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追求百分之五的硬體綜合凈利潤到底是好是壞?

小米追求百分之五的硬體綜合凈利潤到底是好是壞?

你去買東西的時候,熱心的店家總會跟你說,這個東西我就賺這幾塊錢;或者說,這個東西我進價95,現在賣你90,我都虧了。這種方式往往是小店家的最後一道殺手鐧,然而,近日有人將這種殺手鐧用在大市場上,這也就是小米在智能硬體市場上做的事情。

從小米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互聯網思維應用在硬體領域上的極致。畢竟,硬體不同於軟體,很難通過邊際成本的不斷降低來獲取巨額的收益。之前,賈躍亭曾經試圖用負利潤打天下,結果最後搞垮的只是樂視這塊牌子而已。

小米的思路與過去的互聯網思維並無太多不同之處,簡單來說,就是「羊毛出在豬身上」。一般他們會用兩種方式:廣告費和會員費,有時也會將這種方式結合在一起。

廣告費是收商家的,你想在我的網站上打廣告,那麼你就要給我錢。這在智能手機上過去是一種增值服務,也就是預裝應用,不過現在已經行不通了。會員費則是收用戶的錢,你想享受更高級的服務,就要多交錢。這兩者的結合是在視頻網站上,用戶不交錢就要看廣告,交錢不但可以去廣告還可以看更多的視頻內容。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培養用戶付費習慣的方法。但這種方式在硬體上是否行得通呢?也許還存在很多爭議。比如小米MIUI之前就曾非常短暫地推出過會員去廣告的服務,結果遭到了用戶的罵聲一片,後來再次推出會員時則去掉了這項服務。

無論是廣告費還是會員費都是應用在軟體上,硬體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難道讓用戶不付費就鎖核,這顯然是行不通。這裡存在的問題是一個至關重要而從未被解釋明白的問題,那就是手機的系統到底是附贈的服務,還是一項增值服務。假如是附贈的服務,那麼智能手機廠商是沒有任何理由利用它來收費,因為這項服務本質上是屬於用戶,如果是增值服務,則可以。

然而,小米更大的問題是它擁有極其深遠的產品線,並不是所有的智能硬體都能夠利用軟體服務的收入來補貼硬體,比如智能檯燈,這個怎麼使用軟體,使用軟體來賺錢又能賺多少呢。

當然,也有可能小米只賺硬體這部分錢,但是這樣面對日漸激烈的競爭,研發及廣告營銷的投入是否能夠攤平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其實,僅僅是計算清楚這一切就非常麻煩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有意思 的精彩文章:

這樣的小米手環3買嗎?
同為全球頂級手機廠商,在中國為什麼三星手機影響力比蘋果手機差?

TAG:科技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