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圖說歷史 | 「一戰」各國海報(一)

圖說歷史 | 「一戰」各國海報(一)

原標題:圖說歷史 | 「一戰」各國海報(一)


全文共1214字 | 閱讀需要2分鐘


本文摘選自陳仲丹編著的《牆頭政治》一書,

經作者授權發布!


英國「一戰」海報



這是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印發的戰爭宣傳海報。

畫面上一個英國婦女帶著女僕和孩子,望著窗外正在列隊離去的軍人。海報上的文字點明主題:「英國婦女說:去吧!」,催促英國遠征軍快點渡過海峽去歐洲大陸與入侵法國的德軍廝殺。實際上英國婦女當然不會要她們的丈夫和兒子離開家去打仗,而是英國的政治家們要這樣做。


1914年6月,因奧匈帝國皇儲被刺引發了國際危機。到7月這一危機又演變成了戰爭,德國和奧匈帝國聯合與法國、俄國交戰。


剛開始英國對是否參戰態度游移不定,市民們在倫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廣場集會,要求政府只能為和平努力。8月3日,德軍入侵中立國家比利時,企圖從這裡借道進入法國。


這件事引起了英國的激烈反應,決定參戰,遂對德宣戰。德國人感到不可思議,有種在與人搏鬥時被人從背後猛擊的感覺。德國首相貝特曼大發議論:想不到英國參戰竟然「僅僅是為了一個詞兒『中立』,僅僅是為了一張紙」。英國竟對一個「聯姻的國家」宣戰。


說到聯姻是因為兩國皇(王)室素來有通婚的傳統,當時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就是已故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外孫。德皇聽到英國參戰的消息後不勝悲傷地說:「我外祖母如果健在,是決不會容許的!」

英國派往法國的遠征軍經歷了一場場惡戰,損失巨大,但英法聯軍掘壕堅守,把德軍擋在巴黎城外。鏖戰的戰場形成了「一戰」中典型的塹壕戰局面,雙方相持不下,難分勝負。


為了打破僵局,英國研製出在這次大戰中最具革命意義的武器一一坦克。當時英國的陸軍大臣基欽納拒絕接受坦克,認為它是「一個美妙的機械玩具,價值非常有限」。而擔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反而支持坦克的研製。


在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中,英國第一次動用了49輛最早的坦克,德國兵看到這種奇形怪狀的東西,連忙後退,後因燃料不足和機械故障,坦克還是未能突破德軍的防線。丘吉爾對這件事感到震驚,他不理解為什麼「以這樣小的規模把這一巨大的秘密暴露給敵人」。


戰爭一直拖延到1918年,德軍發動了一系列攻勢,都未成功,8月8日一天德軍損失了幾個師,被稱為「德國陸軍最不幸的日子」。到這年9月在法國的英軍已多達60個師,加上聯合作戰的法軍、美軍,實力已大大超過對手。


到10月德國在軍事上已明顯處於劣勢,招架不住,不久德國投降,大戰結束。這時英國差不多已用盡了它的人力和經濟資源,動員了最後一支預備隊。這場戰爭中英國付出了巨大代價,經濟地位遭嚴重削弱。雖然英國乘機擴大了英帝國的疆域,但實力的下降,為「二戰」後英帝國的解體埋下了伏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揭秘 | 晚清赴美留學,一年費用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人物 | 他的畫賣了3.45億,依舊被說「根本不會畫畫」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