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生兒一出生就要做聽力篩查?程麗珍:父母千萬要重視!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產科主任程麗珍介紹,根據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範的要求,所有出生的寶寶都應該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查。因為有的寶寶出生時看起來很健康,但可能在媽媽肚子里就已經出現聽力問題了。寶寶出生以後,一般情況下父母難以在1歲內發現其聽力問題,多數孩子到了2-3歲不會說話時,才引起家長注意。
程麗珍
產科主任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擅長技術:對危重孕產婦的搶救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深的造詣,搶救了無數產科疑難急危重病例,特別是兇險性前置胎盤、妊娠合併重症肝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嚴重產科出血等疾病較深的獨特的經驗。
新生兒聽力篩查什麼時候做?
初步篩查過程(初篩):
即新生兒生後3-5天住院期間的聽力篩查。
第2次篩查過程(復篩):
即出生42天內的嬰兒初篩沒「通過」;或初篩「可疑」;但屬於聽力障礙高危兒,即使「通過」了初篩,也需要進行聽力復篩。
新生兒聽力發育指標
0-7天寶寶聽力發展狀況:
寶寶已有了聽覺,大部分的寶寶在出生24小時後對聽刺激1-2次就能引起反應,對大人說話的聲音也很敏感。大人在寶寶身旁輕聲說話,觀察寶寶是否會隨聲音變化有不同反應。
8-30天寶寶聽力發展狀況:
聽力發育完全成熟,他會密切注意人類的聲音,也會對噪音敏感。在寶寶身旁說話,寶寶將頭轉向熟悉的聲音和語言。
程麗珍主任提醒廣大家長,一些高危因素使新生兒發生聽力損失的比例為2%~4%,如不能被及時發現,不但影響兒童(語言和認知發育、教育、就業、婚育)及家庭(溝通障礙、心理、經濟負擔),還會給社會造成負擔。只有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才可以早期發現寶寶的聽力損失,給予及時干預和康復,減少其對言語-語言和認知發育的影響。


※一位醫生有感於「節後就診潮」:多點日常陪伴,少點天邊孝子
※孩子5歲了還尿床可能是遺尿症 單海軍:中醫方法更有優勢
TAG:中原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