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種智慧叫「彎曲」

有一種智慧叫「彎曲」

GIF

《有一種智慧叫「彎曲」》

人生之旅,坎坷頗多,難免直面矮檐,遭遇逼厭。

彎曲,是一種人生智慧。在生命不堪重負之時,適時適度地低一下頭,彎一下腰,抖落多餘的負擔,才能夠走出屋檐而步入華堂,避開逼而邁向遼闊。

孟買佛學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學院之一,這所佛學院的特點是建院歷史悠久,培養出了許多著名的學者。還有一個特點是其他佛學院所沒有的,這是一個極其微小的細節。但是,所有進入過這裡的學員,當他們再出來的時候,無一例外地承認,正是這個細節使他們頓悟,正是這個細節讓他們受益無窮。

這是一個被很多人忽視的細節:孟買佛學院在它正門的一側,又開了一個小門,這個門非常小,一個成年人要想過去必須彎腰側身,否則就會碰壁。

其實,這就是孟買佛學院給學生上的第一堂課。所有新來的人,老師都會引導他到這個小門旁,讓他進出一次。很顯然,所有的人都是彎腰側身進出的,儘管有失禮儀和風度,卻達到了目的。老師說,大門雖然能夠讓一個人很體面很有風度地出入。但很多時候,人們要出入的地方,並不是都有方便的大門,或者,即使有大門也不是可以隨便出入的。這時,只有學會了彎腰和側身的人,只有暫時放下面子和虛榮的人,才能夠出入。否則,你就只能被擋在院牆之外。

孟買佛學院的老師告訴他們的學生,佛家的哲學就在這個小門裡。

其實,人生的哲學何嘗不在這個小門裡。人生之路,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幾乎是沒有寬闊的大門的,所有的門都需要彎腰側身才可以進去。因此,在必要時,我們要能夠學會彎曲,彎下自己的腰,才可得到生活的通行證。

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有風起浪涌的時候,如果迎面與之搏擊,就可能會船毀人亡,此時何不退一步,先給自己一個海闊天空,然後再圖伸展。

妙善禪師是世人景仰的一位高僧,被稱為「金山活佛」。他於1933年在緬句圓寂,其行跡神異,又慈悲喜舍,所以,直至現在,社會上還流傳著他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奇事。

在妙善禪師的金山寺旁有一條小街,街上住著一個貧窮的老婆婆,與獨生子相依為命。偏偏這兒子許逆兇橫,經常喝罵母親。妙善禪師知道這件事後,常去安慰這老婆婆,和她說些因果輪迴的道理,逆子非常討厭禪師來家裡,有一天起了惡念,悄悄拿著類桶躲在門外,等妙善禪師走出來,便將類桶向禪師兜頭一蓋,剎那間腥臭污穢淋滿禪師全身,引來了一大群人看熱鬧。

妙善禪師卻不氣不怒,一直頂著類桶跑到金山寺前的河邊,才緩緩地把類桶取下來,旁觀的人看到他的狼狽相,更加哄然大笑,妙善禪師毫不在意地道:「這有什麼好笑的?人本來就是眾穢所集的大糞桶,大糞桶上面加個小類桶,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呢?」

有人問他:「禪師,你不覺得難過嗎?」

妙善禪師道:「我一點兒也不會難過,老婆婆的兒子以慈悲待我,給我跟翻灌頂,我正覺得自在哩!

後來,老婆婆的兒子為禪師的寬容感動,改過自新,向禪師懺悔謝罪,禪師高興地開釋他,受了禪師的感化,逆子從此痛改前非,以孝聞名鄉里。

妙善禪師將身體看作大的糞桶,加個小的糞桶,也不稀奇。這種認識正是他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慈悲的表現,而正是這一刻他彎下了腰,忍住了屈辱,才感化了忤逆的年輕人。

為人處世,參透屈伸之道,自能進退得宜,剛柔並濟,無往不利。能屈能伸,屈是能量的積聚,伸是積聚後的釋放;屈是伸的準備和積蓄,伸是屈的志向和目的。屈是手段,伸是目的。屈是充實自己,伸是展示自己。屈是柔,伸是剛。屈是一種氣度,伸更是一種魄力。伸後能屈,需要大智;屈後能伸,需要大勇。屈有多種,並非都是胯下之辱;伸亦多樣,並不一定叱吒風雲。屈中有伸,伸時念屈;屈伸有度,剛柔並濟。

人生有起有伏,當能屈能伸。起,就起他個直上雲霄;伏,就伏他個如龍在淵;屈,就屈他個不露痕迹;伸,就伸他個清澈見底。這是多麼奇妙、痛快、瀟洒的情境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英語角:敢於開口是關鍵
愚人節不開玩笑,紐約車展就看這五款車,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計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