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眼裡的「地獄」,揭秘佛系緬甸的那些奇葩飲食
深夜乘坐廉價航空從曼谷飛到仰光,剛出機場就被滿眼的佛系元素刺激著眼球,在緬甸又個傳統男人不論年齡大小,職業差異,一生內必須出家一次,而且緬甸父母也都十分鼓勵孩子去出家為僧或是為尼,這古老的重教習俗我能理解,也推薦大家去感受佛系緬甸的虔誠與向善。
如果你問我緬甸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美食,我勸你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雖然我不是資深吃貨,但作為普通體驗者來說,當我嘗試過緬甸人食譜中的食物後,不僅印象深刻,更讓我極其的不適應。先來講講風靡緬甸,男女老少皆喜歡的獨特小零食,原料有檳榔葉,切碎的檳榔果,加水稀釋的石灰漿。
製作過程也十分簡單,將切碎的檳榔果放到塗滿石灰漿的檳榔葉子上,然後再手工包制辣椒形狀,8個裝一袋,最後用牙籤密封,就可以售賣了,價格不貴也就2000緬甸幣一袋。吃法是直接放到嘴裡嚼,嚼一會兒然後吐出鮮紅色的唾液,是因為在口腔內發生了化學反應的緣故。製作檳榔小零食的攤位在緬甸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據說這個東西有提神清腦的作用,深受各類司機的喜愛,但是我看著就打怵,最終也沒敢嘗試。
緬甸小零食讓我無所適從,那麼街頭食物總有能滿足食慾的吧?當我走在去仰光大金塔的路上,就在心裡盤算著嘗嘗緬甸的街頭食物,因為前幾天逛仰光城時總能看到很多人當地人圍著攤位大快朵頤的吃相,饞的我直流口水。
在仰光的幾日一直泡在餐廳和超市裡面,除了炒麵類的就是蓋飯類,想吃點緬甸特色食物,對於長線旅行者來說通常對食物的要求都不高,好吃不貴,街頭食物和蒼蠅館子是首選。然而當嘗過緬甸街頭食物時,我卻後悔了!
同樣是佛系國家,如果說泰國食物既是吃貨的「地獄」也是「天堂」,那麼緬甸的食物只能用「地獄」來形容了。終於鼓起勇氣在緬甸西部港口小城勃生吃了回鹵下水,當我我正在勃生大學閑逛,到了中午肚子餓了,校門口有很多這樣的攤位,還有賣水果的。
餓著肚子找了一家坐滿學生的攤位坐下,看著食物的色澤和賣相我倒是沒覺得怎樣,畢竟是吃過殺豬菜的人。看者大學生們吃的很香的樣子,於是我大膽讓老闆給我盛了一大盤子串起來的內臟,有豬血、有肥肉、還有一碗煮內髒的老湯,50緬甸幣一串,吃多少串計多少錢。
可是我真的嚴重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吃了五串後就再也吃不下去了,除了齁咸外一點其他味道都沒有,老湯也齁的慌。幾個大學生看我不習慣的吃相,都樂了。肚子餓的難耐,最終吃了碗炒粉,粉像是放了很久,口感有些柴,不勁道,味道更不用說了。儘管嘗試過街頭的黑暗料理,但並未打消我對緬甸食物的期望,總是自我安慰,美食就在前方。
還記得到達蒲甘的那一晚,趕了8個小時的路很累,就近在青旅對面一家館子吃飯,館子不大但很有當地特色,餐廳是敞開式的,中間有棵大樹布滿了彩燈,晚上看上去很好看,不過蒲甘的路都是土路,每當有車經過餐廳時總是灰塵漫天,我也不知道這頓餐吃了多少灰,只記得我點了一份素飯,老闆就給我上了七個小碟菜、一碗湯、一碗米飯,眼前一亮,看上去還很獨特,也許是餓壞了,吃的還挺香!
和蒲甘的食物相比,曼德勒的食物應該會不錯,因為曼德勒是除了仰光以外另外一個華人規模最大的城市,可選擇性會比較多。不過當我真正體驗了,才發現自己只是一廂情願。美好的盤算和想像又被無情現實的擊碎了。竹筒飯是曼德勒人常見的主食,也許是大米的質量問題,沒什麼米的香氣,味道一般。
在竹筒飯臨近的攤位上,一個老阿姨再攤大煎餅,旁邊的年輕姑娘付完錢在等候,以我的經驗一般有人光顧的店大都不會差。這也證明了我的預感,除了很油以外,味道還不錯,這是我來緬甸很久唯一吃到過還算滿意的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食物,在佛塔之都蒲甘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你逛佛塔時,總能看到矗立在路旁的小房子,裡面空間不大,放至有兩個罈子,罈子上面用銅盤密封,銅盤上還有水杯。這樣的設置對於當地百姓也許是個很好的便民工程。但是放久了水質會不會受到污染?蒲甘幾日我只看了看,卻一直沒敢喝裡面的水!
在緬甸,總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小白鼠一樣,食物種類不多,只有被動的接受,沒有主動的去選擇。究其背後原因,除了飲食結構習慣單一外,更重要的是緬甸經濟落後,人民比較窮,豐富的物質生活跟不上來,據說這裡很多產品主要從中國及鄰國進口,自產製造能力很差。本文由譚覃看世界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和烏克蘭90後美女共進晚餐喝伏特加,聊到中國啤酒時卻被鄙視了
※終於找到了與中國的不同習俗,越南人上廁所不用紙用手
TAG:譚覃游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