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朗普與日本「翻臉」,安倍苦不堪言,日本「走到盡頭了」?

特朗普與日本「翻臉」,安倍苦不堪言,日本「走到盡頭了」?

金融危機餘毒依然在侵擾全球各國,需求缺乏就是最為顯著的特徵。這一困境,目前沒有一個國家得到合理的解決。美國准總統-特朗普在就任前,不斷給一些外企施壓,甚至連美國本土名企也不放過。福特、日本豐田,甚至通用都遭受到特朗普的威脅。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需求缺乏一直是全球各國政府的痛,這一難題至今仍然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為了解決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帶來的負面影響,唯一有效且快速的辦法就是將需求缺乏的矛盾體轉向海外,以後我們會看到更多的「禍水東引」政策的出現。

自從特朗普將矛頭直指在美國之外的汽車製造業後,汽車行業一直處於壓力之下,苦不堪言。此前,福特就因為計劃在墨西哥斥資16億美元建廠而受到了特朗普的嚴厲批評,隨後福特承諾將取消在墨西哥建廠的計劃,將廠址選在美國的密歇根州。

這一次特朗普開始和日本翻臉,盯上豐田,公開聲明豐田公司如果不在美國建廠為美國人民提供就業崗位,就等著嚴重的賦稅政策來襲。於是,股市率先有了反應,豐田汽車股份瞬間暴跌,豐田公司心裡頓時一萬隻草泥馬跑過。此舉與他之前威脅通用汽車遷回美國,僱傭美國工人的腔調一致,可謂屢試不爽!

其實,特朗普不是針對某一個,而是針對所有,只要是威脅到美國經濟和美國人民就業的大事。這就是特朗普政府將推行的兩條簡單而不簡約的原則:買美國貨,雇美國人。前不久,他曾正式聲明:任何企圖離開美國、解僱美國員工、在他國建廠卻想把產品售回美國的企業,都將徵收35%的關稅。

《日本經濟新聞》稱,在國內市場萎縮的情況下,日本車企更加重視拓展海外市場,而特朗普的言論對於依賴北美市場的豐田等日本車企而言顯然是一個打擊。日本共同社認為,堅持貿易保護主義立場的特朗普「很可能將拿日本開刀」,從美國對日本貿易赤字的「大頭」即汽車及零部件進口下手,強令日本車企進駐美國當地生產。共同社稱,特朗普5日敲定其親信、57歲的哈格蒂做駐日大使。商界出身的哈格蒂被認為是親日派人士,但他也將在對日談判中忠實執行特朗普的方針,「日方已做好準備,今後日美貿易磋商形勢嚴峻」,也可能讓日本的經濟蒙受嚴謹的考驗,搞不好就斷崖式的崩潰,到那時日本的好日子就真走到盡頭了。

路透社稱,由於特朗普鮮明的政策傾向、商人背景和「美國第一主義」的價值觀,新時期美國的亞太政策將因其意志發生變化,這引起日本等美國亞太盟國的關注和不安。日本《讀賣新聞》稱,儘管不能斷言日美關係會在特朗普上台後趨向惡化,但日本確實在與這位美國新總統的交涉中遇到難題。共同社稱,首相安倍積極開展對美外交,剛飛赴珍珠港進行「慰靈之旅」,敦促美國新政府繼承過去日美合作的遺產,但日美關係仍有可能「變調」。日本「JBpress」新聞網記者堀田佳男撰文說,從特朗普過去的言論來看,他認為日本容易操縱,可利用日本致命的弱點——依賴美國防衛與日本交涉。去年特朗普剛剛當選後,安倍赴紐約與他會談。特朗普當時露出的笑容讓人感到,他覺得「安倍好擺弄」。

現實情況是,豐田在美國銷售的車型有一半來自海外,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針對墨西哥,更是要拿所有從海外進口到美國的汽車開刀,豐田勢必會受到影響。目前豐田還處於觀望態度,未完全妥協於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但豐田現在已經處於美日汽車貿易旋渦的中心,豐田章男要面臨的壓力已經不僅僅是特朗普。安倍在訪美之前單獨約談豐田章男無疑也是給豐田施加壓力,但矛盾點在於,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又很難與豐田的全球戰略規劃相協調。兩方壓力之下,豐田必然會做出讓步,這個讓步付出的當然就是利潤。

其實,在美國和日本的交往中,美國憑藉強大的市場規模一直處於「高高在上」的位置,安倍若想收到美國進一步的承諾,要付出的可不僅僅是一個「大禮包」,包括豐田在內的日本製造業恐怕會成為安倍討好美國的「犧牲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街小達人 的精彩文章:

TAG:遊街小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