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建築師第一人貝律銘,整整一個世紀的傳世之作
2018年4月26日,是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的101歲生日。貝聿銘生於廣州,祖籍蘇州,美籍華人建築師,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他的作品多以現代主義建築為主,善用玻璃和幾何構成,「讓光線來作設計」是他的名言。貝律銘活了整整一個多世紀,留下百幢經典建築。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貝律銘在法國巴黎拿破崙廣場上設計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幾乎已經成了貝聿銘先生一輩子的代表作。從方案提出時幾乎所有人都對此罵聲一片,到如今將近30年過去了,現代的玻璃金字塔正在逐漸融入古老的盧浮宮,並成為其歷史的一部分。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1978年落成的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貝聿銘設計它的時候,綜合考慮了東館周圍是重要的紀念性建築,業主又提出許多特殊要求等眾多因素。妥善地解決了複雜而困難的設計問題,因而蜚聲世界建築界,並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金質獎章。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座落於香港維多利亞港附近,是中國銀行香港總部所在地。它建成時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亦是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摩天大樓。中銀大廈外型像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代表中國。貝聿銘說,它代表了「中國人民的雄心」。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蘇州博物館是貝律銘的封山之作,他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建築智慧結合東方的傳統美學以及對家鄉的情感全部融匯在這座建築里,創造出了獨具魅力的視覺之美。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貝律銘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外牆用白色石灰石堆疊而成,折射在蔚藍的海面上,形成一種懾人的宏偉力量。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以伊斯蘭藝術為主題的博物館。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美秀美術館是一座日本私立美術館。它別具一格之處在於,除了它遠離都市之外,最特別的是建築80%分都埋藏在地下,但它並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築,而是由於地上是自然保護區,在日本的自然保護法上有很多限制而採取為要保護自然環境及與周圍景色融為一體的建造方式。他第一次到這個地方時,就很感動地表白:「這就是桃花源」。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圖中白色建築為貝律銘著名的設計——搖滾名人堂與博物館,位於美國俄亥俄州城克利夫蘭市。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貝律銘設計的德國歷史博物館新館,建成於2004年。談到它的特色時,貝聿銘說:「我設計的樓梯塔是有些好奇,但是它就應該是這樣的。它應該引誘人們在這個大樓里走動,充滿好奇與享受」。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貝聿銘設計的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在1967年獲得年度實驗室建築。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圖為貝聿銘設計的盧森堡新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內構造。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百年前的敘利亞人民肯定想不到,他們的後代現在陷入內戰如此悲慘
※沙塵暴席捲而來的時候,某些畫面猶如電影大片來襲
TAG:高品圖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