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話說中醫食葯養生,白朮調養脾胃祛濕

話說中醫食葯養生,白朮調養脾胃祛濕

白朮(zhú)別名桴薊,於術,冬白朮,淅術,楊桴,吳術,片術、蒼朮等,屬於菊科、蒼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氣候,以根莖入葯,具有多項藥用功能。主要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山區濕地。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醫學啟源》記載:「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安胎。」

藥用價值

本草論述

《神農本草經》:術。味苦溫。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飢。一名山薊,生山谷。

《長沙葯解》:味甘、微苦,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經。補中燥濕,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養胃氣,降濁陰而進飲食,善止嘔吐,升清陽而消水谷,能醫泄利。


性味歸經

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朮健脾,和胃,安胎。用於脾虛食少,泄瀉便溏,胎動不安

白朮功效與作用

白朮的作用主要有鎮靜、血管擴張、抗血凝、抗胃潰瘍、保肝利膽、利尿、強壯、提高免疫、抗氧化、抗菌等。

白朮健脾燥濕良,燥濕利水多用生。白朮甘苦溫無毒,固表止汗消五穀。胎動不安治痰濕,脾虛泄瀉皆能服。

1,鎮靜作用:白朮之精油有鎮靜作用。

2,血管擴張:白朮有血管擴張作用,對心臟呈抑制作用。

3,抗血凝:大鼠每日灌服煎劑能令凝血時間明顯延長。明顯地降血糖作用。

4,抗胃潰瘍:白朮能抑制幽門結紮鼠胃液分泌,對胃粘膜損傷有預防作用。

5,保肝利膽:白朮能抑制四氯化碳導致的小鼠血清AST,ALT與LDH的上升。

6,利尿作用:白朮能促使電解質的排出,也許是因為抑制腎小管重吸收所導致。

7,強壯作用:能增進小鼠體重增多,肌力增強和耐泳力增加。

8,提高免疫:白朮能增加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細胞和免疫球蛋白。

9,抗氧化作用:白朮能減少脂質過氧化作用,增強機體對自由基的去除能力。

10,抗菌作用:白朮對絮狀表皮癬菌,星形權卡氏菌和腦膜炎球菌有抑制作用。

11,抗腫瘤:白朮對小鼠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和淋巴肉瘤有抑制作用。

白朮應用明細

1、白朮為補氣健脾的要葯,用於治脾胃氣虛證,脾虛泄瀉,消化不良,胃腸疾患,用於治和中補脾,除濕益氣,配於補養方中,補氣血。

2、白朮既可補氣健脾,又可燥濕利水,故為治痰飲水腫之良藥,用於治各種水腫(如腎臟性,妊娠性,營養性水腫)。

3、白朮益氣補脾,有固表止汗作用,用於治表虛自汗,關節炎風濕痛。

4、白朮補氣健脾,而有安胎之效,用於治胎動不安。

白朮的治病驗方

1、如果脾胃虛寒,症見食少嘔吐,泄瀉腹疼,可用人蔘6克,乾薑5克,甘草6克,白朮9克,煉蜜為丸。如果脾胃虛弱,飲食停滯所導致之食少,脘脹,可用枳實30克,白朮60克,為末,糊丸。

2、用於中焦陽虛之痰喝水腫,可用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朮6克,甘草6克,用水煎服。

3、便秘:生白朮30至60g,放進250ml清水中煎至100ml,分早晨和晚上兩回服,每天一劑,通常服藥三到五天就能夠見到效果。

4、白細胞減少症:白朮30g,水煎,口服,早晨和晚上各一回,每天一劑,可益氣升白。

5、體虛多汗:生白朮適量的,研成細末,每回2至3g,每天兩回,用溫水送服。通常用藥七日就可見效。

6、女性產後嘔吐不止,不思飲食:白朮15克,乾薑15g,共入300ml清水中煎至100ml,趁溫緩緩服下,每天1回。通常用藥五到七日就能夠見到效果。

7、嬰兒腹瀉:焦白朮30g,研成粉末。放進300ml水中,煎取100ml,用紗布過濾。取40ml做保留灌腸,每天一回,可健脾燥濕止瀉。

8、小兒流涎:生白朮9g,搗碎,放進碗內,加上適量的水及少量食糖,放鍋上蒸燉取汁,每天一劑,分次口服。

9、嘔吐酸水:白朮,茯苓,厚朴各2.4g,橘皮,人蔘各1.8g,蓽茇1.2g,檳榔仁,大黃各3g,吳茱萸1.2g。水煎,分兩回服。

10、手術後便秘:生白朮60g,生地30g,升麻3g。用水煎服。比較適用於婦科,外科手術後便秘者。

11、腹鳴腹疼:炒白朮20g,雞內金10g,山楂10g,陳皮10g,水前服。該方具有健脾止瀉的作用。可治脾虛泄瀉,大便日行三至四次,腹鳴腹疼等症。

白朮保健食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祛濕 的精彩文章:

春季祛濕氣,喝什麼茶好?
二月二龍抬頭,濕氣大漲,濕重是標,脾虛是本,要想養精神,看好三個祛濕妙招

TAG:祛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