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歷史方面解讀,南京為何被稱為「徽京」?

從歷史方面解讀,南京為何被稱為「徽京」?

南京,簡稱「寧」,又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城市,為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南京是江蘇省省會,但現實中很多人卻稱呼南京為「徽京」,這是什麼原因呢?從地理方面來講,南京位於江蘇、安徽兩省之間,從經濟方面來講,皖東南屬於南京的經濟腹地,受到南京的輻射,從歷史方面來說,南京與安徽關係更是錯綜複雜、密不可分。

明朝初期,朱元璋定都南京,直屬南京的地區稱直隸,朱棣遷都北京後,改為南直隸,是明朝兩京十三布政使司之一,轄區基本相當於現在的安徽、江蘇、上海兩省一市。清朝初年,改南直隸為江南省,南京(江寧府)為省會,所以歷史上,南京曾長時間作為安徽地區的省會。

清初,江南省是全國經濟最發達、文化最昌盛的省份,其制過大,清政府於1661年分江南承宣布政使司為「江南左」、「江南右」兩大承宣布政使司,至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江南右布政使司為江蘇布政使司,分別取安慶、徽州及江寧、蘇州首字命名,江南省正式拆分為安徽、江蘇兩省。

安徽、江蘇分設後,南京(應天府)隸屬於江蘇省,但其卻同兩江總督及安徽布政使司衙門駐地,也就是說安徽省最高行政長官駐地為南京,直至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司衙門才遷往安慶,安慶正式成為安徽省會。

我國行省制度起源於元朝,施行至今將近七百餘年,南京作為安徽地區的省會(或相當於省會)時間就長達四百多年,不得不說,南京被稱為「徽京」是有其歷史緣由的。

此外,1949年5月至8月這一段時間內,南京市受華東局委託代管了同為省級行政區的皖北、皖南兩大行署區以及蕪湖市(省級),由此可見南京與安徽關係的淵源流長。

如果喜歡,請關注、點贊,欣賞更多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的精彩文章:

解放後,安徽省境內最早的四座地級市,其中兩座曾被稱為小上海
我國離海最近的內陸省份,也曾地域廣大

TAG: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