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憑藉著自主創新,中國核電產業步入快車道 特約

憑藉著自主創新,中國核電產業步入快車道 特約

韋福雷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 銀湖新能源戰略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向浙江三門核電有限公司頒發了《三門核電廠1號機組首次裝料批准書》,意味著全球首台AP1000核電機組已滿足裝料要求,即將投入運行。(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 )

歷經30餘年的發展,我國建成並投入運營核電站38座,在建核電站18座,是名副其實的核電大國。在發展過程中,我國探索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核電產業發展之路,並最終依託自主創新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和CAP1400,成功邁入核電強國。隨著國內和國際巨大市場的釋放,我國核電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並為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2018年4月23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首次發布《我國三代核電發展戰略價值研究報告》,指出「華龍一號」開工建設和CAP1400成功研發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核電強國後又一個擁有獨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和全產業鏈的國家,我國核電產業技術研發和工程應用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就核電站在建規模和發展前景而言,我國已成為全球三代核電發展的產業中心,三代核電發展的優勢基本形成,我國從核電大國步入核電強國之列。

回顧我國核電產業的發展歷程,堅持自主創新是引領產業發展的核心,打造完整產業體系、加快示範應用則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核電產業起步較晚,與世界核電強國差距很大。20世紀80年代,我國一方面探索自主設計,一方面陸續引進了法國、加拿大、俄羅斯和美國的核電技術。秦山核電站一期項目於1991年投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七個能自行設計、建造核電廠的國家。1994年採用法國技術的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投產,這是我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

但是,依賴引進國外技術只能受制於人,並且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技術無法獨立出口。因此,我國核電產業在引進國外技術的過程中從未停止自主創新的腳步。中核集團與中廣核集團在大亞灣核電站M310技術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創新分別推出了ACP1000與ACPR1000+三代核電技術,並在國家主導下通過融合最終形成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在AP1000的基礎上,通過再創新開發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

目前,我國是掌握三代核電技術最多的國家,也是三代核電技術發展最快的國家。其中,「華龍一號」將作為我國三代核電技術的代表出口國外。

沒有強大的產業體系支撐,龐大的核電市場只能拱手讓給外國企業。當年,秦山核電站雖是自主設計,但是反應堆安全殼和主泵等核心設備委託國外製造;大亞灣核電站設備的國產化率僅有1%,除了沙、石、水之外,其餘所有材料包括磚頭都是從國外進口的。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建立起了完整的核工業體系,在核電站總體設計、關鍵設備和材料製造、先進燃料元件製造、數字化儀控系統開發等方面都取得重大進展,具備了規模化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國核電主設備和關鍵設備大部分由國內供貨,設備國產化率已接近90%。

我國是全球三代核電技術應用的先行者,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示範工程建設按走在全球前列。2014年,國家能源局批准中核集團在福清核電站5、6號機組、中廣核集團在防城港核電站3、4號機組開展「華龍一號」示範工程建設。其中,防城港3、4號機組是英國布拉德韋爾B核電項目的參考電站。此外,巴基斯坦卡拉奇2號機組也採用了「華龍一號」。

目前,「華龍一號」示範機組是全球少數能夠按照計划進度實施建設的三代核電機組。2017年5月25日福清5號機組完成穹頂吊裝,成為全球唯一按照計划進度完成穹頂吊裝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工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法國EPR、美國AP1000技術因設計、質量控制和設備成熟性等問題導致工期嚴重延誤。我國依託美國AP1000技術建設的三門和海陽核電站工期也嚴重拖延,原定2013年投產,但是工期拖延了4年。2018年4月25日,三門1號機組終於拿到生態環境部和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三門核電廠1號機組首次裝料批准書》,即將投入運營。

我國三代核電發展的優勢基本形成,隨著國內核電建設重啟和「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國核電產業發展將步入發展快車道。

基於「安全發展核電」的方針,2016和2017年核電項目連續兩年「零」核准。但是,根據國家《「十三五」能源規劃》和《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在運和在建的核電裝機規模力爭達到8800萬千瓦,核電佔全國電力裝機容量的5%、發電量的8%。目前,我國在運和在建核電裝機規模約為5800萬千瓦,核電佔總發電量的比例為3.6%。距離實現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中國核電進入穩妥發展期。3月7日,國家能源局官網發布了《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將核電政策的關鍵方針調整為「穩妥推進核電發展」,並明確指出「在充分論證評估的基礎上,開工建設一批沿海地區先進三代壓水堆核電項目」。這表明核電項目審核近期有望重啟。為了實現核電發展預期目標,未來每年將有6-8台核電機組開工建設。

「華龍一號」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已經成為中國製造「走出去」的一張靚麗名片。目前,除了在建的巴基斯坦卡拉奇項目,英國的布拉德韋爾B項目也將採用「華龍一號」,這是我國自主核電技術首次落地西方發達國家。當前,核電產業正面臨「走出去」的大好國際市場機遇。我國已經與阿根廷、巴西、土耳其、羅馬尼亞、南非、沙特、捷克、肯亞等國家簽署了核電合作諒解備忘錄或合作意向書。預計到2030年,僅僅「一帶一路」國家將新建近100台核電機組,「華龍一號」有望佔到20%-30%的市場份額。據測算,一台「華龍一號」能帶動整個產業鏈千億產值,未來「華龍一號」的國際市場規模高達3萬億元。

核電產業是一個濃縮了大量高科技研發、高端設備製造和複雜工程集成的特殊產業,技術密集、輻射面廣、產業帶動能力強。「華龍一號」裝備國產化率可達85%以上,設備總計6萬多台(套),供貨廠家達到5300餘家。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是我國戰略性高科技裝備製造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對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跨越具有極強的拉動作用,能夠通過「走出去」不斷提升中國自造的國際競爭力,為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我國還應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為核電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並進一步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健全溝通渠道,結合法律法規和科普做好公眾溝通,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整合國內技術、資金、工程建設、設備製造等方面的優勢力量,推進「華龍一號」走出去的進程;福清和防城港「華龍一號」示範機組分別採用的是中核和中廣核融合前的技術方案,應加快建設融合後的「華龍一號」示範項目;加快乏燃料後處理技術研究,補齊產業發展短板;積极參与制定核電領域國際標準,掌握全球核電產業話語權。(責任編輯 王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傳美貿易大棒揮向中國 600億美元中國商品或被收稅
頤和園飛蟲撲面困擾遊客 園方:搖蚊不叮人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