和紅色經典的所謂「作品」來看,歷史虛無主義借著惡搞興風作浪:

第一,消解憂患意識。惡搞以匪夷所思的邏輯敘述歷史,不僅背離歷史真相,而且完全消解了人們的憂患意識。

第二,消解主流價值。惡搞把英雄烈士和紅色經典作為一個個空洞的符號,再塞進低俗、庸俗的內容,在破壞歷史記憶的同時也消解了英雄烈士、紅色經典的當代價值。

第三,鼓勵任性評說。惡搞以娛樂的方式表現一切歷史議題,製造出「歷史可以任性評說」的錯覺,起到了暗示人們質疑民族歷史記憶、淡化是非判斷的作用。維護意識形態領域安全,不能無視惡搞的意識形態功能,坐視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借惡搞不斷蔓延。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我們的民族走過怎樣的坎坷,我們的先輩作出什麼樣的犧牲,一筆筆寫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中。這字字句句間,躍動著中華民族之魂,生長著中華民族之根。

回望歷史,無數英烈為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英勇獻身。他們身上那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寶貴的財富。

當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沒有了,信仰坍塌了,傳承斷了,中華民族該何去何從?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隸之邦,一個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則是不可救藥的生物之群。」郁達夫說的這句話至今仍值得深思。

所以,捍衛英烈聲譽,不僅是對英雄的尊重,更是保護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雲飛揚

編輯:李響

編審:曲延濤

綜合:「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國軍網、「鈞正平工作室」微信公眾號、新華網 等

投稿郵箱:zgjw_81@126.com

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你距離兩會現場只差一個插畫
他們和我想像的不一樣,他們又和我想像的一樣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