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士遠——中國仁學及其當代價值

馬士遠——中國仁學及其當代價值

2018年4月20日-22日,商業領袖EMBA193班學員前往泉城濟南,開啟班級首次遊學之旅。22日,在孔子故里、聖城曲阜,曲阜師範大學國學院院長馬士遠教授為同學們帶來《儒家學術與大國文道 / 中國仁學及其當代價值》課程。

1

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特色

1、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學說為主流,儒家傳統思想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儒家道德倫理觀又以仁學為核心。

2、當今世界問題的根源:世界與道德分離。

世俗力量和政治力量不斷衝擊傳統的道德法則。當代人以現代性為名否認了幾千年來人的道德經驗和道德約束,道德文化的崇高感幾乎蕩然無存,人對事物的道德感受、道德立場、道德意識漸漸失去。

3、儒家強調的正是道德立場、道德感受、道德視角。

4、儒家倫理的基石:強調人的社會屬性,反對出離社會(佛道);尊重社會事實和生活常識,存在才有價值;建立高品質的倫理關係,普遍的承認。

5、自我存在的本質就是仁:人所具有的各種美德屬於仁,換一句話說,仁所涵蓋的美德是仁的外延。人必須有仁,人若無仁,則不成其為人。

6、互以對方為重是中國儒家文化的根本特徵。

儒家仁學思想的核心正是互以對方為重。仁學不預設任何超越的神的存在,是真正的人道主義,從普遍他人的普通生活來肯定對他人的應有態度,這才是對生活世界的真正肯定。

7、儒家仁學強調: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仁學認為,要超出自己的佔有慾望,從人與人的相似性出發,不能從相異性出發。人應用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他人,因為人我的心理是相同的,我之所欲即人之所欲,我之所不欲即人之所不欲。仁自身包含責任: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承擔責任,盡其責任,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此即是仁。

8、仁強調倫理關係中他者的優先性。

儒學強調克己為仁,突出仁的道德修身的意義。古往今來的仁學都強調仁所生髮的道德責任感必須超越利益之上。

2

「仁」字及其內涵

1、「仁」的七內涵

「仁」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其內涵非常豐富,總結為七個方面:

A、生生不已:生生是宇宙之仁,宇宙之仁是人世之仁的根源和本源。

B、愛或博愛:自然之愛為孝,推愛及物為仁。愛是仁的核心內容。

C、理:仁的本體化:性即理,理中含有仁義禮智四德。

D、全德:仁的體系化——禮、樂、忠、信、孝、悌、恭、敬、寬、敏、惠等等。

E、公:公是克己功夫極致處。公在仁前,當人體現公時,便是仁。公而無私便是仁。仁者無私心而合天理之謂。

F、一:一是指萬物一體。源遠流長的天人合一理念。

G、通:由生、愛、理、公、全、一才可達到通的境界。

2、仁學具有普遍超越之處:

生是萬物存在的根據和始點,具有永恆性和普遍性。愛是生命的守護神,是生命賴以同一的基礎。只有公和愛,萬物才能同一,萬物同一了,世界便無隔相通了。無隔相通,天下才會和諧美滿。所以,仁學的根本意義,是能促進自然、社會、人自身的普遍和諧。

3

仁學的歷史變遷

1、先秦時期的「仁」

A、儒者眼中的「仁」

孔子、孟子皆視「仁」為最高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們提出「人」應該為實現「仁」而獻身,「殺身以成仁」。成就仁者、仁政。

B、道家眼中的「仁」

老子主張「絕仁」,他說:「大道廢,有仁義」;「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基於此,老子強調「抱朴」、「復初」,回歸道根。

莊子則認為「有親,非仁也」,並且強調「忘仁義」,甚至認為「毀道德以為仁義,聖人之過也」。凡此可見,道家之論與儒家之論頗有矛盾之處。

C、墨家眼中的「仁」

墨子主張「非攻」、「兼愛」、「尚賢」等,其理論深處其實是隱含著「仁」的。

D、法家眼中的「仁」

法家人物管子、商鞅、韓非等人對「仁」的理解與詮釋並不一致。例如,《管子》強調「仁」之於政治統治的作用;《商君書》指出「仁者能仁於人,而不能使人仁」,看到了「仁」的局限性;《韓非子》則認為為政「務以仁義自飾者,可亡也」。

2、兩漢時期的「仁」

西漢大儒董仲舒拓展了「仁」的思想,他從五行與五方、五時、五常、五官相配合的角度指出「仁」對應五行之木、五方之東、五時之春、五官之司農。 在此,他將修身與治國相貫通,突出了「仁」之於個人與國家的意義:前者成就理想人格;後者成就賢良政治。

儒家學者認為君子如玉,仁而溫潤;這種思想在東漢時期被文字學家許慎融入《說文解字》之中。《說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說文解字》:「麒:仁獸也。」古人認為麒麟是仁獸。

3、魏晉隋唐時期的「仁」

A、魏晉玄風中的「仁」

王弼提出「名教出於自然」,「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因此,為政應該「無為而治」,所謂「仁義」只是「下德」,「大道」才是「上德」。

B、晚唐佛風中的「仁」

隋唐時期,道教、佛教十分盛行,中唐以後猶濃,以至於大儒韓愈不得不奮起直諫:《諫迎佛骨表》。此時,韓愈大有「殺身成仁」之價值取向。

4、宋明時期的「仁」

北宋時期是儒學發展史中的一座高峰,湧現出周敦頤的「誠性仁學」、張載的「氣化仁學」、二程的「理性仁學」,直接催生了南宋朱熹的「理性仁學」、陸九淵的「心性仁學」,以及明代王陽明的「萬物一體之仁論」,等等。

5、清代與民國時期的「仁」

王夫之提出仁心、仁人與「仁天」,他認為「為仁者以心治身,以身應天下;同時,他指出「仁之類愛」與「天之仁愛」,並且強調「以人造天,而仁者能愛,而後為功於天地之事畢矣」。

譚翤同認為「仁以通為第一義」,「仁為天地物之源」,並且強調仁——通——平等,他認為這是構建人倫關係的關鍵。他的「仁學」建築於西方民主、自由、平等與博愛之上,試圖努力改變國人固有的價值觀、人生觀與道德觀。

孫中山「以博愛言仁」,強調「為四萬萬人謀幸福就是博愛」。

4

仁學的當代價值及其啟示

1、仁學的當代價值

仁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是一種最高的德行,是儒家特別倡導的倫理態度,其性質是仁慈博愛,也是一種儒家的社會理想,仁內在地要求把自己實現為社會秩序(仁人)和政治實踐(仁政)。

仁學代表了中國儒學的最高精神境界,此種境界在北宋程顥的「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表達中建立了典範。仁也是天地的生機,天地之心,是宇宙的道體,仁已經無爭議地成為中國哲學的核心觀念,在當代社會核心價值的思考中仍然不失其重要地位。

A、仁心:校正「麻木不仁」,倡導「博愛互助」。

仁學的一體是從面對他人出發的關愛,是從關愛他人出發,而最後達到的一體,因此這種一體不會抹殺他人,也不會以同一和總體抹殺他人,反而把關愛他人和注重一體有機地聯結在一起。

儒家倫理以對方為重而忘記自己,人在家庭中是倫理地沉浸在整體之中而忘記自我,但人在團體中不是倫理地而是關係地讓渡於整體之中,故並不喪失自我。

B、仁人:校正「為富不仁」,倡導「富而能仁」。

「富而能仁」和實現共同富裕——先富帶動後富的基本精神是相通的。

C、鼓勵「富而樂仁」,反對「假仁盜名」。

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勵「富而樂仁」,但不鼓勵「為了仁之名而假行仁之實」。也就是說,「仁行」應該出自「仁心」,任何不良企圖與動機,都有可能玷污了「仁」。

2、仁學的當代啟示

A、有效平衡經濟與道德之間的張力

18世紀的英國思想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經濟人」,在《道德情操論》中提出「道德人」,他敏銳地看到「人」在經濟與道德之間的兩難。

傳統文化中的「仁」則巧妙地化解了經濟與道德之間的張力,為人之為人指出了方向。

B、消解人際關係中的緊張與衝突

如前所述,「仁」之義是在人我關係中體現的,尤其當人我關係出現緊張與衝突時,任何一方的「愛人」情懷都會綻放出人性的光輝。

推而廣之,當「愛人」與「仁愛」思想在社會中流行時,人際關係的緊張與衝突便會得到消解,人際關係的和諧與友善便會出現。

3、體會與實踐「仁」的三個維度

A、真誠地對待「仁」——「求仁」。

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求仁」的願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就會得到「仁」。當然,「求仁」的關鍵在自己,不是由他人來推動,只有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所以,只要自己態度端正,就可以實現「仁」的要求。

簡言之,首先要明確對「仁」 的態度,其次在內心深處對「仁」有所追求。

B、真誠地踐行「仁」——「體仁」。

「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美德。只有內心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才能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

愛親、愛眾人,因為「泛愛眾而親仁」,同時要時時處處以人為主。這樣的話,才有可能達到「仁」的境界。

C、真誠地追尋「仁」——「成仁」。

一個人除了應該「愛人」、「泛愛眾」,還應該「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換言之,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 ,甚至在特殊情況下要敢於「殺身成仁」。

縱觀歷史,不少「仁人志士」皆是在此原則的指引下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而奮鬥終生。

儒家學術與大國文道

仁學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與時代的變遷而「過時」, 仁作為人類的優秀品德必將在不同的時代里綻放出新的光芒。

2018EMBA精品課程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豐EMBA校友會 的精彩文章:

儒家學術與大國文道——文化傳承之旅

TAG:北豐EMBA校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