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尊號為何那麼長:名字就是錢,一字一萬兩

慈禧尊號為何那麼長:名字就是錢,一字一萬兩

文|和佛賞花去

謚號一般是對死去的古代帝妃、諸侯等,按其生平事迹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的稱號,始於2000多年前的西周。而在隋朝前帝王的謚號差不多就一兩個字,如東漢劉秀謚光武帝。唐朝後,皇帝謚號字數逐級增加,李世民加到了7個字,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謚號長達25個字「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為皇帝之最。

慈禧從1861年咸豐駕崩後,到1908年扶植溥儀登基,統治達半世紀之久,死後謚號多達22字,謚號長度超過清朝開國皇后以及本朝正宮皇后,成為中國歷代皇后之最。

其實,古代帝王的稱號有四種:尊號、謚號、廟號、年號。尊號才是帝後的名字。那麼,慈禧的尊號叫什麼呢?還是清朝最後一個小太監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小太監不是指年齡小,清宮中伺候皇后的才叫小太監,伺候皇帝的叫御前太監。這個小太監叫孫耀庭,專門伺候婉容皇后。

據他晚年回憶,有一次他到清宮的司房,一邊翻賬本閑看一邊跟老太監搭話。當看到慈禧的名字時愣住了,慈禧原來叫「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不算皇太后的名稱一共16個字。他問一名之前讀過書的老太監才得知,這名字可有講究,名字就是錢啊!

原來,尊號不是隨便上的,只能出現在新帝登基或者慶典時,一般一次上兩個字。慈禧的尊號就是同治帝即位後上的。也就是說,最初除了慈禧沒有其它字。隨後同治帝大婚慈禧又上兩個字了「端佑」。據《清史稿》記載,同治十二年,同治帝親政,上徽號「康頤」;光緒二年,光緒帝即位,上徽號「昭豫庄誠」;光緒十五年,光緒皇帝大婚,上徽號「壽恭」;光緒十五年,光緒皇帝親政,上徽號「欽獻」;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上徽號「崇熙」。至於慈禧病逝又上了兩字「孝欽」,這是後話。

為什麼說名字就是錢呢?原來清宮有個規矩,每加一字,每月俸銀多一萬兩。慈禧活著的時候,尊號最高被加到16字,也就是說,慈禧每月俸銀達到了16萬兩。但這又算啥呢?慈禧在甲午海戰前,將600萬兩海軍經費用作自己60歲大壽,在萬壽山一天就能花銷一萬兩白銀。 參考資料《末代太監孫耀庭》《清史稿》《清史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墓迷情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兵馬俑被發現時,被村民認成「瓦神爺」,搬進菜園子當稻草人

TAG:古墓迷情 |