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玉牌之春秋忠義和田玉牌介紹

古代玉牌之春秋忠義和田玉牌介紹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玉牌,玉牌的歷史可謂悠久,要追溯到虞代,虞代是夏之前的一個王朝。本次,小編就從玉牌歷史、歷代玉牌特點以及春秋時期玉牌和大家介紹。首先,我們先來了解玉牌的歷史。

玉牌飾早在良渚文化時期已經出現,良渚文化屬於虞朝時期,是一支分布在長江下游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鶡冠子》記載說「成鳩氏之國……兵強,世不可奪」,實際上就是說良渚文化集團的武力強大,天下無敵。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時期,農業已率先進入犁耕稻作時代;手工業趨於專業化,琢玉工業尤為發達;大型玉禮器的出現揭開了中國禮制社會的序幕;貴族大墓與平民小墓的分野顯示出社會分化的加劇;刻劃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認為是中國成熟文字的前奏。專家們指出: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在玉上雕有原始文字,延伸出一系列的禮器,玉牌便是其中之一。

良渚文化的玉牌飾是良渚玉器中很有特色的一種器型。一般呈扁平形,分為圓形和三角形兩種。圓形的玉牌飾中間有孔,有的為素麵,有的帶有紋飾,往往是邊緣雕刻龍首紋。

到了漢代,玉牌飾是中國玉器史上一個特殊品種,在國內外僅發現了數十件。這個時期的玉牌飾有大有小,以單面浮雕獸面紋者為多見,少量有鏤空雕的紋飾,可能用於鑲嵌傢具或陳設。這種玉牌飾的背面光素無紋,正面的獸面紋應為「龍面紋」,因為如果把這種玉牌飾上的獸面圖案對摺起來,就會看到一個龍頭。

而明清時期的玉牌飾主要用於佩戴和鑲嵌傢具及陳設,少量有其他用途。用於鑲嵌傢具的玉牌飾形狀各異,通常為單面雕琢,以陰線紋雕琢花卉、山水、人物、動物及詩文圖案等,鑲嵌在傢具上有特殊效果。

小編本次要介紹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玉牌,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子百家和戰爭現象,故玉牌上多數雕有將軍將士、文字與植物紋飾。多用於佩戴,少有鑲嵌於家具上。下圖便是小編有幸見到的一塊春秋戰國時期的和田將軍玉牌。

玉牌呈長方形,器表採用淺浮雕技法,整塊玉牌用和田玉做材而雕,質地細膩,玉質凝聚,色白偶閃青,清新淡雅,整體色澤柔。雕有三個人物,分別是統帥、將軍和侍衛。其雕刻技藝十分精湛,將人物每一個細節都雕刻的十分細緻清晰,人物的表情、鬍子、衣著、都雕刻的栩栩如生,背面是三竹和春秋忠義四字,代表著玉牌上的人物剛正不阿,忠肝義膽。玉牌上方有孔可穿繩佩系。

玉牌原屬於佩玉的一種,自明代治玉大家陸子岡對玉牌有了嚴格的形制約束之後,玉牌便趁「子岡牌」獨步四海之天時人和,漸漸從佩玉中卓然獨立出來,在玉器種類里,開拓出一條極受推崇的主流幹道。雖經歷代以來於形制上的演變,但雕琢於牌上的內容及風格,左右仍不離「雅緻」二字,因而玉牌從來都是文人雅士的首選至愛。

一塊小小的玉牌,方寸間融繪畫、書法、雕刻及故事文化於一身,使天生麗質的玉經過一番修飾後擁有了生命。隨著古玩收藏熱不斷升溫,玉牌也逐漸確立自己獨特的地位,成為投資的一大熱點。

以上便是小編對玉牌的有限了解,如有建議的小夥伴,可在評論區留言,小編看到即會回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滿園藝術 的精彩文章:

明清瓷器介紹之青花喜字罐
古代琉璃器之琉璃碗介紹及其價值

TAG:滿園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