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大支付巨頭遭監管約談 不能「大而不能倒、大而不能管」

兩大支付巨頭遭監管約談 不能「大而不能倒、大而不能管」

2018-04-26 互金咖 互金咖

互金咖獲悉,4月26日於北京舉行的《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發布會上,針對4月1日起實行的條碼支付新規,中國人民銀行支付司副司長樊爽文表示,「個別支付機構明顯執行不到位,故意逃避,還是玩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一套,要麼是故意逃避,乾脆什麼東西也不做,要麼是做了一些變通。」

「我們也接到這方面的投訴,也約談了相關機構,並且要求限期改正,下一步將會視情況做出進一步的監管措施。」樊爽文強調,「特別是大機構要帶頭依法守規,不要把精力花在想方設法逃避規則上,更不要只顧自己利益漠視規則,不能以為自己『大而不能倒、大而不能管』」。

樊爽文進一步表示:「對自己有利的就遵守,對自己不利的或者需要有一定投入和調整的規定就不去執行;在一個沒有規則的市場中,所有的參與者最終都是受害人。」

此前,《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範(試行)》和《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範(試行)》於4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

兩巨頭遭監管約談

當天,另據財新報道稱,「上述被約談的相關機構就是主導二維碼支付市場的兩家支付巨頭支付寶和財付通。被約談的原因就是,未執行前述條碼支付規則中對於靜態碼的限額規則。一來這需要增加自身技術安全層面的投入;二來在小商戶端,也需要支付機構對其進行規則的宣傳和培訓。」

根據《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第十二條第四款規定,「使用靜態條碼的,同一客戶單個銀行賬戶或所有支付賬戶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在看到這一規定後,許多消費者的第一反應就是抱怨額度過低,認為每天只能通過掃碼支付的方式支付不超過500元,根本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不過,有業內專家表示,實際上,該限額規定只針對靜態條碼支付,也就是通常通過掃描街邊攤位或者小賣部張貼的、列印出來的二維碼進行的支付。靜態條碼支付風險控制措施較少,安全性較低,發生惡意欺詐、資金詐騙、盜取身份信息等風險事件的可能性大。

目前,採用靜態條碼支付的多為街邊攤位和零售商店,如購買水果蔬菜、小吃點心、油鹽醬醋等消費為主,單人單日很少超過500元。根據現有的零售支付數據估計,95%以上的消費者採用靜態條碼支付的額度小於500元。

樊爽文亦稱,作為政策制定的參與者,他認為對於一項政策的出台有不同聲音是正常現象。他解釋稱,央行根據支付技術特徵分了四個安全級別,500元限額只是針對安全級別最低的D類做出的規定。靜態碼雖然便利、成本低、使用方便,但安全性差,容易被替換、植入木馬病毒等,這幾年已經出現不少這方面的案例。

據互金咖了解,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也要求會員單位主動提升風控能力。採取支付標記化、有效期控制和條碼防偽識別等手段來提升安全防護能力;同時要提升交易安全強度,實行具有針對性的安全防護措施;強化條碼支付交易風險的監測與預警,採用大數據分析、客戶分析等金融科技工具提高防控效果;加強客戶端軟體的安全管理,改善並實時提升客戶端的防護能力。

對於條碼支付交易報文,需要採用數字簽名、加密傳輸等措施,在報文中準確記錄發起方、接收方、網路路由、唯一交易流水號等關鍵信息,並完善商戶、渠道、訂單等交易信息,確保支付流程可追溯、唯一性和完整性。

「雙寡頭」格局形成

此前,央行發布的2017 年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表明,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路支付業務2867.47億筆,金額143.26 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4.95%和44.32%。

當天,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潘松在發表講話時也表示,2014年,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佔比分別為67%和33%,但是,經過兩年基本平衡的較量後,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結構佔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2017年,互聯網支付就已經讓位於移動支付了。其中,互聯網支付在整體比例下降至27%,而移動支付已經超過了73%。

「第三方支付服務平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支付機構找到了一個發展支撐業務的更廣闊的空間,找到了一個突破口。」潘松稱。「正是因為移動支付的蓬勃發展,所以也帶動了零售支付出現了引領世界潮流這樣一個很自豪自信的話題。」

另據艾媒諮詢最新發布的《2017-2018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5.62億人,較2016年增長21.6%。報告預計2018年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增長有所減緩,累計用戶規模有望達6.50億人。

統計數據表明,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寶與財付通兩大巨頭佔據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的90.6%,市場集中度高。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進入成熟期,支付寶、財付通「雙寡頭」市場格局已經形成。

從市場調研結果來看,2018年第一季度,當所有支付方式都可以選擇時,線上消費中傾向使用支付寶支付和微信支付的受訪網民佔比分別是59.2%和34.4%;線下消費中傾向於使用微信支付的受訪網民佔59.5%。

相比之下,阿里線上電商優勢明顯,支付寶更受網民線上消費青睞,但線下消費場景中,微信優勢逐漸顯現。

不過,業內預計,隨著國家對互聯網金融安全日益重視,銀聯推出雲閃付APP,其制度優勢會對財付通和微信支付的「雙寡頭」格局造成一定衝擊。

互金咖微信公眾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搜狐號、大魚號平台、百度百家、企鵝號、網易號、和訊名家、螞蟻財富社區、快傳號等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金咖 的精彩文章:

傳阿里領銜三巨頭最快6月回A 新經濟迎上市「加速度」
嘉銀金科4億天價分紅遭監管問詢 旗下你我貸備案沖關懸念

TAG:互金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