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最美書評」徵集活動優秀作品選登《人間詞話》中國至美

2017年「最美書評」徵集活動優秀作品選登《人間詞話》中國至美

當代著名作家、詩評家李元洛先生說:「詩是美文學,詩的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縱觀古今,詩詞品鑒的優秀書籍也是不勝枚舉,從鍾嶸的《詩品》,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到嚴羽的《滄浪詩話》,再到袁枚的《隨園詩話》等,然而最得我心的還要數近代大國學家王國維先生所寫的《人間詞話》。這本書從十年前來到我家,至今成為了我的床頭書,空閑時必要品上幾段,時不常地吟誦上幾句,方可和頁而甜睡。

回想起與《人間詞話》結緣,還要說到自己的愛好——讀書。年少時尤其喜歡人物傳記,偶然在一本書中看到作者引用王國維先生的人生三重境界,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重境界,第一重『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自幼喜歡古詩詞的我,好像忽然找到了一種知音,不但越發覺得朗朗上口,反覆品咂後還回味無窮,不禁回首起自己的人生經歷。我的人生雖不及大師和聖賢那般曲折有為,但一步步走來也有著獨特的心路歷程,彷彿真如王國維先生所言,人生似乎也正是如此。於是我忍不住去查詢,原來這名言出自《人間詞話》,便買回來細細品讀。沒想到自此一發而不可收拾,深深地為其所迷醉。

《人間詞話》於我而言與其說是詩詞評論、是文學著作,不如說是美學發現和哲學啟迪。先說美學發現。與中國歷史上諸多詩詞評論家相比較,王國維雖然是清朝遺老,也歷經了封建社會,但他所處的特殊歷史轉折時期,又讓他接觸到很多西方的文化和理念。所以,王國維品賞詩詞的獨到之處便在於其通過詩詞,把東方美學和西方美學進行了完美融合。像尼采、叔本華的思想在詞話評論中均偶有體現。而中國美學在他那裡更是得心應手,施展得五彩紛呈。例如,其詩詞品評中談到的「隔與不隔」的理論時,無意間穿插進了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精粹,似乎是白描與寫意的對比,讓讀者深深感受到所謂「詩是無形畫,畫乃有形詩」的藝術通感。

再說哲學啟迪。《人間詞話》評詞不泥於傳統,品文不拘於文字,達意不囿於內容。全書雖然文字不多,卻句句精妙,內涵深廣。比如王國維在書中說:「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真乃人生格言,境界之高遠、哲思之深邃,不輸蘇軾之「飛鴻踏雪泥」的通達,似有李白之「舉杯邀明月」的氣象。

可以說,一本《人間詞話》讀遍中國詩詞。書中文字看似是評論宋詞,卻上自商周下至明清均有所涉及,比如王國維評論《詩經 蒹葭》為「最得風人深致」,又比如王國維稱清朝詩人納蘭性德「北宋之後,一人而已。」可見其學貫古今,學養深厚。

一本《人間詞話》寫透人與自然。它引領我們穿越到更為廣闊的時空,如其所言「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僕命風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草共憂樂。」徜徉詩詞之間,便是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穿越古今,融合萬象。

一本《人間詞話》書盡人間大美。如「隔霧看花,隔水望月」,「言外之味,弦外之響」,又如其所言「情之沁人心脾,景也豁人耳目」,不僅讓你看到中國傳統詩詞之美,感受到了中國傳統藝術之美,更品味到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品罷《人間詞話》,中國人何以還能沒有文化自信乎?!

海淀區圖書館

掃描上方二維碼

免費訂閱「海淀區圖書館」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市海淀區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TAG:北京市海淀區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